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览独家 I 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持续裁员,涉及销售、运营、电商多个岗位
创始人
2025-07-17 11:42:19
0

出品/壹览商业

作者/李彦

编辑/木鱼

头图/品牌官网

近日,壹览商业获悉,今年以来,贝泰妮集团持续裁员。据多位接近企业的人士透露,这轮裁员从年初就开始启动,涉及集团总部人事部门、各地市区销售体系、线下OTC渠道、后端运营支持等多个岗位。

在近几个月,裁员的重点逐渐转向非销售岗位。已知被裁岗位涉及计划部,以及杭州地区近10人的电商直播团队。

一位接近贝泰妮集团的从业人士对壹览商业直言,今年是贝泰妮提出“转型合规”的第一年,但各项业务指标和数据“都不好看”。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必须以压缩人员成本、提高人效。

“贝司现在也在做网络转型,内销转大包,因为直营销售太差,有可能考虑彻底转向类似欧莱雅那种销售模式,基本就不需要那么多人了。”上述人士说。

大促不及预期、业绩承压

贝泰妮是早期把功效护肤概念深入到中国药房场景的公司之一。

2016年,旗下主力品牌薇诺娜大规模进驻连锁药房,成功借助全国数十万家药店触点,占领了敏感肌护理的专业心智。

但如果看整个集团的体量,就会发现线下并不是营收大头。

根据2024年年报,贝泰妮全年总营收57.36亿元,同比增长仅3.87%,是上市以来最低增速。其中线上渠道收入达39.12亿元,同比增长10.1%,占比总营收体量接近七成。

贝泰妮的盈利能力也在走下坡路。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仅5.0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3.5%,扣非净利润更是暴跌61.12%至2.4亿元。

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情况继续恶化:营收同比下降13.51%至9.49亿元,归母净利润仅2834.05万元,同比暴跌83.97%,创下上市以来最差季度表现。

一方面,贝泰妮的费用率高企难下。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高达49.97%,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也攀升至8.94%。特别是为冲击“双11”而大幅投放电商渠道,导致2024年三季度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0.69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更是出现销售费用率56%的“新高”。

高投入、低产出,营销费用失控、业绩却难以转化,公司的支柱品牌薇诺娜增长已经陷入停滞。2024年,薇诺娜营收49.1亿元,同比下滑5.45%,薇诺娜占集团营收总额超85%。与此同时,薇诺娜宝贝、瑷科缦、姬芮、泊美等小品牌虽增速亮眼(部分超200%),但绝对规模仍小,难以支撑集团的整体增长。

贝泰妮在2024年财报上这样形容当年的大促情况“美妆行业2024年双11等线上大促活动销售普遍不如预期,公司未达成双11销售目标。”

另一方面,曾经让薇诺娜脱颖而出的线下OTC渠道也不再是高增长的“蓝海”。2024年,集团线下渠道收入12.74亿元,同比下降了10.72%,占总营收比例22%。

美妆集团在线下OTC渠道的竞争愈发激烈。比如,就在最近,福瑞达生物股份宣布2025年将覆盖10个千万级药店连锁的计划,并配合推出100个“妆药食”SKU;连续举办五届的医药零售业大会,首次设立“美妆展”专区;从招聘信息看,国际大牌(理肤泉、雅漾)和本土新锐(珀莱雅、可复美等)都在加码药房布局。

驱动增长最核心的流量成本难降、全渠道营收又不及预期,贝泰妮裁员也在情理之中。

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贝泰妮管理费用达1.18亿,同比增加了55.96%。可以推测,这部分费用的增长与因裁员产生的赔偿有一定关系。

裁员后,如何转型?

借鉴欧莱雅等国际大牌在中国市场长期采用的轻资产分销模式,确实有利于贝泰妮降本增效。

在这种模式下,总部会把重点放在产品研发、品牌营销和价格体系管理上,而不再承担“最后一公里”铺货和动销的重人力成本。货物则通过全国范围的核心代理商、大型分销商来完成批发、铺市和动销任务。

简单来说,就是把直营做的事情交给渠道商做。

这类转型背后有几个明确的逻辑:

首先是省人省钱。直营销售团队规模庞大、管理层级多、返点体系复杂,意味着极高的人力成本和运营费用。裁掉冗余人员、减少直营开支,是当下利润承压下最直接、最快速的“止血”手段。

