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减碳:A股“范围三”碳排放披露不到3%,“链主”难在何处
创始人
2025-04-24 16:33:43
0

编者按

大家可能想不到,金龙鱼的原料转运、海底捞的食材处理,都蕴含着减碳的方式方法。

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策划了一组“跃迁2025:上市公司绿色供应链一线调查”系列报道,向受众揭示绿色供应链新现象,新特点,也反映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如何应对新挑战。本期为系列报道第一篇,聚焦绿色供应链的“低碳转型”。

清晨时分,江苏省泰州市永安港的江雾尚未散尽,十余台吸粮机已张开钢铁触手。玉米、大豆等粮食被触手吸入后,通过传送带带入封闭廊道,在全密封传送系统中奔涌,最终到达船舱。

这是金龙鱼(SZ300999)的原料在港口进行船舶中转的作业场景。这种转运方式,省去了过去“落地再装车”的冗余环节,也成为供应链减碳的一种“看得见”的方法。

江苏省泰州市永安港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但更重要的是,供应链上“看得见”的碳数据。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统计显示,A股2024年全行业对范围三(注:产业链、价值链的碳排放)的披露率仅有2.78%。

从低碳转型入手,构建绿色供应链,是当前许多上市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缺少碳披露,供应链减碳“看不见”

“这两年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客户在选择供应商伙伴的时候,会关注企业的绿色发展现状,特别是碳排放。”益海嘉里金龙鱼可持续发展总监崔新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这是金龙鱼的双重角色:当其作为供应商时,金龙鱼是客户绿色供应链上的一环;另外,金龙鱼也会对其供应商提出绿色发展的要求。

多方信息显示,打造绿色供应链已不再是“布局未来”,更多是“放眼当下”。

对不少行业而言,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包含种植(开采)、生产、加工到最后的零售以及消费等环节,而这些环节都将诞生不可忽视的温室气体排放。

即便到目前,一些行业相关的碳数据,特别是供应链各个节点的碳足迹,依然难以被完整地精确测算。

以粮油食品行业为例,其供应链网络复杂,涉及计算的产品原料范围广、数量大、流程多。比如豆油,若产地不同、加工方式不同或者供应链条上的其他环节的场景不同,都会产生新的核算过程和核算结果。

而仅核查一个产品的碳足迹,就会产生很大的数据量。一个链主公司面临众多产品,要独立完成整个供应链的碳足迹核查,在客观上存在巨大的挑战。

因此,不少企业的做法通常是“选择性忽略”。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统计显示,A股2024年全行业对范围三的披露率仅有2.78%。

绝大多数企业所谓的“供应链减碳”,像是“皇帝的新衣”,但其中又充满了无奈。

要构建绿色供应链,供应链上的碳足迹难以被一笔带过。以食物生产和消费为例,组成这条产业链的碳排放加在一起,数字十分惊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Food Waste Index Report 2024》(《食物浪费指数报告2024》)揭示,每年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食物被丢弃,并且,食物浪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全球总量的8%至10%(包括损失和浪费所产生的排放)。

“看得见”的全链路减碳从可操作环节入手

本文开头所述的金龙鱼原料在港口转运的作业场景,提供了一种供应链减碳“看得见”的方法。

据了解,传统的转运方式需要将麻袋粮垛堆叠在仓库或露天场地,等待重新填装到卡车或者船舶等交通工具里。不难想象,每逢雨季,搁置在露天场所的粮食即便被工人披上“雨衣”,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受潮霉变。这种形式的粮食损耗,也将带来直接的碳排放增加。

金龙鱼日前披露的《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公司创新研发“储粮四项新技术”,从粮情测控系统、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四大环境更新升级,提升作业效率,降低单位能耗。目前该技术已覆盖全集团所有仓库。

不同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差异较大,其中,铁路单位货物运输碳排放仅为公路的五分之一到七分之一,水运碳排放更低。崔新宇介绍,金龙鱼根据具体业务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铁路、水运在中长距离干线运输上的节能环保优势,和公路的集散短导优势,推进这三种运输方式的联运模式。

餐饮行业面临类似的挑战,也摸索出了类似的经验。为应对粮食或食物损耗,行业的普遍做法是,在仓储、冷链、包装和运输等环节采取措施。

海底捞(HK06862)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门店端,公司重构用餐习惯、优化加工流程等措施,减少食物浪费;在供应链端,集中加工、调整包装规格等操作,降低了过期浪费。未来,海底捞计划引入AI(人工智能)预测需求、动态库存管理等数字化手段,进一步减少食材浪费,实现“减浪费”与“减碳”目标的深度联动。

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谢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相比于追求全链条碳足迹的实时追踪,更现实的做法是聚焦在可操作的环节入手。

“餐饮企业通过引入智能物流系统优化运输路线,减少空驶与绕路现象,有效降低了单位配送过程中的碳排放。同时,利用AI进行销售预测和库存管理,可以大幅减少食材浪费,降低不必要的采购、运输和冷藏能耗。”谢安说,“这些不仅是运营效率的提升措施,实质上也已成为企业当前最现实、最具可操作性的低碳路径之一。”

