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七成主动权益基金加仓港股 南向资金扫货不停
创始人
2025-05-01 02:55:24
0

同时,即使前期涨势暂歇,南向资金对港股市场的“扫货”模式仍在继续,月内净买入额超过1580亿元,一举刷新年内纪录,用真金白银印证港股吸引力。在业内人士看来,即使港股市场承压,但仍有配置性价比。

“从中长期来看,预计港股估值中枢将在震荡中上行,港股市场中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科技或依然是2025年行情主线。”恒生前海港股通精选混合基金经理邢程对第一财经表示,当前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强,港股在外部冲击下波动可能加大,但从积极的角度来看,频繁变化的政策可能已经趋于稳定。

港股平均仓位创五年新高

近年来,随着港股市场的回暖,公募主动权益类基金(包含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基金,下同)进一步加重相关持仓。Wind数据显示,从最近的5个季度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持有的港股市值呈现持续攀升的态势。

今年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持有的港股市值再度增加982.53亿元至4658亿元,较去年年底增加26.73%,并达到近三年峰值;同时,其配置港股的平均仓位跃升至25.79%,刷新自2020年以来的五年纪录。这组数据显示出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对于港股市场的投资热情有所上升。

在有近两期季报数据的1836只主动权益基金(仅计算初始基金,下同)中,超过七成产品在一季度选择加码港股资产。其中,南方领航优选A、华夏产业升级A等上百只基金加仓力度尤为显著,单季港股仓位提升幅度超过两成,最高者更是突破40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多位明星基金经理也纷纷加入加仓行列。景顺长城基金张仲维管理的两只主动权益基金均增加了对港股的持仓,其中景顺长城科技创新的增幅为29%。广发基金刘格菘执掌的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A,港股仓位亦提升了22.67个百分点。

除了仓位比例的提升,不少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港股品种甚至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如嘉实策略精选的新任基金经理陈涛在今年2月接手后,便较大幅度增加了港股科技的持仓,并对前期持仓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调整。

数据显示,嘉实策略精选一季度港股持仓比例环比提升了近33个百分点。在其前十大重仓股中,港股数量从1只增加至5只,其中第一大重仓股已经切换为腾讯控股(00700.HK),占基金净值比达到9.38%。

在基金经理看来,此举是因为对港股持有更加乐观的态度。同样有加仓举动的银华心怡基金经理李晓星在一季报中直言,相对更为看好港股市场,如港股科技、港股消费、港股红利;以及A股现金流好且估值低位的消费股。

另一组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一季度,公募基金重仓港股数量增至364只,环比新增25只;在加仓金额前二十大重仓股中,港股标的占据9席,医药生物、电子、银行板块成为资金抢筹的三大重点领域,加仓量均超3亿股。

回调后配置价值凸显

行情步入二季度,受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冲击,此前走势强劲的港股市场骤然承压,截至4月29日,恒生科技指数本月以来累计下跌6.95%。不过,这波调整反而让港股的配置性价比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港股市场的吸引力并未因短期波动而褪色。招商基金投研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对港股而言,在国内科技快速进步的催化效应下,外资仍会重视中国资产重估的机会,而港股AI应用端资产的稀缺性尤为突出,整体估值提升的趋势将延续。在科技行情带动下,港股有望迎来修复机会。

华南一位权益基金经理与记者交流时也表示,港股估值低、价格便宜,分红比例好,能用合适的价格买到合适的公司,这是他将仓位向港股倾斜的重要原因。在他看来,这一趋势并未结束,而调整的本质其实是换筹。

“中美贸易政策消息频出,市场对政策动向保持关注,但对于港股大盘的边际影响有所减弱,当前仍未看到清晰的政策方向,市场风险偏好小幅回升,港股市场观望情绪仍然较重。”邢程对第一财经表示,港股市场接下来可能仍然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邢程解释称,中国资产重估叙事仍在持续,“其持续性取决于市场能否看到国内AI和科技产业不断进展和突破的证据,以验证远期中美科技和生产力博弈齐头并进的预期,这或许是支持中国资产重估的重要叙事基础”。

