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快手发布组织架构调整公告,宣布由快手高级副总裁、可灵AI事业部负责人兼社区科学线负责人盖坤兼任可灵AI技术部负责人,继续向快手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汇报。
据内部人士透露,一直以来,盖坤都在亲自抓可灵业务的发展,领导产品的历次迭代。盖坤在快手内部一直被认为是一位“非常懂技术”、且将AI深度应用于快手生态的经营管理委员会成员。
内部人士透露,为了保持在全球视频生成领域的领先,盖坤在内部一直往可灵聚焦算力卡投入,协作部门也要给予可灵项目最积极地配合。
一个细节是,可灵AI原计划是在24年8月发布,但盖坤要求团队将时间提前到5月底、6月初。因为可灵的定位是全球首个效果对标 Sora、且面向用户开放的视频大模型,要抢占市场空白,拼的就是决心和速度。“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公开信息显示,盖坤本科与博士均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方向为识别与智能系统。2011年以“阿里星”(全球顶尖青年科研人才)身份入职阿里巴巴,负责广告算法与AI技术研发,其提出的“深层用户网络兴趣分布”模型,进一步优化了用户点击偏好预测能力。2020年,盖坤正式加入快手,主导内容理解应用、推荐大模型及视频生成大模型的技术布局,推动算法、应用与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
可灵AI的快速崛起,让盖坤及其团队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今年4月30日,可灵AI升级为一级事业部,显现出可灵AI在快手大模型整体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一位快手内部人士分析,此次由盖坤兼任可灵AI技术负责人,显现出可灵AI在快手大模型整体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也意味着“技术驱动”战略,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着可灵AI的发展。据了解,目前快手直接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员工占到全体员工的近半。丰厚的技术人才积累,也为快手AI战略的部署提供保障。
“做好基础模型,仍然是整个团队最核心的事。”前述分析人士表示,整个行业里面视频模型虽然发展很快,但还是有很大的优化空间,而基础模型的质量,无疑决定着可灵AI在竞争中的身位。
截至目前,可灵AI在全球拥有超过4500万用户,累计生成超2亿个视频和4亿张图片,服务超过2万家企业客户。
在不久前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盖坤曾提出判断,2025年将是生成式AI技术走向深度应用的关键一年。伴随着视频生成大模型的技术拐点到来,整个行业的应用成熟度和发展速度更加迅猛,“未来,技术趋势将聚焦于生成效果和可控性的持续突破,技术的精进也将为产业应用带来更多可能性。”
公告还显示,张迪不再担任可灵AI事业部技术部负责人。
快手是一家科技公司,还是做短视频起家的,长期以来十分重视AI技术人员的培养,所以有非常厚重的人才密度,个体的离开不会影响可灵的整体发展。
本文来自账号:申妈的朋友圈
上一篇:长和:巴拿马港口年内料难完成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