碳足迹认证让供应链碳数据“看得见”

从供应链减碳的做法“看得见”,到供应链减碳的数据“看得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今年1月,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首批纳入锂电池、光伏、钢铁、电解铝等10类重点产品,而这些产品均为市场需求迫切、外贸压力严峻、减排贡献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带动明显的产业。

紧接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在3月17日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

相关政策和制度逐渐完善,标志着企业未来的碳足迹核查以及认证工作将有了准绳和标尺,碳数据透明度将大幅上升。

范围三数据的披露方面,在A股上市公司中,金龙鱼较早进行了探索。

崔新宇表示,公司从2021年就开始进行产品碳足迹的核查工作,目前已有30个产品获得了第三方核查的碳足迹证书。具体的产品碳足迹核查模式是按照目前通用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核查计算符合《ISO14067:2018 温室气体排放-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与指南》。

金龙鱼《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公司报告期内范围三共排放8617.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较上年减少10.2万吨。此外,公司还披露了阶段性目标:到2029年,与67%的供应商(涵盖购买的产品和服务、上游运输和配送)紧密联系,使其设定减碳目标;到2050年,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绝对减少90%。

不少上市公司在ESG相关报告中,或多或少会提到供应链降碳的重要性,但具体如何实施、如何打通全链条,并无具体操作路径。同时,收集到的数据要满足相关标准,并非朝夕之功。

港股上市公司对碳数据特别是对范围三的披露方面,有着更具体和更紧迫的要求。

此前香港联交所发布的《ESG报告守则》提出,自2025年1月1日起,所有港股上市公司需要强制披露范围一和范围二的数据。针对范围三的价值链温室气体排放,大型股发行人(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成分股的发行人)2025年起,被要求“不遵守就解释”,并在2026年起强制披露。

谢安建议,如要推动真正的协同减排,企业需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规范与核算口径,打通各环节间数据壁垒;二是考虑优先在核心供应商中推行碳数据接入,提升整体数据质量;三是通过采购政策、碳绩效评价等机制,推动上下游形成共担目标、共享责任的协同减碳体系。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天安新材董事会换届完成,58岁... 乐居财经李兰 5月8日,天安新材(603725.SH)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公司已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并...
【投融资动态】傲鲨智能B轮融资...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5月7日公布的信息整理,上海傲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B轮融资,融资额未披...
丽珠集团: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获... 5月9日晚间,丽珠集团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丽珠微球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
打破巨头垄断,飞骧科技逐鹿全球... 《中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的数据显示,全球射频前...
本周再添18家!四川长虹等多股... 财联社5月10日讯(编辑 平方)近期,A股回购增持再贷款的推进力度持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
司南导航撬动卫星应用新场景 ● 本报记者 王婧涵 杨洁 当前,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生态进入成长期,各项技术渐趋成熟,商业运营成本不...
阿坝州“五一”假期消费市场量质... 今年“五一”期间,阿坝州精心组织各类消费促进活动,成功实现消费市场量质齐升。 市场保供体系高效运转。...
一揽子金融政策提信心稳市场 今年以来,尽管面临比较大的外部冲击,国内金融体系仍然保持稳健。货币信贷呈现“数量增加、价格下降、结构...
沪上阿姨上市次日股价大跌 5月8日,沪上阿姨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第五家新茶饮公司。上市首日开盘价报190.6港元/股,较发...
日本松下集团宣布将全球裁员约1... 新华社东京5月9日电(记者钱铮)日本松下控股集团9日宣布,计划从2025财年开始在日本国内和海外各裁...
和讯投顾吴嘉仪:盘面已现巨变,... 5月8日,和讯投顾吴嘉仪称,有投资者问明天周五是否要上车,毕竟节后大盘连涨三天冲击3400点。回顾盘...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联... 本文转自【新华社】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5月9日联合发布直播带货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科学认知...
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5月9日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服务消费...
美元贬值,这次不一样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充满不确定性,导致美元汇率出现显著下跌,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广泛关注。 美国总统特朗...
国轩高科大宗交易成交8.70万... 国轩高科5月9日大宗交易平台出现一笔成交,成交量8.70万股,成交金额202.28万元,大宗交易成交...
富友支付赴港上市:年营收破16... 上海富友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友支付”)近期更新了其招股书,正式宣布进军港交所上市之旅。...
共拓跨境债券合作新机遇 中信银... 5月8日,由中信银行深圳分行主办、债券通公司特别支持的“远见未来 债通全球”债券投资跨境合作研讨会在...
玉禾田2.3亿元银行授信获得子... 雷达财经 文|杨洋 编|李亦辉 5月9日,玉禾田(300815)发布关于对外担保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
中鼎智能冲刺港股:年营收18亿... 雷递网 雷建平 5月10日 中鼎智能(无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鼎智能”)日前递交招股书,准...
年内上百家公司启动上市辅导 北...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今年以来,已有上百家公司启动上市辅导,其中北交所最受青睐。根据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