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棉股份(000523.SZ)完成对亚洲食品的重磅收购,饮料业务新版图全新启航。
8月6日,在位于肇庆高新区的亚洲食品工厂内,随着红棉股份(000523.SZ)完成对广州市亚洲牌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亚洲食品”)的战略控股,红棉股份收购亚洲食品近40%股权,并接受鹰金钱公司持有60%表决权委托,取得亚洲食品100%表决权,这场筹备大半年的饮料行业并购行动迎来完满收官。
当日,红棉股份还举行了职业经理人的签约仪式,同时组建了职业经理人团队负责日常运营与管理,这标志着红棉股份本轮对饮料产业的资源整合迈入实质性阶段。
此前7月28日,红棉股份公告称,公司正式完成收购亚洲食品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亚洲食品《营业执照》。
这一收购行动,不仅有助于双方携手共创饮料行业的新辉煌,更标志着红棉股份在食品饮料业务板块继续“添砖加瓦”。亚洲食品加入后,将大大增强上市公司在饮料领域的话语权。后续,通过饮料生产技术、渠道、营销等补充,红棉股份在饮料板块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有望持续提升。
完成收购,进一步加码饮料业务版图
自2023年底全面转型食品饮料及创新创业园区开发和运营“双主业”以来,红棉股份便积极寻求在饮料市场的突破。此次收购亚洲食品,正是红棉股份扩大饮料板块业务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步。
在食品饮料板块,红棉股份已手握“红棉”“广氏”等多个老字号品牌,这些品牌在华南地区极具影响力,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值得关注的是,与“红棉”“广氏”等品牌一样,“亚洲沙示”同属岭南地区老字号。据公司官网介绍,亚洲食品多年来致力于汽水饮料赛道,已有79年历史,以地域特色浓厚的拳头产品“亚洲沙示”起家打响品牌,一度成为中国八大汽水之一,驰名粤港澳并席卷全国市场。
作为拳头产品,沙示汽水是常年来被网友们冠以“闻起来一股风油精味”的汽水品牌,也是广东人心目中分量至重的饮料。2023年,亚洲食品位于肇庆鼎湖的综合工厂正式落成投产,拥有四条汽水生产线,大幅提高市场竞争力。
除了沙示汽水外,亚洲食品还拥有橙宝等主导产品,品牌历史可追溯至70多年前,是广州老字号品牌,同时也是华南碳酸饮料第三品牌。
此次收购的完成,意味着“亚洲汽水”系正式加入红棉股份,上市公司的饮料业务商业版图进一步扩展,即将开启老字号品牌发展的新篇章。
红棉股份也表示,收购亚洲食品可与公司现有的饮料业务形成显著的协同效应,双方的合作将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在饮料细分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焕新管理,促进老字号品牌转型发展
事实上,在食品饮料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老字号企业的转型与发展备受瞩目。在红棉股份的引领下,一场以推动老字号品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变革正在兴起。
从上市公司层面来看,作为国内制糖龙头企业,红棉股份拥有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经销商体系以及成熟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另一方面,红棉股份旗下另一子公司广氏食品已在饮料领域深耕多年,拥有多个经久不衰的饮料品牌。
借助上述经验优势,红棉股份将与亚洲食品在技术、市场开拓以及生产方面发挥协同效应,通过提升产品分销渗透,加速产品创新,协助“亚洲沙示”等老字号品牌进行产业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更好地助力亚洲食品的日常运营与管理,红棉股份还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以专业力量促进公司饮料业务再上新台阶。在8月6日举行的签约仪式中,亚洲食品新管理层正式亮相,快消行业老将、原杨协成中国区总经理廖文嘉授命出任亚洲食品总经理一职,负责公司的全面运营。据了解,廖文嘉在食品快消领域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兼具跨国企业视野与本土市场经验,他的加盟将带领亚洲食品在迈向年轻化、规范化的道路上发挥积极作用。
把握风向,赋能传统产业蝶变升级
此次收购恰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眼下,中国食品饮料行业转型升级存在无限可能,众多老字号品牌迫切需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探索与现代市场的融合之道,力求在新时代背景下焕新颜、谱新篇。
从传统工艺到现代服务,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字号品牌,正在书写着传统产业蝶变升级的新篇章。依托于多年来在老字号品牌方面积累的经验底蕴,红棉股份把握住政策东风,争做大湾区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排头兵”。
有行业人士指出:“红棉股份与亚洲食品的整合,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纵向打通产业链、横向构建生态圈’的湾区方案。”对于本次收购,亚洲食品经销商更是用实际行动表示认可与支持。在签约仪式现场,五位核心经销商代表立下“军令状”,签署年度目标责任书,承诺2025年实现区域市场销售额阶段性目标。对于亚洲食品的未来发展,他们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信心,“相信随着红棉股份和新管理层加入,更有能力将亚洲食品做大做强,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展望未来,作为一家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上市国企,红棉股份将激活创新发展动能,加强与亚洲食品等子公司的协同合作,共同探索饮料市场的新机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