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再换董事长 百信银行突围挑战
创始人
2025-08-25 21:31:33
0

记者丨宁晓敏

实习生丨刘宇

出品丨鳌头财经

8月18日、19日,职场社交平台脉脉出现多则认证为百信银行员工的爆料,称“百信银行全员降薪20%到50%”。

百信银行回应称“不属实,谣言!”

百信银行刚刚经历换帅。近期,百信银行发布变更董事长的公告,副行长谢志斌被选举为该行董事长,任职资格尚需监管部门核准。

2017年11月开业以来,百信银行已经换了2任董事长。此外,2024年9月,该行第二任行长寇冠的任职资格获批。

董事长、行长同时更换的背后,百信银行经营承压。2024年,百信银行营收失速,归母净利润降幅超过20%。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再以两位数的速度下滑。

百信银行的不良率抬头。2024年底,该行不良率1.5%,历经连续2年下降后回升,且拨备覆盖率明显下降。

AI时代到来,银行业纷纷转型升级。换帅,百信银行能否成功突围?

董事长行长全换了

百信银行重磅人事更迭,董事长和行长全换了。

7月11日,百信银行发布董事长变更公告。公告显示,该行董事会选举谢志斌担任非执行董事、董事长一职,任职资格尚需监管部门核准。

如果董事长任职资格顺利获批,谢志斌将成为百信银行第三任董事长。

百信银行成立于2017年9月,当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是中国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由中信银行和百度旗下公司联合发起。

百信银行第一任董事长李庆萍,2017年9月5日上任,2022年3月7日离职,任职时间为4年7个月。

李庆萍曾任职中国农业银行,2013年加入中信集团,曾任中信银行党委书记、行长,中信保诚人寿保险副董事长。

吕天贵是百信银行第二任董事长。1972年出生的吕天贵,曾任职中国银行,2003年加入中信银行,属于中信银行的老将。

2021年4月至2025年3月任中信银行副行长,2022年3月8日,吕天贵出任百信银行董事长。

2025年3月10日,中信银行公告,董事会收到副行长吕天贵的辞呈,吕天贵因工作调整,辞去其所担任的该行副行长职务。

本次接棒董事长的谢志斌,1969年5月出生,早年曾供职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2001年进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2014年、2015年,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副市长(挂职)。2015年7月-2019年,在光大集团担任纪委书记。2019年2月进入中信银行,4个月后任职副行长。

此番调整,谢志斌直接从副行长升任董事长。

不仅仅是董事长更迭,百信银行的行长也换了。

2024年,该行首任行长李如东离任,当年9月,副行长寇冠接任行长,其任职资格获批,成为百信银行新一任行长。

百信银行开业仅七年多时间,就经历了三任董事长、两任行长,且在一年内董事长、行长同时更换,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毕竟,一家银行的董事长、行长几乎是同时更换,或将影响经营工作的稳定性。

净利下滑不良抬头

百信银行换帅的背后,经营业绩及资产质量双承压。

经营业绩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百信银行的营业收入从17.23亿元增长至46.26亿元,其中,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68亿元、45.34亿元、46.26亿元,同比增长32.35%、14.27%、2.02%,增速逐年放缓。

归母净利润方面,2020年,或客观原因等因素影响,当年,百信银行在营业收入下滑27.91%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88亿元,同比降幅达2064.02%,引发业内高度关注。

2021年至2024年,该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3亿元、6.56亿元、8.55亿元、6.52亿元,2021年至2023年同比增速为167.78%、149.43%、30.34%。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不增反降,降幅达23.72%。

对于百信银行2024年增收不增利,中信银行表示,这是百信银行在面对银行业净息差收窄、资产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等多重挑战,并加大减费让利力度后的结果。

2024年,百信银行净息差3.97%,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

百信银行高度依赖利息净收入。2022年至2024年,利息净收入占比分别为94.35%、91.91%、91.53%。

在这一盈利模式下,净息差收窄,势必对归母净利润产生了影响。

2025年一季度,该行营业收入增长25.2%,而归母净利润却下滑11.95%。

在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之际,百信银行的资产质量出现恶化迹象。

百信银行的贷款规模增速放缓。2022年末至2024年末,该行贷款及垫款净额分别为717.74亿元、799.72亿元、807.04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为74.05%、71.08%、68.81%,2023年、2024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42%、0.92%,2024年,增速大幅放缓。

2022年至2024年,百信银行的不良贷款分别11.04亿元、11.26、12.50亿元,2023年、2024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99%、11.01%,2024年增速加快。

2024年,百信银行主要通过核销方式,处置不良贷款24.97亿元。当年,该行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21.60亿元,其中主要为发放贷款及垫款减值损失。

2022年至2024年,百信银行不良率分别为1.48%、1.36%、1.50%。2023年的不良率下降,2024年明显抬头。

拨备覆盖率方面,分别为302.10%、303.76%、264.69%,2024年大幅下降,表明该行贷款风险抵补能力下降。

产业转型升级充满挑战

经营业绩与资产质量承压,百信银行正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

作为国内首家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互联网直销银行,百信银行以“数字普惠金融基座”的定位迅速崛起,曾是金融科技领域的一颗新星。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及自身经营策略调整不力,2024年,百信银行陷入了业绩增长、不良上升的困境。