其次是财务上好看。把货打包卖给大代理商可以一次性确认收入、快速回款、减轻库存压力。对于现金流紧张、资金周转压力大的公司来说,这是非常现实的选择。

最后是管理成本转嫁。过去直营模式意味着总部要管理成百上千个销售代表、BD、培训和大区经理,要去跑各地药店和终端。改成大包模式后,这些铺货、促销、回款的压力就变成代理商自己的事了。

欧莱雅在中国就是典型的“品牌商+分销商”模式。它并不自建庞大的直营网络,而是把产品大批量供给各大渠道商(百货专柜、CS店、药房、电商平台),总部专注于品牌建设和产品研发。

不过,这种轻资产转型也不是没有挑战。

一旦公司放弃直营,就意味着对终端渠道的价格和品牌形象控制会弱化,渠道商为了出货可能会压价、串货,引发价格战。返点和政策也要变得更合规透明,导致短期内可能失去一些依赖返点返利的“老关系”客户。

对贝泰妮来说,这场转型的好处是能大幅降低人力和费用率压力、改善现金流状况,让公司从“重销售团队、拼人海”的模式里脱身。但代价是要放弃对渠道最直接的掌控权,靠更精细的价格管理和品牌力来维系分销商的合作意愿。

裁员只是第一步。下一步的生意能否做好,取决于贝泰妮接下来能否把复杂的渠道网络、分销政策和品牌营销真正梳理好。对这家曾被誉为“药妆茅台”的功效护肤龙头来说,这是一次关乎生死的改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勇闯户外,美邦难“变现” 大刀阔斧改革了一年的美邦服饰依然没有找到重振业绩的方法。根据美邦服饰发布的业绩预告,公司2025年上...
美团高管谈外卖大战:绝大部分是... 据羊城晚报,自今年初以来,全国即时零售市场总量从年初的日均1亿单,疯长至上周六(7月12日)的2.5...
俄罗斯银行据悉讨论过明年寻求纾... 据报道,俄罗斯银行据悉讨论过明年寻求纾困。(第一财经)
华夏基金香港推全球首只人民币代... 华夏基金(香港)今日推出全球首只人民币代币化基金及亚洲首支美元代币化公募基金,其中人民币代币化基金目...
特朗普妥协!放松对华芯片管制?... 随着中美贸易框架谈判的落地,美国商务部逐渐放宽了英伟达和AMD两家公司,对中国芯片的出口许可, 这让...
原创 “... 前言 在我国,有这样一个家“神奇”的企业,它主要靠生产销售椰子水来赚钱,可整个公司却仅有46名员工,...
这家券商,一次性填平61亿元累... 近日,国新证券发布公告称,拟使用风险准备金、法定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弥补61.21亿元累计亏损。本次弥...
食品、燃料等商品通胀再起,英国... 英国6月CPI意外升至一年多来最高水平,超出经济学家预期,为英国央行下月是否降息增添不确定性。 英国...
西藏珠峰控股股东350万股份被...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阑珊 编|深海 7月16日,西藏珠峰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被变卖的...
农业农村部:肉牛行情回暖扭亏为... 南都讯记者宋承翰 发自北京 7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
元道通信7月16日融资净买入8...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吴墨 编|深海 东财Choice数据显示,2025年7月16日,元道通信融资...
逆市增16%!深圳民企“智”造...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记者 罗凯燕 通讯员 杨雅佳 在深圳市南山区雷鸟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以下...
刘正仁赴广东开展招商考察 7月16日至17日,县委书记刘正仁赴广东开展招商考察,对接重点企业,洽谈项目合作。县领导张生才、林洁...
拒绝赛道“单押”!基金个性化投... 在当前的公募行业,基金产品与基金经理保留自己的特色几乎也是一种稀缺。 虽然全市场主题赛道盛行的背景下...
三棵树员工持股又套一年 董事长... 在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一倍左右的预告后,三棵树(603737)再发公告,原本7月12日到期...
香港部分银行传讨论成立坏账银行... 格隆汇7月17日|港媒称,香港部分正讨论成立一间“坏账银行”,以处理的不良贷款问题,这反映业内人士对...
天长硅基10月与您相约2025... 2025国际硅基材料产业展暨第五届江苏国际石英产业大会将于2025年10月19-20日在南京空港国际...
港股医药概念股走强,多只港股医... 港股医药概念股全天走强。 受盘面影响,多只港股医药、医疗相关ETF涨超4%。 有分析人士表示,今年...
【IPO前哨】“南酸枣糕一哥”... 继溜溜果园于今年4月“弃A转港”后,又一家果类零食公司启动了港股IPO征程。 近期,江西齐云山食品股...
历史第二高产年 今年全国夏粮产...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