来源:估值之家
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之光”)将于8月22日完成发行并上市。公司本次发行并上市募集资金共计1.07亿元,用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从而提升技术实力,优化产品结构,扩大经营规模,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深耕功能高分子产品,毛利率改善助推盈利规模快速提升
能之光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以高分子材料接枝改性技术为基础,深耕相容剂、增韧剂和粘合树脂等功能高分子产品,自主研发高达300多牌号产品,在改性塑料、复合材料和高分子功能膜的生产中起到功能性关键作用,并进一步应用至覆盖汽车、线缆、电子电器、复合建材、阻隔包装、光伏组件等多个终端市场。
图:公司产品收入结构(2024年数据)以及所处产业链位置(标红)
高分子助剂为公司收入主要贡献,其作为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涂料等)加工过程中改善其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增强功能等必须添加的辅助性物质,可进一步细分为通用塑料改性助剂(包含电缆料相容剂、通用相容剂、环境友好材料相容剂)以及工程塑料改性助剂。从市场格局来看,目前形成以国际大型厂商在高端高分子助剂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同时产业逐步向亚洲转移的特点。这其中,国内市场在承接了产业转移带来的产业升级后涌现出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并且逐步进行产品升级。
在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的推动下,全球高分子材料助剂行业取得了快速增长。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高分子材料助剂市场容量约1103亿美元,2013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7%。作为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分支,根据PRECEDENCERESEARCH,全球塑料助剂市场规模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907亿美元左右,2023年至203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6%。从国内情况来看,根据MordorIntelligence,预计2026年我国塑料助剂市场规模将达到97.8亿美元,2020年至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8%。
从财务表现来看,受益于下游多行业需求推动,公司收入端呈稳步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56亿元、5.69亿元和6.11亿元;在综合毛利率改善及杠杆因素推动下(过去3年毛利率分别为12.0%、16.9%和17.1%,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及优化配方降低成本等),公司盈利规模快速提升:2022年至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16亿元、0.43亿元和0.51亿元,其中2023年净利润增长高达173%。
图: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利润及综合毛利率情况(亿元,%)
多年沉淀铸就技术优势,下游客户稳定且优质
能之光始终专注于高分子接枝改性技术的产业应用,注重技术的更新迭代和外延,在接枝改性技术配方和规模化生产工艺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并以“高分子化学接枝改性”、“高分子超临界流体净化”、“有机无机功能复合”三大技术平台,孵化出熔融接枝反应挤出技术、超临界流体净化技术、功能母料制备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公司现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7项,其中自主研发取得发明专利授权51项。
公司现已成为国内规模较大、产品种类较为齐全的厂商,尤其是在相容剂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据测算,公司2024年相容剂领域全国市占率达8.07%),核心产品技术指标与国内其他同行业厂商相比具有较强竞争力,部分牌号产品性能可以对标进口同类产品。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体系以及对下游应用需求的敏锐捕捉,孵化出了多类系列产品,并且持续推出新的应用方案。近年推出的新产品尼龙增韧剂达到同类进口产品的指标,并实现销售增长。此外,公司还积极布局功能高分子材料产品的研发,其中粘合树脂和功能母料已实现销售。
从下游客户来看,能之光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并赢得了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既包括金发科技、普利特、万马股份、会通股份、中天科技和中广核技等国内知名上市企业,又涵盖包括LG、博禄、巴斯夫和沙比克等业内全球龙头客户。公司还获得下游客户“优秀供应商”“最佳服务供应商”的赞誉。
从研发投入来看,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1033万元、1093万元和131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6%、1.92%和2.16%,保持稳定增长的节奏。这有利于增强核心技术优势,从而保障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从人员配备来看,公司现有研发人员50人,占比17.7%,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名。值得一提的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发饶作为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博士和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带领研发团队攻克技术难关。此外,公司已成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市级院士工作站等研究平台,以支撑技术创新。
凭借突出的产品优势和研发实力,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于2019年获浙江制造精品荣誉及宁波市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20年获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及浙江省企业研究院,2022年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募集资金运用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及研发中心建设
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向“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具体来看:
图: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分布
“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拟对现有生产车间进行装修改造,新建功能高分子材料生产线15条,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264台(套),如双螺杆挤出机、水下切粒机、超临界设备等,同时构建以MES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升级现有业务数据信息化系统,实现物料从入库到生产完善完成检测出库全流程监测。该项目规划增加功能高分子材料30000吨,包括低VOC功能化材料、粘合树脂、功能复合材料,进而巩固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提高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整体盈利能力。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项目将依托现有研发和技术成果形成的高分子接枝改性技术平台,深化其应用领域并加强新技术和新产品研究开发,如高分子功能膜、功能复合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特种粘合树脂和高分子接枝改性技术等多种技术。项目建设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从而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