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亏千亿,裁员2.2万人,垄断40年巨头进入生死年
创始人
2025-05-02 15:27:44
0

文 | 数读社,作者 | 老牛

英特尔的裁员尘埃落定。4月25日,华人CEO陈立武发布内部信。

按照媒体报道,英特尔此次裁员规模超过20%,按照全球10.89万人基数,裁员涉及2.2万名员工。与裁员一起的还有增加工作时长。原本要求员工坐班3天的岗位,调整后变更为4天。

按照这个裁员规模,英特尔员工数量将回到15年前。

这甚至还不是英特尔的谷底。分析师预计,英特尔2024年Intel数据中心CPU的销量创造了14年来的最低水平。

这家曾经没有对手的CPU巨头,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黑暗时刻,陈立武的前方,可能是AMD的结局,也可能是曾经的思科、诺基亚。

含着金汤匙出生

Business Data Analysis

英特尔与AMD原本师出同门。1955年,“晶体管之父”肖克利博士回到故乡加州圣克拉拉县,创建“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作为当时电子界最享誉盛名的科学家,肖克利吸引了无数天才的加入。最知名的当属诺依斯、摩尔等8位天才年轻人。

肖克利是天才科学家,却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猜疑、种族歧视的管理风格下,实验室没有研制出任何像样的产品,8位天才最终决定出走。

1957年,8位天才找到了一家名为Fairchild的公司支持,继续当初不受肖克利重视的研究项目。这家公司也相应以Fairchild命名,后来中文译名将其称之为“仙童半导体”,如今看来,中文译名很好地传递了这家公司的神韵,天赋满满、充满可能,却又充满稚嫩。

10年间,仙童半导体公司势如破竹,营业额增长到接近2亿美元,却也埋下了不稳定的种子。

母公司极为短视,将更多资金用于支持摄影器材事业。1967年,仙童半导体开始分崩离析。

1969年,销售部一位名为杰里·桑德斯的年轻人带领7位仙童员工出走,创立了名为Advanced Micro Devices的公司,也就是如今的AMD。

8位天才中,最后出走的诺依斯和摩尔自立门户,创办了英特尔。诺依斯是8位天才中,最具有领导才能的,仙童半导体公司也是由他主导。摩尔则是更为响当当的人物。1964年,这位天才提出“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目,将会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内保持着这种势头。”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摩尔定律。

显然,诺依斯和摩尔才是仙童半导体的“正统”,在很长时间里,英特尔就是CPU领域的引领者。

1971年,第一款划时代意义的微处理器——英特尔4004。1972年,性能是4004两倍的8008微处理器问世。1978年,首枚16位微处理器8086发布。

1993年,奔腾处理器Pentium,丰碑级别的产品。2001年,64位服务器处理器Itanium。2006年,正式发布了酷睿系列处理器。

与之相比,AMD的发展则艰难许多。起初,AMD并不参与新集成电路的产品开发,只是以“第二供应商”的身份重新设计产品。

直到1975年,AMD发布CPU产品Am9080,这还只是英特尔8008的仿品。

90年代,AMD只能涉足低端市场,以获得市场份额。2000年左右,速龙(Athlon)系列处理器进一步帮助AMD拿到市场份额。但面对英特尔的酷睿系列,AMD依然没有招架之力。

“Tick-Tock”

Business Data Analysis

如果十年前,有人说英特尔会被AMD超越,那么一定会被笑掉大牙。彼时的英特尔,已经在CPU王座上坐稳了十几年。AMD几乎处于破产边缘,天降猛人“苏妈”苏姿丰刚刚成为新任CEO。

庞然大物英特尔想要把AMD逼上绝路并不是难事,但是为了避免反垄断的麻烦,英特尔手下留情。

英特尔养的狼,最终却成为自己最大的威胁。

如日中天的英特尔奉行“Tick-Tock”模式,这个英语词是模仿时钟的“嘀嗒声”,用来描述一年更新制造工艺,一年更新微架构,制程工艺和核心架构的两条路交替提升。

英特尔坚持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封装,所有的工作,全部自己完成,简称“一条龙”。在早些年,英特尔在技术、科研、资金、设备上都是领先状态,这套模式可以缩短研发时间,还能保护技术,保证话语权。

AMD最初也选择与英特尔一样的模式。创始人桑德斯曾说,“真男人必须拥有晶圆厂。”然而,AMD没能将自己创始人的话执行下去,或者说,AMD也没有能力执行下去。

2008年,困境中的AMD为削减成本,将其制造业务分拆,与中东财团联合成立晶圆代工公司格罗方德(Global Foundries),AMD就此成为无晶圆厂的半导体设计公司。

