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债最大“接盘侠”诞生,有望买走1.5万亿,但不是英国、日本
创始人
2025-06-08 13:44:13
0

美债曾被誉为全球最安全的资产,但如今它却正经历着逐渐崩溃的过程。曾是美债最大持有者的美联储,短短几年间已经从最大持有者变成了最大的卖家。美联储不再接盘,甚至中国和日本也逐渐停止了购买,减持已经成为常态。那么,谁将接手这越来越多、利息越来越高的美债呢?

随着美联储开始缩表,撤回过多的流动性,2022年这一转折点已经到来。到2025年,美联储累计减持了1.5万亿美元的美债,从全球最大持有者,变成了最大的卖家。利率一路攀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5%,使得美债的融资成本失控,这已不再是夸张的说法,而是财政部的日常困境。

中国早已不再购买美债,日本也在持续减持,中东资金流入也不稳定,传统买家的纷纷后退,美债迟迟未能找到新的稳定托底者。与此同时,美国财政赤字的扩大速度远超预期,2024年全年支出超过税收的2.1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而净发债接近3.7万亿美元,利息支出突破1.2万亿美元,占比超过20%。美债利息已接近国防开支。尽管总统更替,拜登留下的财政缺口仍未能得到有效弥补,特朗普也未能绕过这一难题。国会不愿意增加税收,选民不接受减支,唯一能做的就是寻找接盘者。

那么,比特币能否成为美债的接盘者呢?202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陆续通过了比特币现货ETF的申请,到2025年,已有11只ETF上线,总持仓量突破了80万枚比特币。比特币的价格从1万美元一路上涨,最高曾涨至11万美元,市值突破2.2万亿美元,跻身全球第五大资产。资金流向发生了剧变,传统投资者开始将资产分散到比特币上,美债与比特币成为资产配置中的两极,风险、收益、避险属性的界限也在不断重构。

然而,尽管比特币吸引了大量资金,它仍然不具备接盘美债的资格。比特币与美债有着根本的区别,美债作为国家信用货币的底层资产,其核心诉求是稳定性,而比特币显然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此外,美债的接盘者需要具备可追溯性和监管穿透性,而比特币区块链的匿名性使得监管层无法追踪资金流向。市场定位的差异也不可忽视:美债是保本理财产品,而比特币则被视作风险资产。

因此,白宫将目光投向了“稳定币”作为可能的“接盘侠”。稳定币虽然表面上属于加密货币,但实质上是美元代币。每一枚USDC或USDT背后,通常锚定的是现金或短期美债。过去三年,稳定币市场规模疯涨,从不到300亿美元飙升至250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美元。如果这一增长趋势持续,稳定币体系有望持有接近1.5万亿美元的美债。美国将推出《GENIUS法案》,为稳定币提供合规框架,试图将其纳入体系内部,目标明确:让稳定币成为官方默许的美债买家。最初的试点将专注于短期国债,但额度将逐月扩大。

然而,稳定币并非国家行为,而是由公司运营的。Tether、Circle等发行商本质上是营利组织,而非金融机构。2024年,Tether的利润高达66亿美元,主要来自其持有的美债收益。这些公司通过拿用户资金购买国债,再将收益的一部分用于保持稳定币的价值。然而,这也带来了隐患:稳定币不受存款保险保护。如果这些公司破产,用户的资产如何处置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尽管Circle在资金管理上透明度较高,Tether却频繁卷入审计争议,其储备金的构成多次受到质疑。如果稳定币出现问题,持仓的美债将无法再得到接盘,而美联储可能不得不回头接盘。

到2025年初,稳定币已占全球加密货币交易量的70%以上。在多个新兴市场,稳定币已部分取代美元现钞,成为日常支付工具。阿根廷、土耳其、尼日利亚的年轻人,使用USDT的频率甚至超过了Visa卡。然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Circle一度因兑付延迟而被传“准备金不足”,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性赎回。仅在48小时内,USDC的市值就减少了23亿美元。尽管事件最终得以平息,但暴露出了一个严重的隐患:稳定币的兑付依赖于市场信心,一旦信心崩塌,兑付体系就可能崩溃。

2024年,美国财政部开始施压美联储,要求提供流动性支持“备选方案”。稳定币由“民间买家”转变为“准官方渠道”。与此同时,2024年美国中小银行净流出的存款高达6800亿美元,其中超过四成流向了加密账户。银行放贷能力大幅下降,尤其是在房地产和中小企业贷款方面。虽然美联储尚未明确回应,但已开始研究稳定币对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

