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后,面对西方国家的全面经济制裁,俄罗斯依然通过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勉力支撑着经济,硬生生与整个西方展开了漫长的消耗战,持续了三年多的时间。然而,随着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威胁要对任何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普京终于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公开表示:“如果我们继续只依赖油气出口维持经济运转,最终俄罗斯将沦为一个边缘化的国家。”
2023年7月20日,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出了名为《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与普京》的特别节目。虽然这期节目是在今年1月录制的,但其内容仍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在这档节目中,主持人扎鲁宾与普京展开了一场深刻且直面现实的对话。普京在节目中罕见地敞开心扉,坦言:“我们不能永远依赖资源出口来维持国家经济,这样的经济结构在技术上是没有未来的。”这番话一出,无疑给那些依然沉浸在“石油和天然气金矿梦”中的民众泼了一盆冷水。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国家已经对俄罗斯实施了超过三万项制裁,涉及能源、金融、科技、交通等各个方面,几乎覆盖了国家运行的各个关键领域。尽管俄罗斯并没有因为这些制裁而立即崩溃,甚至在短期内还实现了一定的经济增长,但这一切都只是表面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的经济基础逐渐被掏空,深层次的危机正在不断积累。
尽管一些俄罗斯国内人士仍然认为,油气资源仍然是俄罗斯的最大优势,全球对这些能源的需求使得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有一席之地,但普京显然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开始主动改变这种“资源依赖症”的思维方式。他清楚地知道,如果继续依赖石油和天然气来支撑经济,俄罗斯不仅无法跟上技术革命的步伐,甚至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彻底被其他世界强国甩在身后。
从历史上看,今天的俄罗斯依然是苏联的“继承者”,在经济模式上,苏联时期的许多遗产依然存在。苏联时代,俄罗斯主要依靠军火和石油天然气为国家经济和外交提供支撑。到了俄罗斯时期,这一模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依然沿用苏联时代的老路。然而,苏联时期能够通过军事扩张获得政治红利,而今天的俄罗斯则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压力和国际孤立。
曾几何时,资源丰富是俄罗斯的优势,能够带来外汇收入、支撑军队建设和维持国家运转。但如今,全球能源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美国家正迅速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主流。而对于俄罗斯来说,欧洲市场的能源需求正在不断减少。
更为棘手的是,战争的持续不确定性导致许多能源合作伙伴逐渐“脱俄”。即便是中国和印度,在谈判中也开始压低价格。俄罗斯试图依靠石油和天然气来稳住出口和财政收入,然而,这一切正变得愈加困难。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当前国际大国之间的博弈,是否还仅仅依赖资源?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更为关键的是——技术、人才和创新能力。进入21世纪后,全球竞争的核心已经转向了“算力为王”的时代,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计算、半导体、新能源汽车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才是真正的实力象征。中国通过科技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的转型,美国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连印度也在加大信息技术和电子产业的投入。而俄罗斯呢?由于科技投入不足、基础薄弱、人才流失和产业链断裂,科技水平早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前沿。
普京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节目中他明确指出,俄罗斯必须抓住前沿科技,否则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边缘化,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俄罗斯几乎毫无优势。这对一个曾经和美国争霸太空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落差。
至今,俄乌战争仍在胶着进行,俄罗斯的军事优势在初期并未展现出决定性优势。战争最初,许多人认为俄罗斯会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迅速解决战斗,但如今战争却陷入了持久战的泥潭,双方在多个战线上僵持不下,资源被持续消耗。战争的最大副作用之一便是暴露出俄罗斯原本就存在的装备短板。俄罗斯的军工产业在技术和生产能力上存在巨大差距,从无人机数量的匮乏到精确制导武器的不足,从高科技指挥系统的滞后到军工产业难以快速生产补给,这些问题在战争中暴露得愈加明显。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乌克兰,尽管其综合国力较弱,但西方的科技援助使其在战斗力上并未被完全打垮。俄罗斯在战争中的“重工业与资源驱动”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战争的技术要求,这无疑为俄罗斯敲响了警钟:依赖传统重工业和资源的“战争机器”,已经无法应对由新技术主导的现代战争。
普京清楚地意识到,如果继续依赖资源来支撑经济,不仅会拖慢国家的发展步伐,甚至可能在关键时刻连战争都无法打赢。这已经不仅仅是转型问题,更是国家生存的问题。
尽管眼前的挑战繁重,但俄罗斯并非没有翻盘的机会。俄罗斯仍然拥有一定的高等教育基础,尤其是在基础学科和科研人才方面依旧具备优势。只要国家政策能够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产业的深度对接,俄罗斯在一些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并非不可能。
同时,俄罗斯的国有企业体系虽然效率低下,但在转型过程中,如果能引入市场机制,依然有可能激发其潜力。普京也提到,应该将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型收入引导至高新技术领域,重点支持本土创新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半导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战略性领域。
最为关键的是,俄罗斯必须彻底摆脱“资源依赖症”,不再沉迷于依赖天然资源赚取外汇的旧有模式,而要像当年的中国那样,进行艰苦的产业升级,即便需要经历痛苦的“刮骨疗毒”,也要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走下去。
当然,这条转型之路不会轻松,也不可能短期见效,但正如普京在节目中所说:“我们必须为子孙后代着想。”今天的痛苦,远比未来更大的痛苦来得轻。普京的“觉醒”虽然略显迟缓,但比永远沉睡要好。
一个国家要想真正强大,依赖资源只是暂时的,只有依靠科技和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西方支持乌克兰发起代理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拖垮俄罗斯。而对于俄罗斯来说,首先要赢得这场俄乌战争,才能有机会迎来真正的转型和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