“后续市场的进一步上涨空间来自企业盈利的修复甚至进一步上修,企业盈利全面改善的抓手或依赖财政政策的有效发力和信用周期的逆转向上。”邢程表示,从中长期来看,预计港股估值中枢将在震荡中上行,国内AI产业发展或是今年贯穿全年的结构性主线,建议持续关注成长赛道的投资机会。

长城基金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曲少杰在一季报分析,在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情况下,海外资金开始关注中国的投资机会,并加大对中国资产的投资规模。港股市场作为过去外资主导的市场,这一次同时受到海内外资金的追捧一改过去的低迷,中国优质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的情况有所改善。

同时,他也表示,二季度持续看好港股科技互联网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港股科技互联网行业政策较为友好,企业业绩出现向上趋势,未来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开启中国科技互联网企业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看好新兴消费的增长潜力,年轻人的资产负债表更加健康。”

南向资金的持续入场,也表明对港股市场的关注度仍未减退。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南向资金本月净买入1581.49亿元(人民币,下同),刷新年内新高。至此,南向资金年初至今累计净流入资金达到5694.7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近2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黄金期货外盘操作要点有哪些? 在金融市场中,国际黄金期货外盘交易因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然而要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需要掌握...
初步数据显示德国4月通胀率为2... 德国联邦统计局当地时间4月30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今年4月德国通胀率初值为2.1%,较3月的2.2...
荣盛石化一季度盈利增长态势显著...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原油市场背景下,荣盛石化(002493.SZ)作为综合实力全球领先的化工材料生产商之...
贺博生:5.1黄金原油双双暴跌... 投资市场永远有四个层次:保住本金,控制风险,赚取收益,长期稳定持续赢利。不要因为一天的输赢定结果,赚...
原创 9... 在如今的消费市场,海外代购已经成了不少人心照不宣的选择,可奇怪的是,那些明明标价不菲的国际大牌,经过...
广咨国际(836892.BJ)... 2025年4月28日,广咨国际(836892.BJ)发布2025年一季报。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8687...
珍酒李渡上市两周年:低调实力派... 当下,白酒行业挑战与机遇交织。 一方面,行业产品销售遇冷、库存高企,消费信心亟待重塑;另一方面,消费...
伊利股份:2025年度坚持分红... 4月30日,伊利股份(600887.SH)在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表示,将进一步...
政策利好提振信心 民间投资逐步... 一季度,我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其中,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领域民间投资分别增长9.7%、9.3%,...
轻食狂潮下的野蛮生长:万亿赛道...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许伊雯 杨婧 一句“国家喊你减肥”,“体重管理年”拉开全民减脂大幕。这背后是中国...
汇洲智能主力净流出1499.4...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肖文竹 编|深海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5年4月30日,汇洲智...
伊利2024年冷饮业务营收87... 规模与质量双领跑!伊利最新交出的财报,再次展现了乳业龙头穿越周期的韧性与引领行业向上的信心。 20...
现在的旋转小火锅品牌店出现了哪... 旋转小火锅是一个正在蒸蒸日上的餐饮品类,经历了多次改进创新,力求在保证利润率的同时带给顾客更好的就餐...
华润置地重庆2025宸系战略暨... 4月28日,华润置地重庆“时代奔涌 我们重回江岸”2025宸系战略暨嘉宸产品线上发布会举行,围绕“极...
复旦张江:药品价格调整 预计里... 每经AI快讯,复旦张江(688505)4月30日晚间公告,2024年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首次被纳...
超七成主动权益基金加仓港股 南... 同时,即使前期涨势暂歇,南向资金对港股市场的“扫货”模式仍在继续,月内净买入额超过1580亿元,一举...
每周股票复盘:长电科技(600... 截至2025年4月25日收盘,长电科技(600584)报收于33.0元,较上周的32.8元上涨0.6...
赢合科技跌5.48%,天风证券... 今日赢合科技(300457)跌5.48%,收盘报16.22元。 2025年3月4日,天风证券研究员潘...
天奇股份涨4.66%,成交额8... 4月30日,天奇股份涨4.66%,成交额8.57亿元,换手率16.23%,总市值60.50亿元。 异...
近2275亿元!广州一季度招商... 2025年一季度,广州紧紧把握招商机遇,抢开局,出实招,抓项目,成效明显——全市新签约产业招商项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