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这座 3.54 万平方公里的热带岛屿。
将在 2025 年 12 月 18 日迎来历史性时刻。
全岛封关要正式启动了。
它会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试验场。
香港面积 1105 平方公里,海南比它大 30 多倍。
而且开放程度比香港更高。
很多人好奇,为啥选 12 月 18 日?
这个日子有特殊意义。
1978 年 12 月 18 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
在这天启动封关,是向世界展示开放的决心。
就像在改革开放纪念日,翻开海南自贸港的新篇章。
这份魄力真不一般。
提到 “封关”,别以为是要封闭。
完全不是这样。
封关是把海南岛建成海关监管特殊区域。
实行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 的政策。
简单说,外国货物进海南基本不用交关税。
从海南到内地才需要办海关手续。
在海南岛内,商品和人员流动完全自由。
整个海南岛成了超大免税区,还是全球最大的那种。
海南的政策优惠让人惊喜。
企业所得税只要 15%,全国是 25%,香港 16.5%。
个人所得税最高 15%,按三档收取。
零关税商品从 21% 提升到 74%,涉及 6600 个税目。
每人每年免税购物额度 10 万元。
化妆品、手表、包包价格比本地还便宜。
到 2025 年 4 月,离岛免税累计购物超 2530 亿元。
77 个国家人员免签入境,旅游商务都方便。
美光科技在海口税负 14.3%,比新加坡、香港都低。
年收入百亿的企业,每年能省好几亿。
海南不只是旅游岛,产业发展很快。
洋浦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涨了 47%。
同期香港葵青码头却跌了 9.4%,对比明显。
文昌航天发射场旁,民营火箭企业 24 小时开工。
海南发射成本比内陆低 30%。
两年时间,航天产业规模扩了 17 倍。
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区有个真实案例。
一位黑色素瘤患者用上了欧盟刚批的新药。
总费用只有去美国治疗的 40%。
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城里,俄罗斯游客在抢瑞士手表。
这里价格比瑞士本地还便宜 7%。
挑战当然有,但都在解决。
全省数字技术人才缺 11.2 万,本地毕业生才 2800 人。
海口科技园区开 18 万年薪招程序员,七成简历是应届生。
美兰机场有 82 个国际通航点,比新加坡樟宜的 550 条差不少。
有些地方拒了百亿高耗能投资,新引进的高新项目不足目标 60%。
数据流动和合规要平衡,这活儿不简单。
中央要投千亿搞基建,人才引进政策也在路上。
封关对老百姓好处不少。
去海南更方便,不用额外办证。
77 个国家的外国朋友免签来,岛上会更热闹。
购物更便宜,每年 10 万额度,买化妆品能省两三千。
就业机会多了,新注册企业增加几十万家。
企业家来海南,15% 所得税率很吸引人。
现在说海南超越香港还太早。
2024 年海南 GDP7935 亿元,香港约 2.9 万亿,差距明显。
但海南优势突出:面积大,发展空间足。
政策新,开放程度高。成本低,营商环境好。
潜力大,增长速度快。
定位和香港不一样,海南重点发展旅游、现代服务、高新产业和热带农业。
不是复制香港,而是走自己的路。
全球都在关注海南。
海南离岛免税累计购物超 2530 亿元,还在快速增长。
新加坡星展银行说,封关倒计时百天,亚洲总部该重估海南。
摩根士丹利在《亚太投资指南》里加了 “海南:不可忽视的中国变量” 章节。
全世界都在看这个 “超级自贸港” 的未来。
离 12 月 18 日不到 5 个月,海南在做最后冲刺。
电子围栏沿着 1944 公里海岸线闭合。
智能监管系统 24 小时运转,政策在最后测试。
海南能成为更自由更庞大的经济新引擎吗?
能在后全球化时代定义亚太贸易格局吗?
答案很快揭晓,历史在我们眼前书写,我们都是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