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7月9日关税截止日的临近,除英国以外,全球主要经济体对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尚未做出任何妥协。这种局势让特朗普的压力如同急剧上升的气球,不仅关乎美国政府的国际形象,更直接影响着财政状况,因此他必须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困境。
在距离最后期限仅剩10天时,特朗普采取了单边行动,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这一决定可能会对全球经济秩序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美国亲密盟友的日本,为什么会成为此轮关税政策中的重创目标?
据美媒报道,特朗普表示,考虑到即将到期的关税,不会延长期限,他将很快向包括日本在内的数百个国家发送通知,告知其对美出口的税率变动,而不是寻求贸易谈判。这一策略表明,美国不再耐心等待谈判的结果,而是以强硬措施直接施压。
在这之前,各国对与美国的谈判一直采取拖延战术,似乎是希望以缓和的方式引导特朗普做出更多的让步。然而,他们低估了美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实力,即使在中东地缘政治危机爆发的背景下,美国的经济基础依旧坚实。
从经济角度来看,美国并不急于达成关税谈判,特朗普政府完全可以在施压的同时,与各国进行谈判,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逐步实现其目标。这样的做法至少能避免美国通胀数据出现灾难性后果,同时也不会对外交政策造成重大影响,但特朗普个人的耐心并不长久。
关税政策实际上是特朗普对“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承诺的体现,也是共和党长期以来的战略。然而,以他为核心的政治阵营如今开始渐渐松动。在“大而美”法案成功通过参议院后,美国国债体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扩张,传统精英阶层依然可以在霸权下获利,但新兴科技企业却对持续增加的债务表示不满,他们认为这种不健康的债务模式将最终导致美国的崩溃。
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关系破裂正好印证了这一现象,而对特朗普的债务政策感到不满的人可能会不断增加,毕竟这与他在竞选时的承诺有着天壤之别。如今,特朗普只是提高了债务上限,而没有实际动用5万亿美元的债务,这为他提供了更多的灵活空间,只要能够通过调整关税来减轻政府的支出压力,债务负担自然会有所缓解。
然而,事态的发展往往环环相扣,特朗普在两边都受到压力,面对盟友时采取强硬手段显然比在国内利益集团中寻求妥协要简单得多。此次,他特别提到了日本,宣布将对来自日本的汽车加征25%的关税。这意味着,日本之前以2.5%关税出口的汽车,特朗普决定直接将税率提升到27.5%,经过几轮磋商,最终确定的税率为25%。
这一关税提升整整高出原先的10倍,可能迫使日本的对美出口产业链进行彻底重组,甚至可能导致行业的毁灭性打击。日本成为这一新政策的首当其冲者并不令人意外,毕竟在美日多轮磋商中,美国方面已明确或暗示希望将防务和货币问题纳入谈判框架,但所提出的条件显然过于苛刻,导致日本只能在关税问题上被动承受压力。
不幸中的万幸是,日本最先成为被削减对象或许并非完全是坏事,至少在这次冲击过后,特朗普可能会安静一段时间,同时美日关系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日本的政治主席石破茂可能在其他领域寻求到更多的援助,这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结果。
对于特朗普而言,如果此次强硬征税取得成功,将会给其他国家带来“效仿”的压力,接下来他也许无需再逐个国家费尽心思进行谈判。这笔“双赢”的交易,关键在于日本能否挺过这场考验,抵御住压力的程度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