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财政数据折射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5月20日,财政部公开了1~4月财政收支情况。总体来看,财政收入降幅持续缩窄,财政支出持续扩张,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正靠前实施,以保障民生,推动经济稳步增长。
今年以来财政收入降幅呈现缩窄势头。财政部数据显示,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同比下降0.4%。这一降幅较一季度(-1.1%)有所缩窄。1~4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586亿元,同比下降6.7%。这一降幅较一季度(-11%)缩窄了超4个百分点。
今年前4个月约8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全国税收收入约6.6万亿元,同比下降2.1%,较一季度降幅(-3.5%)有所缩窄。其中4月份税收收入增速实现年内首次转正,同比增长约1.9%。
经济决定税收。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份主要经济数据显示,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这也为税收收入转好提供基础。
另外,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部分企业利润下滑,楼市总体依旧低迷,叠加物价低迷、基数等因素,使得今年以来税收收入仍出现小幅下滑。
比如,根据财政部数据,前4个月第二大税种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下降3.1%,这主要受企业利润下滑影响。受复杂外贸形势影响,前4个月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收入均下滑。而与房地产形势密切相关的契税和土地增值税收入,前4个月出现两位数降幅。
不过前4个月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三大税种均保持增长,为税收收入降幅持续缩窄奠定基础。为了稳外贸,今年前4个月出口退税超9000亿元,同比增长12.5%。股市成交活跃,也使得前4个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57.8%。
为了弥补税收减收,地方通过多渠道盘活存量资产资源等带来非税收入增长,不过今年以来这一增幅有所下滑。今年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非税收入为15060亿元,同比增长7.7%,较一季度(8.8%)有所下滑。
除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以地方政府卖地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降幅明显缩窄。今年前4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11186亿元,同比下降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9340亿元,同比下降11.4%,这一降幅较一季度(-15.9%)有所缩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近日表示,从4月份情况来看,房地产市场交易和价格基本稳定,部分一、二线城市交易活跃度有所提升。由于房地产市场仍在企稳过程中,地方卖地收入连续三年下滑后,今年依然面临一定的压力。
尽管今年以来财政收入有所下滑,但为了稳经济保民生,今年中国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增加政府举债额度,以保持一定的扩张力度。从前4个月财政数据来看,积极财政政策正靠前发力。
财政部数据显示,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同比增长4.6%。这一支出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并略高于今年全年支出增速预算数(4.4%),且前4个月支出完成预算的31.5%,支出进度为2020年以来同期最快,这都体现了财政支出保持一定强度,积极财政政策不断加力,以应对复杂内外形势。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民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比如,今年前4个月教育支出14481亿元,同比增长7.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852亿元,同比增长8.5%。
尽管政府性基金收入出现下滑,但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快发行,政府性基金支出明显加快。1~4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6136亿元,同比增长17.7%。
受财政资金支撑,今年前4个月基础设施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发挥着稳投资稳增长效应。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