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印度网友在国外一个知名论坛里疑惑地问:“为啥中国的AI发展让英伟达的CEO黄仁勋大大称赞?不是说他们比咱们落后15年吗?”
这个问题就像戳破气球,直接让一些印度媒体自夸的“技术领先”神话破灭。
甚至印度媒体Firstpost的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满屏都是酸溜溜的话,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那股醋味。
英伟达老大黄仁勋这话可不是客套话。
全球GPU巨头的老总,他直接说中国AI公司是“关键创新伙伴”,他们的方案正在改写全球计算标准。
这话分量可不轻,一下子就把之前说“落后印度15年”的大话给戳破了。
作为油管五常之一的韩国网友发表了意见,
他说到:醒醒吧!硅谷谷歌微软的AI核心团队里全是印度工程师,他们在为美国干活!
中国?他们连个像样的大模型都没有!
韩国网友还是一如既往,即扎心印度,又贬低中国。
数据显示,印度本土AI工程师年薪只有1.4万美元,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顶尖人才全跑到国外。
韩国网友可能还不知道,咱们中国的deepseek等大模型早就惊艳了世界。
作为油管五常之二的越南网友立马在下面回复道:笑话中国没有大模型?
看看你们印度的电商、客服企业,早就偷偷用中国AI:DeepSeek等中国大模型服务。
因为Deepseek算力要求低,成本低但成果却不低。
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上还是要依赖别人。
不愧是毒舌之称的越南网友啊,句句扎心掏老底。
《印度经济时报》2025年调查印证了这一尴尬:印度全国AI算力加起来,还不如中国一家大公司在华东一个数据中心的储备。
这种连基础算力都要靠别人,还怎么谈领先?
油管五常之三的印度网友不服气的表示我们印度人多语言多,潜力大!
印度网友没办法,只能拿人口来说事了。
下面的德国网友直接冷静的拆穿:潜力变成实力了吗?
你们印度的数据市场一团糟,训练方言AI得人工标记数万条杂音语音。
更要命的是电力!班加罗尔AI实验室上个月因为电压不稳,烧毁了价值百万美元的显卡!
没有稳定电力,潜力就是空谈,
正如德国网友所说的那样,没有稳定的电力,什么都是空谈,因为AI算力最重要的是用电,而且是用电大户。
甚至有印度本国的从业者感叹:“买显卡太贵,用电的时候还得提心吊胆,就怕出问题!
咱们中国网友也回复了这个提问:哪有什么奇迹?都是熬夜熬出来的。
以前中国被人嘲笑只会“拼装APP”,现在中国的AI专利占了全球近一半。
靠的是十年,花了一千亿搞研发,芯片、算法、应用整个链条都有突破。
从基层到应用的整合能力,再加上百万工程师作为基础,形成了不容易被复制的体系优势。
的确如咱们中国网友所说,咱们工程师在实验室熬过的夜、写秃的笔,才是今天被黄仁勋认可的底气。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25年的数据显示,如今咱们国家AI专利数全球占比已经超47%了。
这才是我们中国在AI发展上被认可的底气所在。
但咱们也不能骄傲自满,毕竟咱们在AI芯片上还是差了美国一截,这是事实。
AI的发展是需要AI芯片的支持的,就像鱼要养肥需要好水一样,我们还需继续努力。
英伟达CEO黄仁勋给予的称赞,其实就是对中国人工智能整体实力的认同,直接把“印度领先中国15年”这种荒唐的言论给彻底粉碎了。
要成为真正的AI强国,那可得在人才、工业基础、能源保障以及产业链协同这些方面都花心思,光干巴巴喊口号可没啥用。
技术世界的铁律是:实力不需要自夸,世界自然会认可。
幻想自己处于产业链的先进位置,等电脑开机的时候,屏幕上“非印度制造”的标识就会让这个幻想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