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交易者一向以直截了当、注重实效而自豪。因此,当埃及工业家兼亿万富翁投资者纳赛夫·萨维里斯(Nassef Sawiris)本周发表一番犀利评论时,或许连那些“金融巨头”也不得不暗自佩服。
私募股权的“黄金时代”已过?
萨维里斯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直言:
“私募股权已经走过了最好的日子……他们无法退出。退出实在太难了。”
“投资者们非常沮丧,他们对私募公司说:‘我还没看到任何回报,过去五六年你们一分钱都没返还给我。’”
他甚至批评了一些私募常用的延续基金,即在基金到期后仍继续持有被投公司股权的机制,称其为“史上最大骗局”。
“你卖不掉公司,就再次加杠杆,这算什么事?”他反问道。
全球私募市场遇冷
虽然萨维里斯的观点直白,但也反映出私募股权行业当前的困境。
根据贝恩公司(Bain & Co)数据,2024财年是过去三十年来全球私募股权行业规模首次萎缩的一年,总规模下降2%,至4.7万亿美元(约合7.25万亿澳元)。
交易活动大幅放缓,导致回报减少。分配资本回报率(DPI)——即返还现金与投资资本的比例——近年来急剧下降。
一些巨头如黑石(Blackstone)和KKR的股价自高点下跌超过30%。
甚至连耶鲁和哈佛这样的私募投资大户也开始重新评估其私募市场敞口。
再加上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使形势更加严峻。
澳洲成避风港?
BCA研究首席策略师Marko Papic表示,大型投资者对于美国私募市场的风险敞口忧心忡忡。
“全球投资者都清楚,‘美国例外论’在私募资产中表现最为突出,然而这些资产也是最难脱手的。”Papic表示。
相比之下,澳大利亚或许能成为这一金融风暴中的平静港湾。
根据BlackRock子公司Preqin和澳大利亚投资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澳大利亚私募资本年鉴,2024年9月前的一年里,澳大利亚私募行业的管理资产总额仅下降1%,为1390亿澳元,其中私募股权、私募信贷和风险投资占650亿澳元。
虽然当地交易活动放缓,资本筹集量同比下降14%至130亿澳元,但澳洲市场表现仍优于北美(下降26%)、亚洲(下降49%)和世界其他地区(下降89%)。
投资回报表现优异
在回报方面,澳大利亚私募基金过去五年的中位DPI为0.39倍,不仅较上一年略有上升,还远超全球私募股权基金0.18倍的五年中位数。
更值得注意的是,来自亚洲投资者的资本流入在过去五年翻倍增长,尤其是在这些投资者逐步将配置从中国转向澳大利亚的背景下。
澳大利亚投资委员会首席执行官Navleen Prasad表示,亚洲投资者的增加表明,外国投资者将澳大利亚视为相对安全的市场。
理论上,随着美国私募市场出现资本流出,这些资金或有可能流入澳洲市场。
挑战依旧,但澳洲仍具韧性
尽管筹资难度依旧,且在2020年和2021年市场泡沫期购买的资产回报前景不确定,但在全球私募资本遇冷的背景下,澳洲私募市场或许能相对坚挺。
对于私募从业者来说,尽管行业整体低迷,澳大利亚或能在这个资本风暴中展现出独特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