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次“被收购”背后,喜马拉雅的双重困局
创始人
2025-04-26 10:40:50
0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佘晓晨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许久没有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喜马拉雅,再次被卷入收购传闻。

据凤凰网报道,喜马拉雅近期与腾讯音乐集团就收购进行了磋商,但潜在估值已大打折扣。另据《科创板日报》报道,腾讯音乐正计划收购喜马拉雅,该项交易事宜在两个月前就已启动,腾讯音乐方面给出的交易价格大幅下降,喜马拉雅管理层已经签字。

由于喜马拉雅近期的资本动作,这家老牌音频公司的命运再次引发关注。天眼查信息显示,4月10日,喜马拉雅旗下公司喜攀(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3亿人民币增至约28亿人民币,增幅约837.6%。

针对收购消息,界面新闻向喜马拉雅和腾讯音乐方面寻求回应,喜马拉雅方面回应称“尚不知晓”。腾讯音乐方面回应称,此类收购传闻并非首次出现,早前已有类似消息流传。

据界面新闻了解,喜马拉雅近两年不断缩减成本,内部也进行了多轮裁员。与之同步的是,该公司屡次冲刺上市未果。变数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喜马拉雅的战略问题,还有整个音频行业面临的困局。

战略的摇摆

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喜马拉雅的主要任务是盈利和增长,但后者的可能性已经不多。

喜马拉雅在2024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23年公司收入61.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但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营收增长率由43.7%降至3.5%和1.7%。

播客业务一度是喜马拉雅想要探索的第二曲线——2023年5月,喜马拉雅披露称,平台播客听众数量超过1.6亿,成为平台第二大内容。但这一方向在内部推进得并不顺利。喜马拉雅采用联席CEO轮岗制度,这一度让公司的战略反复摇摆。

一位喜马拉雅前管理层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喜马拉雅创始人余建军和联合创始人陈小雨在播客业务上的观点不统一,这直接影响了业务的推进。该人士认为,重点在于公司是否认可一项产品对于用户的价值,商业化的问题后期都可以解决。但显然,喜马拉雅的管理层并没有在新业务的发展上达成一致。

探索创新业务停滞不前的同时,喜马拉雅的基本盘也面临危机。2021年,喜马拉雅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为2.68亿,同比增长24.4%,到了2023年这一指标的同比增长速度仅为3.9%。据凤凰网科技报道,自2024年联席CEO陈小雨重掌管理重心后,公司以商业化为核心指标自上而下推动改革,会员收入是最为核心的一部分收入,陈小雨认为,喜马拉雅的的商业模式应当是围绕会员打造的。

这让喜马拉雅陷入两难的境地,焦虑也传导到了员工身上。一位前员工向界面新闻表示,喜马拉雅内部经常反复尝试同一个业务,但始终没有突破性的结果,看不到增长的空间。

关于收购一事,许多人唏嘘喜马拉雅不断下降的估值。实际上,此前腾讯和喜马拉雅曾多次就收购事宜谈判,但始终没有形成定局。在发力长音频战略的2020年,TME(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曾大肆挖角喜马拉雅头部主播。财报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TME销售和营销费用为5.7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8.4%,高于上年同期7.1%,增长原因就和推广长音频的支出有关。

事实证明,TME的进攻并不能算得上成功,腾讯旗下的企鹅FM在2023年停止运营。但在这之后,喜马拉雅开始动荡不断。根据喜马拉雅招股书,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4342名全职员工,据凤凰网科技报道,去年年底只剩1000多人。2022年开始,喜马拉雅多位高管离职。

难逃行业局限性

除了自身的战略问题,喜马拉雅也逃不开音频行业共同面临的局限性。

经历多年的发展,音频内容平台已经形成了订阅收入、广告等相对稳定的商业模式,但市场渗透率并不高。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人均单日使用网络音频的时间为38分钟,远低于短视频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间168分钟。与短视频、网络直播、综合视频等内容相比,音频内容的用户规模较小,这是不争的事实。

