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家电江湖中,格力电器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自1991年创立以来,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在行业中独树一帜。然而,自从2020年年底的股价巅峰之后,格力电器步入了漫长的低谷期,市场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历经三十多年的风雨洗礼,格力电器已经从一个单一的空调制造商,华丽转身为涵盖家用电器、智能装备、新能源等多元化业务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佼佼者,格力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品牌影响力上都处于行业的最前沿。但近年来,格力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增长瓶颈与转型挑战。
最新的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格力电器的营收出现了下滑,同比下降7.31%至1900.38亿元,这标志着自2021年以来营收增长的持续放缓。不过,在营收下降的同时,净利润却逆势增长了10.91%,达到了321.85亿元。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公司对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优化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格力电器的表现开始显现出复苏的迹象。该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78%,达到416.39亿元;净利润更是大幅增长26.29%,至59.04亿元。这种反弹主要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的红利以及消费升级的趋势。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格力电器迎来了可持续的增长,还是仅仅是一次由政策驱动的短期脉冲,仍需时间来验证。
与此同时,格力电器在分红方面表现出色。2024年两次分红,股息率也要大于部分银行股的股率,且远远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雪球上显示的滚动股息率为7.44%)。
另外,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猛增474%,合同负债增至182亿元(蓄水池效应),这些数据为短期内的业绩提供了较高的确定性,有助于缓解市场对于格力电器增长持续性的担忧。
最后,从估值的角度来看,格力电器当前的动态市盈率为10.81倍。在业绩逐渐稳定的基础上,这种估值差异存在修复的可能性,尤其是在高股息率的支持下。
总之,格力电器正站在一个新的转折点上,面对着机遇与挑战。通过不断优化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加强成本控制,以及提高股东回报,格力电器正在逐步走出低谷,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迈进。
然而股价与企业的价值体现说到底,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价值投资真正发挥作用的过程。但问题是,尽管“价值投资”这四个字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真正靠它赚到超额收益的人却寥寥无几。如果这套理念真的那么容易复制,那市场上早就不是“一赢二平七亏”的局面了,而是“人人皆赢”。
可现实是,很多人要么看不懂真正的价值,要么看懂了也熬不过时间的考验。价值投资听起来简单——买便宜、买好公司、长期持有,但做起来却一点也不轻松。市场情绪、短期波动、信息噪音……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让人动摇信念,最终与超额回报失之交臂。所以说,价值投资从来不是一条拥挤的路,因为它看似平坦,实则考验耐心、眼光,甚至心性。
风险提示:文中的看法仅供交流,不构成你的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谢谢点赞、转发与收藏,祝您收益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