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丹阳农商银行以创新之笔绘就金融服务新图景,通过构建“产业—金融—科技”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为区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升级注入澎湃动能,书写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精准滴灌,构筑全周期服务矩阵。面对汽车产业链智能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丹阳农商银行创新打造“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25年3月末,累计支持汽车零部件企业384家,贷款余额突破22.78亿元,其中智能化改造专项贷款占比达35%。该行创新推出“3+5”技改专项贷产品,精准匹配设备更新周期;升级“苏质贷2.0”,将碳排放强度等绿色指标纳入授信模型,为优质企业提供最高50BP的利率优惠。通过“融资+融智”服务模式,帮助36家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实现人均产值提升42%、产品不良率降至0.8‰的质的飞跃。
机制创新,打造产融协同新范式。在财政金融协同领域,该行开创性建立“政策贴息+风险共担”机制,2025年一季度发放制造业贴息贷款756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超3亿元,形成“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针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资痛点,尝试创新“链式授信”模式,依托核心企业信用为中小微供应商提供动态额度支持,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困局。通过设立专项FTP定价机制,制造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73%,年让利规模突破7000万元。
生态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沃土。丹阳农商银行构建的“三专”服务体系,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强力引擎。专属审批通道将放款时效压缩至3.5天,专业服务团队87名营销、授信经理提供“一企一策”定制服务,专项考核机制确保资源精准直达实体。这种深度赋能不仅体现在金融数据上——中长期贷款占比五年提升5.3个百分点至12.5%,而且催化了产业生态的质变:从模具开发到智能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加速形成,1200余家企业的协同创新网络日臻完善。
面向未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步入深水区,丹阳农商银行将继续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深化数字金融、绿色金融创新,让金融活水持续滋养智造沃土,在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谱写新的华章。
马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