一位音频行业人士向界面新闻分析称,短视频的确给包括知识付费在内的音频行业带来冲击,但根本问题还是在于音频的场景有限,而购买版权的成本太高,在用户规模难以增长、付费能力也有限的情况下,成本更难被摊销。

和喜马拉雅一样,大部分音频平台的营收来源包括付费订阅、广告、直播等,内容分成和版权采购成本是影响其盈利的重要因素。在阅文集团的投资下,喜马拉雅的版权成本问题曾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作为一家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的平台,其用户规模也导致了流量和营销费用的居高不下。

喜马拉雅实现盈利的手段更多来自于降低成本,而非拓展业务本身。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23年喜马拉雅已将收入分成成本占总收入的比例降低至23.4%,该部分收入为内容平台向创作者和第三方IP支付的款项。此外,喜马拉雅的各项开支占总营收的比例均有所减少。

从如今的行业现状来看,各个平台选择的突围方式不一,但都有各自的隐忧。“音频第一股”荔枝在长时间的亏损后实现了盈利,后续探索的“AI聊天机器人”并未掀起水花。蜻蜓FM则选择IP孵化的模式,把单一的音频内容拓展成视频形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顺鑫农业2024年扭亏为盈,白... 2025年4月25日,顺鑫农业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1.26亿元,...
农发行平顶山市分行赴叶县开展“... 2025年4月25日上午,农发行平顶山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闫德强,党委委员、副行长董毅,党委委员、副...
沪深北交易所修订发布股票上市规... 本文转自【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中国证券报》26日刊发文章《沪深北交易所修订发布股票上...
不到100天,马斯克身家缩水1... 新闻荐读 “世界首富”马斯克与美国官僚系统内“史密斯专员”们的斗争似乎已见分晓。 号称要砍掉政府2万...
美方承认犯下大错,特朗普之前真... 曾经以“强硬”“极限施压”著称的特朗普政府,在中美关税战中一度声势浩大,试图用一己之力撼动中国的经济...
金山办公营收增长失速股价大跌,... 4月24日,金山办公(688111)发布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金山办公营收13.01亿元,同比...
树莓派上流畅运行大模型!让终端... 量子位智库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2022年初,彼时OpenAI还未发布ChatGPT,...
当你是会议组织者 该怎么确保会... 作为会议组织者,确保会议顺利进行需要系统化的策略和细致的执行。以下是从会前筹备到会后跟进的全流程实战...
马斯克准备撤了,不到百日名利双... 视评线丨“世界首富”:“史密斯专员”,再见! “世界首富”马斯克与美国官僚系统内“史密斯专员”们的斗...
三元基因:高级管理人员辞职公告 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管理人员辞职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
芒果超媒一季度净利超3.7亿元... 4月25日晚,芒果超媒披露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0亿元,同比下降12.7...
4月18日后,下周一或周二将有... 6000亿元重磅利好 据央行网站4月24日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4月25日(周五...
科顺股份:步入高质量发展形成三... 科顺股份作为国内建筑防水行业龙头企业,在经历行业周期调整后,通过战略调整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利润弹...
Kimi做内容社区,剑指小红书... 文|科技新知 樱木 对于当前融资形势并不明朗的大模型六小龙来说,该如何生存下去,似乎成了各家急需解...
原创 石... 美日关税谈判,陷入了僵局。 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已决定采取紧急措施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并指示政府尽全力...
企业如何借助AI“盈利”?这场... AI时代,变的是人类与工具的协同方式,不变的是企业追逐利润的永恒目标。企业如何借助AI实现更好的盈利...
6月降息?美联储“喉舌”紧急提... 财联社4月26日讯(编辑 潇湘)在特朗普频繁催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的背景下,本周美国市场对于美联储...
政策托举+电商助力 拓宽外贸企... 供稿: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连日来,面对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政策支持与平台赋能协同发力,为外贸企...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与Alvo... 每经AI快讯,复星医药(600196)4月25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与Alvogen K...
原创 三... 最近国际上发生了不少大事。 第一件大事:特朗普称或将“大幅降低”对中国的关税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