而且,稳定币不仅仅是美国的专属。日本央行也开始讨论发行日元稳定币,阿联酋和沙特则启动了数字货币跨境清算试点,中国的数字人民币也在“一带一路”支付通道中扩展应用。如果其他国家的稳定币发展更快,美国的稳定币市场主导地位将面临挑战,美债的“新买家”身份也将动摇。一旦非美元稳定币大规模流通,美元稳定币的储备需求将大幅下降,美债作为锚定工具的作用也将随之削弱。

如今,美债的购买者已发生变化,购买路径也发生了根本转变。稳定币通过协议购买比特币,用户持有稳定币,再通过协议将资金配置为短期国债。每一层交易都有收益,但每一环也都可能中断。国债不再由国家持有,而是开始流向由代码定义的协议世界。这不仅是科技浪潮的崛起,更是接盘方式的彻底改写。

稳定币并非没有风险,其本质上是美国在数字时代进行的“霸权豪赌”。美国通过技术手段巩固美元地位,用市场力量消化债务问题,但却将风险留给了整个金融体系。金融创新从来都是双刃剑,若美国希望通过稳定币“续命”,则必须先解决其“副作用”,例如为稳定币设立类似银行的监管措施,或建立存款保险机制。毕竟,金融的本质是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没有任何投资是稳赚不赔的。

文案编辑: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东莞百余政企深度融入鸿蒙生态,... 6月12日,东莞证券、美宜佳等百余家机构和企业齐聚 “HDD·东莞鸿蒙生态伙伴论坛”,一同见证鸿蒙带...
郑氏点银:黄金今日欧盘连阴走弱... 郑氏点银:黄金今日欧盘连阴走弱,今晚看探底拉升; 今日时间问题,简单粗暴讲一下今晚大概走势预判: ...
雷军:发自内心感谢北京,小米 ... IT之家 6 月 16 日消息,据北京日报消息,6 月 16 日下午,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 CEO ...
棉花:美棉产量降库存减,郑棉短... 【本周棉花市场震荡运行,多空因素交织】本周,棉花呈震荡走势。国外方面,6月USDA报告下调美棉收获面...
重大政策宣言将至,这一板块狂飙 【导读】港府即将就数字资产发展发表第二份政策宣言,稳定币概念股大涨 中国基金报记者格林 6月16日,...
600亿元规模链主基金即将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果 成都报道 成都即将发布总规模600亿元的链主基金行动计划,以及涵盖11个...
【投融资动态】敢为科技B轮融资...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6月15日公布的信息整理,武汉敢为科技有限公司B轮融资,融资额数千万...
思想交锋间,茅台战略务虚会释放... 来源|中访网 责编|刘潇潇 在白酒行业的风云变幻中,茅台始终是备受瞩目的焦点。6月12-13日,茅台...
金融行业指数走强,香港证券ET... 截至收盘,香港证券指数上涨2.8%,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中证银行指数均上涨1.3%,沪深300非银...
三六零首批入选信通院“智能体产... 为梳理和推广智能体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实践,加速智能体技术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6月16日上午,中国信息...
嘉实基金22只ETF同日“改名... ETF“改名潮”仍在持续。 6月16日,嘉实基金公告称,自6月17日起,将对旗下22只产品进行集体更...
新华网财经观察|家电以旧换新“...   新华网北京6月16日电题:家电以旧换新“国补”调整调查   新华网 凌纪伟 赵秋玥 谢奔   近...
秦氏金升:伦敦金周初行情分析 ... 6月16日,周一,亚市早盘,现货黄金延续上周涨势,一度刷新近七周高点至3450.93美元/盎司,因为...
原创 稀... 2024年,中国稀土出口量是5.54万吨,这个数字看着也不算少, 可2025年上半年,美国福特工厂生...
监管批复!舒拂雁就任贵州都匀农... 2025年06月16日,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消息,《贵州都匀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核准舒拂...
光线传媒:《哪吒2》衍生品或超... 【光线传媒董事长预估《哪吒2》衍生品销售额超千亿】6月15日,在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光...
A股再现顶格处罚 ST广道16... 扬子晚报网6月16日讯(记者 薄云峰)6月13日,深圳市广道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广道...
厦门国际银行上海金山支行开业 ... 6月16日,在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成立20周年之际,厦门国际银行上海金山支行正式揭牌开业。作为在上海...
首次!3.7万亿市场,重磅来了 【导读】全国企业年金业务数据披露,首次公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 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 3.7万亿元企...
2025年全球零售力量报告-德...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全球零售力量报告-德勤 报告共计:87页 德勤《2025年全球零售力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