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悦达投资(600805.SH)董事、副总经理赵山虎因工作调整离任。
作为江苏省盐城市昔日的明星企业,悦达投资曾凭借中外合资的悦达起亚,跻身国内知名汽车企业行列。
然而,新能源汽车浪潮冲击下,未能跟上时代步伐的悦达投资逐渐掉队。因汽车业务亏损严重,该板块被变相剥离,公司成为一家以棉纱、纺织为主的轻工制造企业。
在此背景下,公司管理层曾多次提出推动企业转型,但实际效果欠佳。新能源业务进展缓慢,而转型所需的大额资金投入,还让公司背负了沉重债务。
背靠盐城国资,这家昔日的汽车明星企业能否重拾辉煌?
1
剥离汽车业务,
扣非净利连续三年亏损
作为地方国资企业,悦达投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发展得并不理想。自2017年东风悦达起亚亏损以后,悦达投资难复往日荣光,公司扣非后利润持续亏损。
由于汽车业务亏损严重,2021年,悦达投资放弃参与子公司东风悦达起亚的增资;2022年,公司持有东风悦达起亚的股权由25%稀释至4.2%,会计核算由长期股权投资变为金融资产核算,汽车业务不再纳入报表,公司扣非后净亏损收窄58.15%至3.67亿元。
变相剥离汽车业务后,悦达投资现有业务盈利能力并不理想。
财报显示,2024年悦达投资实现营业收入30.33亿元。其中棉纱为公司第一大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11.00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为36.27%。此外,公司业务还涉及汽车维修、农业装备、床上用品、物流等。
图 / 2024年财报
悦达投资业务涉及领域广泛,但各大业务盈利能力并不强。公司涉及的业务多数毛利率都在10%以下,导致整体毛利率低。2024年,悦达投资毛利率仅为7.85%,盈利状况堪忧。
此外高达1.07亿元销售费用、2.08亿元管理费用及6795.75万元财务费用、7941.57万元的研发费用也在侵蚀公司利润。
2024年,悦达投资扣非后净利润亏损7266.39万元,依靠出售股权及资产带来的收入才让公司归母净利润转正。
◀ 更多 ▶
图 / 2024年财报
2025年一季度,悦达投资的扣非净利润实现了久违的转正,达1144.32万元。
然而,深入分析会发现悦达投资自身的经营业务依旧深陷亏损泥沼。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3亿元,而营业总成本却高达7.08亿元,主营业务持续亏损。当期依靠参股子公司贡献的3245万元投资收益,才勉强实现了这一“逆转”。
从近几年悦达投资经营结果来看,其旗下涉及的业务固然多,但真正给公司带来收益的却少之又少,致使公司经营连续亏损。
作为地方国资企业,公司管理层是否有出售亏损资产、聚焦盈利业务,使公司经营状况得到扭转的明确计划?
就此,悦达投资对「子弹财经」表示,自2022年起,公司已确立向“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转型的战略方向,并积极付诸行动。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4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67万元。未来,公司将进一步聚焦战略转型,加大资源投入与政策支持,推动核心业务做大做强。
2
转型新能源,
投资15亿元项目年收入
仅1100万元
在变相剥离汽车业务后,悦达投资也在谋求积极转型,并瞄准了前几年大火的新能源行业。
并非聚焦热度较高的光伏上游硅料、硅片、电池片生产,悦达投资看中了终端光伏电站市场。
2022年4月,公司投资3.5亿元与盐城港实业集团合资成立新能源投资平台江苏悦达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悦达新能源”),注册资本5亿元,悦达投资股权占比达70%。
在悦达投资支持下,悦达新能源四处出击。2023年3月,其宣布投资15.80亿元建设盐城大丰港大型集中式光伏项目华丰农场东区和西区378MW渔光互补项目,此外悦达新能源还四处并购谋求新能源电站项目。
截至2024年底,华丰378MW渔光互补项目顺利建成,此外还开工了灌东盐场150MW渔光互补项目。
在发电项目顺利建成的背景下,2024年悦达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1112.29万元,实现净利润943.81万元。
图 / 2024年财报
与火力发电、水力发电不同,新能源发电盈利对政府补贴依赖较深。2025年年初,国家提出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这也意味着后续光伏发电不仅补贴将逐步退出,还面临与火力发电的直接竞争。
鉴于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所需资金庞大,后续该公司建设资金该如何解决?