英特尔则是一直坚持到现在。

与很多故事一样,英特尔的“一条龙”迎来了屠龙少年。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兼顾设计和制造变得越来越困难,英特尔开始力不从心,此时台积电横空出世。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台积电并没有特别的优势。2011年,台积电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提供28纳米通用工艺技术的晶圆厂。随后几年,台积电逐渐接管了苹果所有的芯片制造需求。

与此同时,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大潮,英特尔左右摇摆,最终没能将生产线转到手机芯片制造上。在搭上苹果的快车后,却又因为基带信号差、网速慢等问题,被苹果淘汰。

2015年,制程工艺进入14纳米时,双方进入均势。两年后,10纳米工艺成为英特尔最大的噩梦。

2018年,台积电量产7nm工艺,而英特尔直到2023年才姗姗来迟,晚了将近5年。

如果时钟无法摆动,那么就会对另一项战略带来严重掣肘。

牙膏厂”

Business Data Analysis

2015年1月,英特尔发布第五代酷睿移动处理器,采用14纳米工艺。从这一年开始,英特尔正式进入“挤牙膏”时代。

英特尔在14纳米工艺上卡壳了5代,一共推出了三个版本,分别是14nm、14nm+以及14nm++,万年不变的skylake架构。

在消费者市场,i3双核4线程,i5四核四线程,i7四核八线程,每一代比上代同频提升3%-5%,如同挤牙膏一样,每次都是相同的配方、想同的量。

消费者对英特尔愈发不满。当英特尔出现时,网友会不断刷“+”,以讽刺英特尔挤牙膏行为。

这时,AMD迎来了天命之人——苏妈。

苏妈2012年才加入AMD,她的第一战是游戏业务。彼时,AMD深陷收购显卡制造商ATI泥潭,营收几乎停滞,利润表现糟糕。苏妈挖掘了AMD的APU(加速处理器)业务,迅速将AMD的APU嵌入了各大游戏厂商,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2014年,苏妈正式掌舵AMD。仅仅两年后,苏妈便带领AMD打响反击号角——“锐龙”处理器问世,直接让亏损的AMD盈利,把公司从破产边缘拉了回来。

与以往不同,在CPU业务上,苏妈摒弃了中低端、性价比的路线,转而投向高性能计算。锐龙采用了全新的Zen架构,并且制程工艺没有了束缚,直接与台积电一同“Tick-Tock”。

如今看来,早早抛弃制造业务解放了AMD,借着台积电的加成,AMD在高性能芯片上对英特尔穷追猛打。

2019年,7纳米制程Zen 2架构的锐龙3000;2020年基于Zen 4架构5纳米制程的锐龙7000……AMD处理器的市场份额快速上升。

此时,英特尔终于坐不住了。在其第十代i9,英特尔将核心和线程猛然提高到十核心二十线程的规格,牙膏挤爆。

当玩家看到AMD激发鲶鱼效应,使得英特尔不得不应对,从而大幅提高体验时,纷纷喊出“AMD YES!”

真正让英特尔压力山大的绝不只是单纯的CPU业务。还有,数据中心业务和其他业务线。

苏妈将数据中心业务视为“头号战略重心”,AMD推出了针对企业用户的霄龙(EPYC)系列芯片,在性能上已经实现了对英特尔的超越。曾经,靠着至强系列,英特尔拿下99%的数据中心CPU市场份额。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2年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80.71%下滑到了70.77% 。一年降了10个百分点。

2022年,AMD完成了对FPGA(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巨头赛灵思的换股并购,AMD一跃成为CPU老二,GPU老二和FPGA老大,其市值首次超越英特尔,这个曾经的不被英特尔重视的企业,已经成为最大的威胁。

回过神来的英特尔此时发现,自己当初的垄断地位已经不复存在,甚至连老大的地位都要岌岌可危。

第三个华人

Business Data Analysis

2021年,帕特·基辛格掌舵英特尔。

这位CEO充满了固执,非但没有拯救英特尔,还把这家巨头进一步推向深渊。

基辛格上任后无视外界意见,继续发力制造。他提出了“四年五节点”的激进目标,分别是Intel7、Intel4、Intel3、Intel 20A和Intel 18A。分别对应10纳米、7纳米、4纳米、2纳米和1.8纳米制程。基辛格要求在技术上,2025年底前在先进制造上超越台积电,并将优势延续到2026年后;在产能或产值上,2030年前英特尔要成为世界第二大芯片代工厂。

这显然是痴人说梦。

2022年至2024年,英特尔营收连续三年下滑,在2024年,其亏损更是高达惊人的187.6亿美元。

在第14代CPU“Meteor Lake”,英特尔为了避免技术上的不确定性,防止再次跳票,决定将部分采用台积电5nm工艺制造,曾经的王者,低下了高昂着的头颅。

今年3月,陈立武成为英特尔新任CEO。

陈立武是行业内的老兵。在半导体和软件行业有超过20年的投资与技术管理经验。他最知名的履历当属中芯国际。2020年,陈立武以创始股东及董事的身份,带领中芯国际成功在科创板上市。他也是中芯国际唯一一位18年不变的董事。

