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果链”概念股歌尔股份(002241.SZ)分拆的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微”),再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该公司上一次递表为2025年1月20日,相关申请状态已显示 “失效”,此次系其第二次冲击港交所上市。
歌尔微与歌尔股份的关系
歌尔微的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作为歌尔股份的业务部门开始MEMS的研发。
2009年,其第一款声学传感器实现量产,开始研发传感交互模组。
2014年开始研发MEMS压力传感器并于2016年实现量产。
2017年起,歌尔微自立门户,作为独立实体,开始研发SiP,并于2021年实现量产。
2019年完成了微电子业务的整合。2023年建立智能传感交互平台UniSense,涵盖了材料研发、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算法软件开发、系统设计等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所有关键技术环节。2024年,将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智能家居、工业应用和医疗健康领域。
2024年和2025年第1季,歌尔微的收入分别为45.36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和11.20亿元(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大约相当于歌尔股份(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2024年和2025年第1季收入1,009.54亿元和163.05亿元的4.49%和6.87%。
同时,歌尔股份也是歌尔微的重要客户之一,2024年和2025年第1季,歌尔股份为歌尔微贡献的收入分别为3.46亿元和5740万元,占其总收入的7.6%和5.1%,是歌尔微于期内的第二大和第三大客户。
当前,歌尔股份持有歌尔微的83.40%控制性权益,即使歌尔微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歌尔股份仍将是其重要的大股东。
歌尔微的主要业务
歌尔微提供全面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包括:
1)传感器:这是一种通过将物理参数如声音、温度、压力或光转换为可以测量或记录的信号来检测和响应环境变化的器件,通常由一个MEMS(微机电系统)芯片和一个ASIC(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构成,并封装在一个金属壳内,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耳机、VR/AR设备、智能汽车和智能家居的声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惯性传感器。
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于智能手机、耳机、可穿戴装备;
在汽车领域:应用于测量胎压、加速度等参数;
在医疗领域:可用作测量血压、血糖和其他声明体征的医疗器械。
2)SiP(System in package,系统集成封装):一种通过并排或堆叠封装方式将多个功能芯片(如处理器和内存)以及各种电子组件集成到单个封装中,实现一个基本完整功能的器件。由处理器芯片、存储芯片、蓝牙芯片、射频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电容、电阻以及传感器等元器件构成并集中封装在一起。主要为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耳机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的TWS SiP、触控SiP、电源管理SiP、射频SiP、心率SiP及热管理SiP;
3)传感交互模组,使用户与设备之间实现智能交互的组件,由传感器、信号处理芯片和其他电子元器件通过定制化的注塑壳体组合在一起,主要用于汽车和消费领域的传感模组。
歌尔微拥有MEMS和ASIC芯片的内部设计能力,可定制与其解决方案集成的芯片,并进行大规模量产。MEMS芯片是一种集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微能源、机械结构、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于一体的微型智能系统,能执行传感、驱动和控制等功能。ASIC是为特定应用设计的定制化芯片,能高效且精确地执行特定任务。但是其传感器、SiP等的晶圆制造方面,均委托第三方专业晶圆制造商制造,其主要进行封装、测试和包装。
此次,赴港上市募集资金用途,歌尔微表示:
1)丰富和完善其解决方案组合,巩固该公司在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行业的地位,抓住智能终端市场的机遇,扩大业务范围,提高市场份额。
2)迭代其UniSense平台,重点提升其在各种智能终端和应用中的能力,以巩固其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
3)推进其与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合作,增强网络效应,促进行业生态发展,包括完善全球化服务网络布局,通过广告或宣传其品牌和解决方案以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与其主要客户合作并开发新商机。
4)用于战略性投资或收购,计划主要关注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行业的目标公司,聚焦于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应用及医疗健康;可与其产生协同效应。
5)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歌尔微的优势
根据歌尔微聘请灼识咨询收集的资料及数据,2024年,歌尔微在全球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约2.2%,而该领域排名第一的是德国的博世,市场份额为11.2%;按2024年传感器收入计,歌尔微在全球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4.3%,较排名第一的博世相差12.3个百分点。按2024年声学传感器收入计,歌尔微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3.0%。
智能电子、智能家居、智能汽车以及AI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对其传感器以及相关解决方案的需求,歌尔微应拥有不错的增长空间。
截至2025年3月31日,该公司在潍坊、荣成、青岛和越南经营四个主要生产基地,总解决方案设计年产能约为24亿件,而到2025年3月,其产能利用率为88.8%。
此外,该公司在材料研发、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算法软件开发以及系统设计方面拥有全栈能力。
其专注于开发先进材料,设计和开发MEMS和ASIC芯片,开创封装和测试技术,建立其算法和软件,制定系统解决方案,能够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搭载其自研芯片的传感器出货量占总出货量的比重已由2022年时的9.9%大幅提升至2025年第3季的31.1%。
这显示出其核心技术的独立性,并形成独特的优势。
2024年和2025年第1季,歌尔微(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毛利率分别为18.98%和20.58%,扣除一次性项目后的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8.04%和11.90%。而歌尔股份(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2024年和2025年第1季度毛利率分别为11.09%和12.41%,扣非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1.79%和2.37%。由此来看,歌尔微的利润率更为吸引。
歌尔微的风险因素
从以上歌尔微的收入分布图可以看出,声学传感器占了歌尔微收入的最大比重,但是声学传感器的毛利率也偏低,若该产品的销售增长始终高于其他产品,该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或会持续受压。
过度依赖大客户:2024年和2025年第1季,歌尔微前五大客户占其总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79.7%和80.5%,其中最大客户苹果(AAPL.US)于2024年和2025年第1季占其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62.3%和62.0%,若苹果将供应链转移,很可能会危及该公司的收入增长。
依赖最大供应商:歌尔微自2009年起已与供应商英飞凌维持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英飞凌MEMS和ASIC芯片的主要客户,而英飞凌占了歌尔微直接材料成本的最大部分。2024年和2025年第1季,歌尔微在英飞凌的采购额占比分别达到53.3%和59.1%。若英飞凌的供应链出现问题,或是受制于贸易限制,歌尔微可能会受到影响。
关税政策和贸易限制方面,歌尔微透露,其2024年和2025年第1季在美国的销售额分别占其总收入的1.1%和1.9%,比例不是很高,而且其与客户就美国销售所签订的合约大多按离岸价(FOB)、货交承运人(FCA)和工厂交货价(EXW)进行,所以无需承担关税责任。且在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该公司并没有接获任何客户或任何其他下游制造商因美国关税而取消订单或要求调整产品定价或暂停产品交付,其主要客户的产品价格、付款条款或订单量未有重大变动,因此该公司认为在当前,美国关税制度未对其业务运营及财务表现造成任何重大不利影响。
不过,考虑到关税政策的实施和影响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很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全球贸易结构和供应链转移,这些影响会如何波及歌尔微仍是未知之数,例如其主要客户提价或者不再与它签订供应协议,而资本市场很可能会在有任何风吹草动时作出反应,从而影响其估值。
文: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