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港股市场颇有些“甜蜜”,因为今年继古茗、蜜雪冰城上市后,又迎来了一家头部现制茶饮企业!
5月8日,沪上阿姨(02589.HK)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113.12港元/股,开盘价190.6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68.5%。
截至收盘股价报158.4港元/股,单日涨幅高达40.03%,市值超160亿港元。
创始人单卫钧和周蓉蓉这对75后夫妻,上市后合共持有沪上阿姨约78.78%的股份,据此计算,两人身家已超125亿港元。
至此,在2023年灼识咨询的报告里排名中国前五的现制茶饮品牌,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霸王茶姬和沪上阿姨均已完成上市。
尽管沪上阿姨显得有些姗姗来迟,但是不得不说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因为其正踩在了登陆资本市场的最佳节点上。
3月3日,蜜雪冰城在港股上市,你很难想象,一杯4元的柠檬茶,撬动了千亿港元市值。
图源:澎湃新闻
这场资本盛宴也带动了整个新茶饮的热度,引发了港股市场对于内地茶饮品牌的热捧。
眼下,资本市场对现制茶饮的信心或处于最高点。
因此,沪上阿姨上市首日的强势表现并不出人意料,上市前一日,富途暗盘交易收盘涨幅高达62.48%。
持续白热化的新茶饮赛道
今年内上市的古茗、蜜雪集团、霸王茶姬和沪上阿姨表现相对出色。
古茗涨幅居首,自上市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154%;蜜雪冰城自上市以来,累计涨幅81.98%。霸王茶姬首日上涨15.86%,沪上阿姨首日大涨40.03%,股价表现均算可圈可点。
从商业模式来看,沪上阿姨和其他新茶饮品牌都是走的一样的路线,通过加盟扩张占据市场份额。
因此,截至2024年底,沪上阿姨的门店数量里有99.7%是加盟店。而全部年营收中,来自向加盟商销售货物、原材料、设备以及加盟服务费的收入达到31.69亿元,占比96.5%。
只不过,如今的新茶饮市场早已经从野蛮生长的增量市场过渡到高度竞争的存量市场。
目前的新茶饮头部品牌,都是手握5000家门店数以上,蜜雪冰城更是以 4.5 万家的门店数量成为当之无愧的“下沉市场之王”。
尽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沪上阿姨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了9176家,但是上市后如何继续讲出资本爱听的增长故事,对于沪上阿姨而言,似乎有些困难。
如今各大头部品牌都开始放缓了扩张的速度,古茗和茶百道去年净增长仅分别为913家、587家,而2023年其分别能净增超2千家、1千家门店。
根据《中国餐饮品类发展报告2025》,截至2025年3月,全国茶饮门店总数为62.5万家,较2024年9月的峰值减少3万余家。
此外,古茗和茶百道也都在努力冲刺万店规模。因此,留给沪上阿姨的拓店空间,可以预见正在快速见顶。
相较而言,蜜雪冰城则势头不减,去年一年新增8914家门店,不愧是“雪王”,领跑地位依然难以撼动。
在蜜雪冰城上市前,大家都以为它没有增长点了,毕竟4万多家的门店数量已经是天花板级别,没有一个显眼的数据增长,在资本市场是拿不出手的。
而上市前的路演,蜜雪冰城管理层抛出了一个出海的故事,再讲了一个7万家门店的增长故事,这让蜜雪冰城的叙事一下子就变得不一样了,也就是说在现有的基础上,蜜雪冰城还能增长约1倍的门店数。
有增长空间,能持续赚钱,交易逻辑就改变了。
此次 IPO 中,沪上阿姨计划将 15% 的募资用于门店扩张,目标 2025 年新增 2000 家门店,其中 60% 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只不过,蜜雪冰城出海找市场,古茗依旧巩固“区域霸王”的地位,沪上阿姨还能通过什么策略抢占市场呢?
