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健康意识加速普及的今天,消费者对调味品的选择已不再满足于风味好与否,而是更加关注原料来源、添加成分、营养结构乃至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吃得干净”“吃得透明”逐渐成为新的消费共识。
最新行业调研报告也佐证了这一趋势。从市场份额来看,调味品市场呈现出了“健康化”“便捷化”等发展态势,市场份额第一的传统刚需品类酱油保持份额增长,而与健康概念相关性较差的类目则均面临一定程度上的市场份额下滑。
面对这一趋势,千禾味业近日重磅推出有机老抽酱油与有机窖醋系列新品,以覆盖400项农残检测的超高标准,为调味品健康化、高端化发展提供了一个范式样本。
有机调味品破局
近年来,“有机”成为食品行业的高频关键词。《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与有机产业发展(2024)》显示,2023年中国有机产品销售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是2018年的1.61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有机消费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调味品市场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消费者对酱油、醋等调味品的健康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传统调味品行业长期存在的“添加剂滥用”“风味趋同”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如何在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的同时,又能保持产品风味的独特性,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千禾味业正是在这样的趋势下,推出了其全新有机酱油和有机窖醋系列。
两款新品都经历了原料端与生产端的严格筛选把关。千禾有机老抽酱油优选有机黄豆、有机白砂糖、有机小麦为原料,千禾有机窖醋精选有机糙米、有机小麦、有机荞麦、有机白砂糖为原料,均来自经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有机农场。
在种植过程中,千禾有机老抽酱油所用原料需要遵循自然农耕法则,严禁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除草剂及转基因技术,最大限度保留自然本味与营养。
而千禾有机窖醋则通过采用独家培育的多菌种协同的复合发酵工艺,在特定环境下进行充分窖藏发酵。
相比传统调味品,有机产品不仅代表着更高的健康属性,也代表着更高的信任门槛。消费者不再只看“口感”,更看“源头”。据悉,千禾味业这两款产品从原料到生产都全程可追溯,让消费者可以更安心选择有机调味品。
用科技为食品安全健康护航
千禾有机新品推出背后,是企业对于食品安全可追溯与智能制造创新的长期投入。
根据《国民营养计划(2023-2030年)》中“减少食品工业化学干预”的要求,当前全国范围内正在大力开展添加剂“减量减品种”的双减行动。
在此背景下,今年5月,央视财经频道王牌栏目《回家吃饭》央视黄金时段首度迎来千禾0为代表的调味品行业高端品牌冠名。千禾味业以“配料简单、味道自然”理念获得国家媒体舞台的认可。
此外,央视财经频道《生财有道》栏目组4月突访了千禾味业位于四川眉山的酱油酿造基地,并于5月9日晚播出了一支长达24分钟的深度报道。在千禾味业的智能化生产基地,央视记者见证了科技如何破解国家双减行动中的技术痛点,兼顾食品安全与风味体验。
如今,千禾味业的两款新品有机酱油、有机窖醋新品也遵循严格相关标准,符合400多项农残检测指标,全程可追溯。事实上,千禾的抽检合格率自2014年以来始终维持100%。这不是某一阶段的合规,而是一种长期的体系性稳定,构成了千禾在有机赛道上的“信任护城河”。
值得一提的是,千禾味业在追求现代化和高端化的同时,也始终致力于中国古法酿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近日,千禾味业年产60万吨调味品智能制造项目二期正式投产。项目投产后,千禾味业总产能将跃升至120万吨,打破200吨以上大型智能化发酵罐完美复刻古法酱油风味的技术壁垒。与此同时,千禾味业与四川大学联合攻关的“聚源兴川”项目也已完成,通过深入研究并筛选出古法酿造的核心优势菌株,解析其发酵特性,在不使用添加剂的前提下,精准复刻传统酱油的独特酱香和鲜美口感,显著提升蛋白酶活力与氨基酸生成率。
通过技术赋能,调味品行业健康有机、智能制造的未来,正在千禾的这一步步探索中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