2024年,虽然归母净利润下降,但当年薪酬总额为7.16亿元,较2023年的7.05亿元增长1.57%。

按照期末999名员工计算,人均薪酬达71.69万元,同比上涨4.22%。

A股银行中,居人均薪酬榜首的是中信银行,人均年薪58.1万元。

但在近期,社交平台上,自称百信银行员工爆料称“百信银行全员降薪20%到50%”,引发广泛关注。

在爆料帖中,12位网友认为爆料人所说的百信银行降薪是事实,2人认为言之有理,有4人认为是虚假不实。

百信银行对此的回应为“不属实,谣言。”

上述所谓的爆料,引发对百信银行产业转型的关注,甚至认为降薪可能与业务调整、业绩增长压力相关。

在贷款结构方面,百信银行以消费贷款为主。

2022年末至2024年末,该行消费贷款占比分别为84.09%、79.16%、76.52%,呈下降趋势。

百信银行的消费贷款分为自营贷款和平台贷款。

平台贷款实际上就是联合贷款,成立初期,该行快速拓展线上消费贷款的流量合作平台,包括百度、小米、滴滴、爱奇艺、51信用卡等头部平台。

同时,该行曾与宁波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

这类业务引发了暴力催收等投诉。2023年8月,百信银行因提供个人不良信息等11项违规行为被监管罚款503.2万元。

百信银行正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从消费金融转向产业金融。

目前,该行构建了“产业数字金融”服务品牌,涵盖三类产品,即小微融资产品“百兴贷”、汽车金融产品“百车贷”、票据融资产品“百票贴”,实现小微企业贷款的精准投放。

2024年,百信银行调整普惠信贷业务结构,对存量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敞口加强管控,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的信贷投放,对公贷款(不含贴现)规模有所减少。

在直贴业务收益率下行的影响下,贴现规模有所回落,整体对公贷款规模进一步下降。

新帅上任,百信银行正站在业绩突围与转型攻坚的关键节点。

如何稳住经营基本盘、化解资产质量压力,同时在产业数字金融的新赛道上打开局面,将是对百信银行以及新任董事长谢志斌、行长寇冠的挑战。

市场竞争加剧,这场突围之战,恐怕不会轻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接住“泼天的流量”!布局牛市开... 新媒体编辑 | 实习生 宋语菡 市场行情火热,指数涨到眩晕,上证综指轻松站上3800点,各路资金跑步...
「安诺机器人」完成天使轮融资,... 作者丨富充 编辑丨苏建勋 近日,安诺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由同创伟业独...
大幅回调,一周跌逾11%!碳酸... 上周,碳酸锂期货价格大幅回调。8月23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收报78960元/吨,最近4个交易日累计...
中超-林良铭传射张玉宁破门伤退... 北京时间8月25日消息,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22轮比赛展开最后一场比赛争夺,北京国安主场迎战武汉三...
品牌升级、传统创新,食品行业再... 在食品领域不断变革的当下,各类创新与突破接连上演:十月稻田持续挖掘新的增长空间,实现品牌定位的又一次...
韩国AI独角兽获亚马逊AMD等... “过去,美国和中国的大模型遥遥领先于其他所有对手,但如今情况已不复存在。”说这句话的是韩国 AI 初...
机构席位买入859.06万 北... 每经讯,2025年8月2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能之光(920056,收盘价:30.35元)登上龙虎榜,...
这家券商资管拟3200万元自购... 8月25日,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华泰证券资管”)发布公告表示,将于近期陆续运用不...
保险业上半年保障水平提升 来源:经济日报 2025年已过半程,我国保险业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期中答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
济宁银行增资至约40.9亿 增...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济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32.9亿人民币增至约40....
002261,业绩暴增超22倍... 127股收盘价创历史新高。 今日(8月2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A股全天成交额3.18万亿元,...
效仿英特尔协议,美国主权财富基...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在8月25日表示,联邦政府可能会仿效对芯片...
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餐厅经营... 观点网讯:8月25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数据显...
钉钉CEO无招:为AI时代打造... 8月25日,“蕨”——钉钉十周年暨AI钉钉1.0新品发布会在杭州举办。会上钉钉发布8.0版本,标志着...
RWA项目的两种运作模式解析 在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结合日益紧密的背景下,RWA(Real World Asset,真实世界资产)...
“又双叒叕”赴港融资:锂电企业...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雨辰,实习生雷蕾 8月24日,格林美(002340.SZ)公告拟发行H股...
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获批 券商... 央广网北京8月25日消息(记者 樊瑞 实习生 向心诚)日前,证监会发布批复文件表示,核准国信证券成为...
拼多多发布Q2财报,“千亿扶持... 8月25日,拼多多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受高质量发展加大投入的影响,拼多多本...
原创 新... 印度自视为最大的民主国家,与美国关系良好,是美国的“准同盟”。 今年2月13日,特朗普总统就任不到一...
原创 再... 记者丨宁晓敏 实习生丨刘宇 出品丨鳌头财经 8月18日、19日,职场社交平台脉脉出现多则认证为百信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