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上一场静悄悄的汽车革命正在上演。从广汽、红旗、小鹏推出的飞行汽车,到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再到智能底盘成为各大车企的标配。新一代汽车科技不再停留在概念阶段,而是以实用化、商业化的面貌呈现。这些创新技术不仅成为车展焦点更代表着汽车工业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
飞行汽车从科幻走进现实
自从飞行汽车在去年的珠海航展走红以后,红旗、广汽和小鹏汽车在本届上海车展展示了其最新一代飞行汽车。这已不是简单的概念展示而是接近商用的成熟产品。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配备了陆地航母放飞和垂直起降系统可实现短距离城市通勤,将传统地面交通与低空飞行无缝衔接。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上首次公开了其飞行汽车的量产时间表。结合展品与发布会信息其飞行汽车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既能满足地面行驶又能通过快速转换实现低空飞行。广汽计划于2026年初在特定城市开展小规模试点为飞行汽车的规模化商用积累经验。
作为中国豪华汽车品牌的代表红旗也在上海车展带来了"天辇"飞行汽车。这款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飞行汽车采用了八旋翼设计配备高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系统,飞行续航可达100公里。红旗展示的飞行汽车技术路线图显示该品牌已将飞行汽车纳入未来产品规划中。飞行汽车从科幻走进现实的背后是对低空经济这一新蓝海的开发。随着监管框架的逐步明晰飞行汽车有望在特定场景下率先实现商业化如应急救援、短途观光和城市通勤等领域。
自动驾驶走向商用
本届车展上腾势Z概念跑车展示的可折叠方向盘技术成为焦点。这项技术基于全线控转向系统彻底取消了机械转向连接实现了毫秒级响应速度和毫米级转向精度。更重要的是折叠方向盘不仅节省空间还象征着人类驾驶角色的转变。从主动驾驶到被动接管,再到完全无需接管的自动驾驶新时代。当几秒钟甚至零点几秒时间智驾紧急退出是否足够合理接管仍在引发热议的当下,我们正在悄然迎来没有方向盘可以接管、没有驾驶员可以接管的全自动驾驶新时代。
广汽集团与滴滴联合打造的L4级自动驾驶Robotaxi车型在车展上面向公众展示标志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进入实质阶段。据官方介绍该车型基于广汽埃安AEP3.0高端纯电专属平台搭载滴滴自动驾驶L4城市泛化引擎,计划于2025年底下线交付,2026年将在广州和北京等城市示范运营。充分利用了滴滴作为网约车平台的优势拥有超6亿活跃用户,使其无需从零开始教育市场就可利用已有生态优势完成Robotaxi商业闭环。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大规模商用将成为2025年后汽车行业的重要变革。
小马智行在车展上展示的第七代Robotaxi车型搭载了6类量产传感器,包括9颗激光雷达、14颗摄像头、4颗毫米波雷达等实现了车周360°无盲区、650米范围内的环境检测。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彭军表示,2025年是Robotaxi量产元年小马智行与广汽、上汽、北汽等车企的合作不是简单的供应关系而是共同研发的盈利模式合作关系。深度产业协作标志着自动驾驶技术正从单一企业闭门造车,转向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合作,加速了技术的落地和成本的下降。随着商业模式的明晰和技术成熟度的提高,自动驾驶正从实验室和封闭场景走向开放道路和日常应用。
电动化时代的智能底盘革命
比亚迪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展示的仰望U7搭载的云辇-Z智能悬浮车身控制系统引发广泛关注。这项革命性技术彻底摒弃了传统悬架的油液介质创造性地采用悬浮电机直驱技术实现了对车身的精准电磁控制。云辇-Z的核心创新在于将电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通过电磁力实现对车身的精准控制省去了传统悬架中复杂的液压管路和阀门系统。这种"短路式"的能量传递路径,从根本上解决了液压系统响应滞后的物理限制。
腾势Z概念跑车全球首搭的云辇-M技术是一项行业首个新能源专属的智能磁流变车身控制系统。它应用磁流变原理让悬架系统真正做到刚柔并济、调节自如。相比传统减振器,云辇-M实现了回弹和压缩阻尼双向无级调节阻尼力建立时间小于10ms具备响应快、范围广、低噪音等核心优势。这种技术不仅提升了驾乘舒适性,还大幅提高了车辆在极限工况下的操控稳定性为电动汽车带来了全新的动态表现。
本届车展上多家车企展示了线控底盘技术。腾势Z概念跑车搭载的全线控底盘打通了驱动、转向、制动和悬架四大系统实现了底盘控制的全面线控化。腾势汽车是全球首个布局湿式和干式线控制动并即将规模化量产的品牌。全线控底盘技术的广泛应用意味着汽车底盘正从机械控制走向电子控制。这不仅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为自动驾驶技术提供了必要的底层支持。通过软件定义硬件全线控底盘可以根据不同驾驶场景和用户需求灵活调整底盘特性,实现一车多态的驾驶体验。
2025上海车展展示的创新技术不仅是单点突破更是多技术融合的系统创新。飞行汽车、自动驾驶和智能底盘这三大技术方向的融合正在重塑汽车产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