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流程概述
融资交易流程为:提交担保品→申请融资额度→买入标的股票→偿还资金及利息;融券交易流程为:提交担保品→申请融券额度→卖出标的股票→买回股票偿还并支付费用。两者均需通过专用交易系统完成,每一步操作需确认资金或股票的可用额度,避免超出授信范围。
标的调整规则
交易所每季度调整融资融券标的名单,新增标的需满足近3个月日均成交额不低于5000万元、股价波动幅度不超过基准指数3倍等条件;被调出的标的多因业绩下滑、流动性降低或出现重大违规。投资者需在调整生效前处理持仓中的调出标的,避免影响交易连续性。
保证金计算细节
现金作为保证金时按100%折算,股票作为保证金时按不同品种折算(如蓝筹股折算率70%,普通股票50%)。例如,100万元市值的蓝筹股可折算70万元保证金,最多可融资70万元(按50%保证金比例计算)。需注意,高市盈率股票折算率可能更低,甚至不被接受为保证金。
利息收取方式
采用“按日计息、按月收取”模式,每日收盘后计算当日利息,每月固定日期从账户中扣除。若提前结束交易,利息按实际天数计算,如融资100万元持有5天,利息为100万×7%÷365×5≈959元。逾期未偿还利息会按复利计算,需避免拖欠。
担保物补充方式
当维持担保比例不足时,可通过存入现金、转入可充抵保证金的证券两种方式补充。现金补充直接增加自有资金,证券补充需按折算率计算实际贡献的担保额度。例如,转入100万元现金可使担保比例提升更多,转入100万元股票则按折算率计算,效果可能不同。
特殊情况处理
标的股票分红时,融资持仓可获得现金分红或股票分红,需用于偿还融资负债;融券持仓需向借出方支付等额分红(现金或股票)。标的股票拆分或合并时,融资融券数量会按比例调整,负债金额相应变化,需关注账户公告及时了解调整结果。
交易限制说明
单只标的股票的融资余额达到该股票流通市值的25%时,交易所会暂停该标的的融资买入,直至余额降至20%以下;融券余量达到流通股本的25%时,暂停融券卖出。投资者需关注此类限制,避免因无法交易导致策略受阻。
经验积累要点
初期可先用小额资金尝试融资交易,熟悉流程后再参与融券;每次交易后记录操作逻辑与市场反应,分析成功与失败案例。重点总结对维持担保比例的把控能力,以及在标的调整、分红等特殊情况下的应对经验,逐步提升对双向交易机制的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