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28日国轩高科(002074)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接受机构调研。
具体内容如下:
问:美国加征对等关税对公司的出口业务有多大影响?
答:公司的美国业务占总比较少,关税加征对公司业绩的整体影响有限。公司积极推进海外基地产能建设,与客户及供应商保持高效沟通,共同协商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减轻关税加征影响,实现多方共赢发展。
问:公司与奇瑞合作情况?
答:多年来,公司与奇瑞汽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4年底,公司荣获奇瑞汽车“优秀供应商”称号,成为电池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公司电池产品已批量配套奇瑞旗下多款明星车型,并持续向奇瑞星途、风云、捷途等中高端平台拓展,如星纪元ES/ET,风云。2024年,公司在奇瑞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电池配套占比超40%,其中混动车型配套率超60%。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与奇瑞的全方位合作,利用各自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围绕奇瑞汽车旗下乘用车、大巴、物流车、重卡等车用项目,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问:公司在中高端车配套方面有哪些进展?
答:凭借产品设计的升级和超快充等技术的突破,第三代电池产能释放,公司在中高端车配套方面实现了突破,奇瑞星纪元、吉利银河、长安启源以及零跑C系列等中高端车型已获得定点及批量配套,B级及以上车型配套出货占总比提升至15%左右。
问:储能业务发展如何?
答:储能方面,公司推出的GotionGrid5MWh储能液冷集装箱采用330h、314h大容量、长寿命单体电芯,循环次数可达15,000次以上,可实现系统运行寿命20年以上,凭着储能电芯和系统集成技术的提升,支撑了公司储能35%左右的出货占比,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公司在7MWh集装箱储能系统和650h大容量储能电芯的开发上也取得了突破,助力后期大规模储能应用落地。
问:公司在换电方面有何布局?
答:公司换电领域有系统性布局,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积极推动换电模式的发展。公司推出的全球首创积木式充换电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可根据客户实际需求灵活增减电池包,搭配移动板车上门充换电,实现“电找车”的便捷服务,显著提升了纯电动重卡的充换电效率。公司与三一重卡深度合作,联合开发了搭载公司MTB“魔塔电池”系统的换电重卡,该产品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并批量交付,目前第二代产品已投放市场,电池容量提升至588度电。此外,与吉利远程、阿凡提新能源集团等合作伙伴共同研发换电车型,覆盖微面、微卡、轻卡等多种车型。
问:公司大众项目扩容至28GWh是基于什么考虑?
答:项目变更是基于与客户共同协商研究的结果,由公司管理层审慎制定的产能目标,旨在响应客户的需求变化,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基于现有项目建设成果,公司将进一步升级产线工艺以更好的匹配客户全新系列车型的生产进度,从而保障该项目的投产交付。
问:2024年产能利用率如何?2025年的展望?
答:2024年公司出货量大幅提升,产能利用率不断攀升。目前公司产品订单充足,排产持续增长,产能利用率有望随需求进一步提升。
问:碳酸锂市场价格一降再降,江西的碳酸锂是否正常生产?如何考虑?
答:虽然近期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但是公司在开采和冶炼等环节持续推动降本增效,配合阶段性减产,已取得一定成果,在当前价格水平下可以保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同时,公司也在关注市场动态,为未来的产能释放做好准备。
问:公司的全固态电池进展怎样?
答:公司持续对全固态电池进行研发投入,组建了专业且富有经验的研发团队,致力于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与突破。目前,相关研发工作进展顺利,已成功研发出车规级全固态成品电芯“金石电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问:公司产品有哪些新应用场景?
答:公司积极关注产业趋势,积极布局低空飞行、工程机械、电动船舶、便携式储能等新兴应用场景,致力于实现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应用的全方位突破。
问:2024年新会计准则下,质保金调整至营业成本对毛利率的影响?
答:新会计准则下,质保金计入成本影响毛利率1个点左右。
问:公司如何看后续减值的影响?包括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
答:公司资产减值主要系存货跌价和商誉减值。公司会持续优化库存管理,维持合理的库存水平。信用减值主要系应收账款增加,公司按照会计准则相关要求,对应收账款进行严格的计提减值。同时,公司也会持续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通过内外部措施加大款力度,确保资金安全与高效周转。
国轩高科(002074)主营业务:动力锂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系统和输配电设备。
国轩高科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90.55亿元,同比上升20.61%;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上升45.55%;扣非净利润1458.87万元,同比上升37.59%;负债率72.81%,投资收益5476.98万元,财务费用3.46亿元,毛利率18.2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4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7.0。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