或许是巧合,也或许是英特尔的“迷信”,渴望同为华人的陈立武能够像老黄、苏妈那样,带领英特尔触底反弹。

陈立武的做法与当初苏妈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首先是精简队伍。2023年5月,为了推动业务向AI和先进制程聚焦,英特尔进行了一轮结构性裁员,CCG和DCAI部门各裁员约20%,预算削减10%。2024年第二季度,裁员规模提高到15%以上,涉及1.5万人。如今,在陈立武的主导下,裁员规模上升到2.2万人。

其次是战略聚焦。陈立武上任后,明确提出聚焦AI和先进制程技术的战略转型,集中投入18A制程研发和AI芯片业务。按照他的规划,2025年英特尔将推出Panther Lake处理器,其AI性能较前代提升5倍,并计划在2026年实现18A制程量产。

这是一场事关生死的战役。

在消费级CPU市场,英特尔的份额从2023年的77.3%下滑至2025年的60%-65%,AMD凭借锐龙9000系列(Zen 5架构)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4.1%。最主要的是势头问题、良品问题。

这也使得18A变得尤为关键。分析师指出,英特尔需在2至3年内推出具有竞争力的AI芯片,并确保18A制程按时量产,否则可能进一步丧失市场份额。

英特尔现如今的命运,其实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书写。“Tick-Tock”终究做不到始终领先,特别是公司常年没有对手的温水状态。当水温升高,英特尔猛然发现这已经不是那个可以全面领先的时代。

正如诺基亚的墓志铭:"我们什么都没做错,但不知道为什么输了。当"Tick-Tock"变成"Tick-Tock-Tock-Tock",这个帝国终于尝到了垄断的苦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庄家舆论洗盘术:信息操控下的资... 在资本市场波谲云诡的博弈中,庄家与散户的较量早已超越单纯的资金与筹码对抗,演变为一场信息操控与心理博...
上海、深圳出现了4大奇怪现象,... 以前和朋友聊天,我总是会说一句话:现在的社会发生任何事我都不会感到惊讶。 因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更...
黄金狂飙2000点后崩盘!一场... 一、黄金的“三重分裂”:谁在定价?谁在收割? 2025年的黄金市场,正在上演一场史诗级的多空博弈。4...
原创 中... 名酒真的难卖! 文 | 卖酒狼团队 编 | 南风 日前,华致酒行(300755)披露2024年年报,...
深观察丨关税政策满月 美国受“... 荒唐的“对等关税”风暴开启即将满一个月。 一个月来,这场风暴正以对各领域的负面影响和其带来的悲观判断...
消费赛道分化!新消费“狂飙”,... 近些年来,提振内需促消费成为了热门话题,相关的政策也密集出台。例如,在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
刚刚,大涨!关税,最新消息! 全球市场沸腾! 受关税相关消息刺激,全球股市今日普遍走强。欧洲股市开盘,多国股市大涨,欧洲斯托克50...
茅台,又“香”了! 4月29日,贵州茅台发布2025年一季度财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14.43亿元,同比增长10.67...
超长期特别国债如何支持“两重”... 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简称“两重”建设),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 截至4月29日18时,已有17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财报。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1...
北京3-0横扫山西进总决赛 杰...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5月2日晚,CBA半决赛第三回合继续进行,大比分2比0领先的北京男篮回到主场...
泰盈科技驱动数字孪生技术新突破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企业对于高效、专业、创新的数字化服务需求与日俱增。而在这一领域,泰盈...
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美关税战...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美国随心所欲向各国滥施关税,对此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近日接受总台记者采...
深交所,重要公告!事关创业板指 4月30日,深交所官网显示,为进一步完善指数编制方法,提升指数可投资性,深交所和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
美国商会:加征关税将给小企业造... 新华社华盛顿5月1日电(记者熊茂伶)美国商会1日发布声明说,该机构已于前一日致信美国政府,要求其为小...
区块链ETF的功能及开发 区块链 ETF(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所交易基金)软件主要是指用于展示、分析...
区块链ETF软件的测试 区块链ETF软件的测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过程,它不仅需要传统的金融软件测试方法,还要考虑区块链技术...
贸易公司需要报关 这是(qiuyu201610)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在国际贸易中,报关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巴菲特2025年致股东信:长期... 五一小长假已经到来,除了假期,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巴菲特股东大会。2025年股东大会定于当地时间5月3...
金价暴跌有人一夜亏47万,每克... 在某金融平台,有投资者高位上车,于4月22日以829元/克均价买入超千万元黄金积存金,并在次日金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