悦达投资对「子弹财经」表示,公司通过绿色数智能源管理中心实现对电站的精准运维,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光伏电站高效稳定运行,降低发电成本,目前公司首个大型集中式光伏华丰378MW渔光互补项目顺利并网,并积极推进在手150MW和70MW集中式光伏等项目建设。公司目前负债率较低,且国家大力支持绿色低碳项目建设,能够满足光伏发电项目资金需求。
此外,由于新能源发电项目增速过快,新增项目并不能全部消化,近几年新能源发电无法顺利“上网”情况频发,导致“弃风弃光率”持续上升。
在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前几年盈利能力较强的光伏发电已经很难算是一门好生意。此前有业内人士统计,光伏电站实际净利润率通常在3%-5%,小型企业很可能更低。
例如,2024年悦达新能源投资15.8亿元建成的大型集中式光伏华丰378MW渔光互补项目净利润不到1000万元,投资回报率极低。能否顺利回收账款还是未知之数。
据悉,光伏发电主要收入来源于政府可再生能源补贴。
至2025年3月31日,国内超大型光伏发电企业华电新能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高达490.2亿元,作为对比2024年其营业收入仅为339.7亿元。可以看到,光伏电站即便盈利也很难转化为现金收入。
因此,从利润率、账款回收等方面综合考量,光伏电站并不是门好生意,尤其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资,并不适合资金实力不雄厚的企业。
以悦达新能源资产来看,公司14.95亿元总资产中,净资产仅为4.11亿元,资产负债率超72%。仅1000多万元的营业收入能否覆盖利息支出还是未知之数。
值得注意的是,悦达新能源2024年营业收入为1112.29万元,但净利润为何却高达943.81万元?
悦达投资表示,悦达新能源公司2024年净利润943.81万元,包括投资建设的378MW渔光互补项目并网投运的收益,以及参投大丰润龙项目的投资收益。
随着新能源发电平价上网实施,已经建成的华丰378MW渔光互补项目是否还有竞争力,该项目预计2025年又能带来多少收入?鉴于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所需资金庞大,后续该公司建设资金该如何解决?悦达新能源负债总额超10亿元,平均借款利率及2024年利息支出金额又是多少?
悦达投资就此表示,悦达新能源公司投资的绿色项目享受国家绿色低碳项目低息贷款政策,具体数据公司暂未披露过,无法在此准确提供。公司华丰378MW渔光互补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达4.43亿度,年均营业收入1.5亿元。
除光伏发电外,悦达投资还布局了储能、生物质等新能源项目。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注册资本3亿元的悦达储能2024年营业收入仅为292.84万元。
可以看到,悦达投资斥巨资投资的新能源项目收入并不理想。即便多次提出“两新一智”(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的口号,但执行效果欠佳,仍是摆在悦达投资面前的难题。
3
转型新能源
致有息负债飙升,
利息支出大幅侵蚀利润
此前,由于连续对外出售资产,虽然主营业务不佳,但悦达投资并不缺钱。自公司宣布向新能源转型后,连年大规模对外投资,让悦达投资负债快速攀升。
例如,2022年公司出售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15%股权变现21亿元。在偿还大量债务后,截至2022年底,悦达投资在手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近14亿元,有息债务约18亿元。
此后几年,由于经营效果不佳,悦达投资经营性现金流呈流出趋势。2020年至2025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累计流出为2.49亿元。
为了顺利转型,近几年公司大规模对外投资,2024年公司对外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超10亿元。资金支付的用途主要是用于华丰378MW渔光互补项目建设。
财报显示,2024年悦达投资投资活动净流出的现金超11亿元。
为此,悦达投资不得不通过对外借贷的方式筹措资金,2024年悦达投资借款高达30.12亿元,在偿还到期债务后,仍获得超12亿元筹资现金流流入。
2024年公司有息负债超32亿元,同比增加超10亿元。当年仅利息支出便将近8000万元。在新能源项目收入偏低的情形下,高昂利息费用给悦达投资带来沉重负担。2024年,悦达投资扣非后净亏损达7266万元。
作为重资产行业,光伏电站所需资金极为庞大,若想扩大收入,未来悦达投资子公司悦达新能源仍需大规模对外借贷来扩大光伏电站发电规模,在合并报表后悦达投资负债及利息支出或持续上升。
此前,悦达投资公开承认“投资周期长,回报滞后”。悦达新能源短期内收入能否支付利息费用还需打个问号。
截至2025年3月31日,悦达投资资产负债率为46.89%,已处于较高水平。由于悦达投资盈利情况不理想,依靠对外负债支持子公司发展光伏电站、储能等资金消耗极大的项目并不明智。
悦达投资表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46.89%,具备较好融资能力。公司作为盐城市属国有上市公司,在项目资源获取、政策支持等方面具有优势,公司将充分利用自身及股东方在当地的影响力与资源,争取更多优质项目,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
对于悦达投资而言,在变相剥离汽车业务后,公司经营一直没有太大起色。斥巨资转型新能源,由于行业下行,加之投资回报周期长,带来的效果并不理想。连续对外投资让公司有息负债快速上升,致使利息支出增大,较大程度上侵蚀了公司盈利能力。
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昔日明星合资汽车企业悦达投资何时才能走出困境,「子弹财经」将持续关注。
来源:子弹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