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震荡调整。截至周五收盘,沪指收于3559.95点,周跌0.94%;中证1000收于6670.47点,周跌0.54%。
中信行业板块方面:通信、医药、传媒指数涨幅居前;有色金属、煤炭、综合金融指数跌幅居前。
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50802
上周市场还发生了哪些大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第一,关税话题,持续发酵!
耶鲁大学最新研究表明,截至7月31日,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平均有效关税税率达18.3%,创下91年来新高。短期内,消费者可能会看到鞋类价格上涨40%,服装价格上涨38%。
美国金融研究与分析公司首席投资策略师萨姆·斯托瓦尔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再加上疲软的就业情况,或将导致美国股市再次下跌。
摘要:“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02
第二,非农就业数据提振金价,降息预期飙升!
8月1日晚间,现货黄金站上3350美元/盎司关口,日内涨近2%。
8月1日晚,美国7月非农就业报告公布,数据显示新增岗位数不及经济学家预期,从而推动黄金期货价格日内上涨,逆转早盘平盘走势。
美国政府数据显示,5月和6月就业数据下修幅度超出常态水平。市场人士认为,劳动力市场疲软程度可能超预期,这可能加大美联储9月降息压力。
摘要:“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03
第三,事关债券利息征税,新政策来了!
8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
公告显示,自2025年8月8日起,对在该日期之后(含当日)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此次政策调整采用“新老划断”原则,对8月8日前已发行的相关债券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债券到期。
摘要:“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04
第四,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690亿已下达!
在8月1日召开的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将于10月份按计划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届时将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督促地方落实资金配套责任、细化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金有序均衡用到年底。同时,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严防“先涨后补”、骗补套补等风险,确保政策规范实施。
摘要:“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05
第五,股票ETF市场资金净流出超100亿元!
7月份股市涨幅较大,获利盘较多,部分资金借市场调整选择“落袋为安”。7月31日,股票ETF资金净流出超100亿元。
其中,7月份涨幅靠前的创业板ETF、科创50ETF、光伏ETF,资金净流出居前;7月份以来蓄势盘整的恒生科技指数则受到资金青睐,多只相关ETF产品资金净流入居前。
摘要:“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06
第六,低空经济领域“利好”消息不断!
8月3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自主研发的吨级以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次实现远海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中迈出关键一步。
另外,深圳市发改委近日发布《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其中提出,到2026年底,建成10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和2个特色产业园区;建成低空起降点1200个以上,开通载人、载货飞行等各类低空商业航线1000条以上。有券商表示,低空经济产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提速。
摘要:“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展望后市,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认为业绩期积极布局景气方向。海外美国基本面仍处软着陆进程中,美联储维持偏鹰表态。非农就业数据走弱,但相对稳健。通胀仍然高于目标水平,且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或仍处于传导早期。
在软着陆预期下,美联储维持“等等再看”的态度,降息或尚待时日。国内景气端整体稳健,政策坚定反内卷并支持新质生产力。二季度GDP维持偏高增速,全年5%目标的压力减小。往后看,一方面反内卷力度超预期,通胀回升有望释放分子端弹性;另一方面雅下1.2万亿基建开工,宽财政效果也在兑现。
配置方向:重视反内卷超预期带来的“龙头牛”,更多政策、产业催化或仍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