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知识产权早已不是束之高阁的概念,而是企业极具价值的“无形资产”!然而,银川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调研时发现,许多企业对知识产权重视不足,主要将其用于内部技术转化、作为防御手段、获取政府政策支持等,未完全释放知识产权运用价值,从而错失了诸多发展机遇。今天,让我们重新认识知识产权的资产价值,解锁将“知产”转化为“资产”的路径。
一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盘活无形资产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企业联合金融机构对知识产权资产进行评估,以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为质押物,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的融资方式。以往,企业融资往往依赖固定资产抵押,而现在,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同样能成为融资的“硬通货”。近年来银川市探索构建“知产赋能”模式,拓宽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渠道,2024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到3.8亿元。
二
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实现价值流转
知识产权转让,是指企业通过法律程序,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永久性转移给受让方,一次性获得转让费用。知识产权许可,是指企业在保留知识产权所有权的前提下,将知识产权的使用权授权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通过收取许可使用费获取收益。无论是转让还是许可,都能让企业的知识产权在市场中流动起来,实现价值变现。
三
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助力企业扩张
知识产权作价入股,是指企业或个人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经专业评估机构确定市场价值后,作为非货币资产投资到公司,换取相应股权。常见的实施方式包括以知识产权作价投资设立新公司或对已存续的公司进行增资。通过知识产权作价入股,企业不仅能将知识产权转化为股权,分享公司未来的发展收益,还能借助合作方的资源和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加速企业的发展壮大。
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宝贵的资产。希望各企业能够重视知识产权,积极探索“知产”变“资产”的多种方式,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供稿:知识产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