不过,沪上阿姨也有在努力进行多线作战,比如在2019年,其转战鲜果茶赛道,从“轻享版”升级至2.0版本“茶瀑布”,定价在2-12元,同样是主打下沉市场。
2022年,又成立了咖啡品牌“沪咖”,开始涉足咖啡赛道。
一开始内嵌在沪上阿姨奶茶店内,到2024年9月宣布开发加盟独立运营。
只不过,咖啡赛道的激烈程度不亚于新茶饮赛道,就连依托了强大的供应链体系的蜜雪冰城也没有打出声量,其旗下的“幸运咖”频频关店,从2023年开始,幸运咖的开店速度就有所放缓,关店数更是有了明显的增加。
而且相较于瑞幸、Manner、库迪等,沪上阿姨还没有形成一个有力的品牌心智。
所以,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投资者,很难对其发展有更明确的判断,这无疑不利于沪上阿姨在资本市场未来的表现。
多重压力
尽管沪上阿姨敲钟上市了,很显然只不过是步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考验之中。
而且在跑马圈地之后,虽然沪上阿姨开店越来越多了,但是赚钱也越来越不容易了。
2024年,其营业收入32.85亿元,同比下滑1.88%;年内溢利3.29亿元,同比下降15.21%。
2024年,沪上阿姨加盟店关闭数量高达987家,占加盟店总数的10.78%,而对比2023年的关店数仅为370家,占比4.77%。
与此同时,2024 年沪上阿姨平均单店 GMV 也同比下降 12.1% 至 137 万元,日均 GMV 从 4270 元降至 3753 元。
在招股书中,沪上阿姨将业绩下滑原因归结于行业整体增长的放缓,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上述情况降低了加盟店对沪上阿姨食材及其他原材料的采购需求,造成了负面影响 。
不仅如此,门店扩张速度太快,管理上难免会疏忽,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出了沪上阿姨对加盟门店管理亟待加强。
315的时候沪上阿姨就被曝出“暗黑操作”,几乎有一半的小料都已过保质期,店员重新打印新的保质期时间,称节省成本。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沪上阿姨的投诉多达3697条,其中“奶茶有异物”和“服务态度恶劣”占据了大多数投诉量。
除此之外,沪上阿姨的品牌喜爱度也有待提升。
根据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在消费者喜爱的新式茶饮品牌Top10中,沪上阿姨排名第七,消费者喜爱度仅为20.5%。
过去沪上阿姨靠规模扩张换取营收增长,但是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新茶饮环境下,很多加盟商都在承压,闭店率高企,加盟商赚不到钱,苦不堪言,自然也就导致品牌营收放缓。
去年10月宁波一家沪上阿姨闭店,店里就挂出了“加盟要谨慎,已倾家荡产”的条幅。
可见,如今以加盟模式为主的沪上阿姨,其肩上的压力也在加大,如何保证加盟商的利益,是重中之重。
上市只是新的开始
对于沪上阿姨来说,想要找到自己的增长点,或许还要从供应链上“省“出利润。
目前沪上阿姨也在开始自建供应链,主要生产珍珠、芋圆、茶叶等核心食材。
虽然比不上蜜雪冰城极高的自产比例,但基础建设方面持续的投入无疑能帮助沪上阿姨在未来实现降本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沪上阿姨的毛利率在逐年上升,从2022年的26.7%,提高到2024年的31.3%,与同期蜜雪冰城32.5%的毛利率旗鼓相当了。
招股书指出,加盟业务的毛利率上升,是因为采购量增加提高议价能力,并与供应商就优惠价格进行磋商以及优化生产流程及供应链管理。
伴随沪上阿姨的成功上市,新茶饮行业已跑出6家上市企业,新茶饮头部品牌登陆资本市场频繁,可见,行业由快速扩张阶段进入了资本化加速阶段。
但还是那一句话,上市不是终点,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上市后品牌要面临更加严格的审视目光和增长要求。
如何围绕供应链、品牌、全球化布局发力,构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是新茶饮上市公司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此外,沪上阿姨也需要找到自己的的独特竞争力,虽然上市等于多了一个融资渠道,让企业有更多机会补充弹药,但是钱也要花在刀刃上。
大型峰会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