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大热的银行板块今天冲高回落,下午还大涨3.47%的工商银行,最终倒跌0.87%,到了收盘,只剩下农业银行和厦门银行两家上涨。板块的成交额也创出天量。
此前的5个交易日,中证银行指数不断刷新历史新高,有股民拿来和刚突破4万亿美元市值的英伟达相提并论,称“美股有英伟达,A股有银伟大!”
银行板块最近增量资金明显,一方面,“打不过就加入”的队伍日渐庞大。另一方面,站上3500点这个关键关口,增强了对场外资金的吸引力。我们回顾看,A股历史上真正有效站上3500点的,只有2007年和2015年两次,特别是2015年以来,3500点都属于顶部区域。所以本周全市场的成交量也在节节放大,明显有场外资金进入。包括融资盘提高、新开户和加仓资金等,新增资金又有一部分流入银行板块。
不过银行股连续超买状态显然触发了部分资金的回避动作。我在里面提到,银行板块向上的趋势不会改变,但上涨的斜率可能不会一直保持,现在显然有点过热。
这里是不是银行指数长期大顶?我的回答是否定的,观点保持不变:短则几周,长则几月,银行指数还是会创新高。
今天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明确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考核优化,将经营效益类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考核方式,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设定为30%、50%、20%。并要求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正式实施。
这个通知的意图是拉长险资的考核周期,显然,考核周期越长,险资在选择和持有低估股票时候就越从容,不会为短期波动所左右,能真正践行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担当。
银行板块是否见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一个是慢牛行情是否见顶再次转熊。目前看没有这个迹象,市场有所升温,但储蓄搬家还没有看到明显信号。如果整体市场行情过热,类平准基金会考虑抛出手中的股票以平抑市场。
第二个,险资、银行理财等机构资金的资产荒是否已经解决,他们是否完成进场。目前看没有解决,社会无风险利率预期继续下滑,以后也会有越来越多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提高权益资产配比。
第三个,银行行业的利润是否出现明确的拐点。如果利润下滑太多,股息率就难以维持。目前也没有半年报有暴雷的迹象,否则7月以来的行情不会这么走。等待半年报和2025年年报来验证。
而至于大众一直担心的房地产拖累银行业绩方面。今天看到东吴证券的一篇报告,结论是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已明显减弱。
报告表示,自2017年“三道红线”实施以来,地产及其产业链拉动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开始逐渐回落,尤其是2021年房地产企业经历调整以来,地产及其相关产业链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以投入产出表进行相关测算,2024 年地产行业拉动的GDP约为13万亿元,占2024年GDP总量的9.6%,较2016年最高时的16.9%回落了近7.3个百分点,较2020年的14.5%也回落了近4.9个百分点。作为前期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地产及相关产业的增长放缓甚至下行是近年来GDP增长放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日本、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地产行业发展经验来看,住宅投资对GDP的贡献在达到峰值后往往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快速回落,在中长期会逐步向 4%左右的均值回归。
相较于美国和日本,我国住宅投资占GDP的比重在峰值明显更高,因此在 2021年以来我国地产行业的调整过程中,住宅投资占GDP比重的回落也更快。截至2024年底,我国住宅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回落至5.2%,已接近住宅投资需求的刚性区间下沿。
另外,报告表示,从微观视角来看,发债房企的信用风险已基本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