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的消息发出后,免税概念股集体走强,中国中免、王府井集团、众信旅游等公司股价一度涨停。
值得注意的是,中免、海免等传统免税业务与“即买即退”并无直接关联。此外,如何扩大政策覆盖和提升服务水平仍是新政落地关键。
“即买即退”政策的核心在于将退税环节前置。新政意味着,境外旅客在标识着“即买即退”商店购物时,单日单店消费满500元人民币,即可在购物现场领取与退税款等额的人民币款项,退税率为11%。不过退税到账时,会扣除至多3%的代理服务费。
举个例子,游客奥利维亚在成都国际金融中心(IFS)购物——这是成都市一家“即买即退”的集中退付点,买了一些鞋子和首饰,总值约6万元,且全部选购自提供“即买即退”服务的商铺。
到达商场退付点后,工作人员会核实由商店开出的购物发票和离境退税申请单,并要求她刷信用卡进行预授权。完成后,奥利维亚可领取到约5000元人民币的退税现金。
离境时,海关会对商品进行未拆封、未使用的查验。通过后,退付点会收到系统通知,工作人员随即解冻信用卡预授权金额。如不符合退税条件,退付点将扣回预付金,且不再办理退税。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参与“即买即退”的商铺名单和退税流程图
业内普遍认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升级有助于推动入境游增长,吸引全球各地消费者前来购物,对内需消费市场形成提振。与该政策相似的日本的免税政策,使访日游客数量在过去12年间保持年均增长约13%,日本免税商品的销售额年均增长34%。
作为全球最大的旅游零售商和国内免税市场领头羊,中国中免近年来面临业绩压力,去年营收、净利润同比下滑16%和36%,亟需找到新的增长动力。自“即买即退”政策消息发布后,中免股价连续3日涨幅超20%。
搜狐旅游从中免和海免处获悉,目前公司尚未开展“即买即退”服务。中免工作人员表示,商品已享受免除进口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的优惠,不再进行额外退税。
与“即买即退”新政的适用对象不同,中免等传统免税店面向有出入境或离岛行为的国内外游客,而“即买即退”仅适用于在中国境内连续居住不超过183天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
此外,退税内容也不同。传统免税店的商品免除了进口环节的关税、消费税、增值税以及流通环节的增值税,价格优势更为明显;“即买即退”则仅退还流通环节的增值税。
业内人士指出, “即买即退”政策主要为吸引外国人入境消费,利好百货和出行链相关产业,对免税业务影响有限。
根据“即买即退”政策的前期的试点反馈来看,目前除了一些国际品牌和大型商场外,能够提供“即买即退”服务的商户数量较少,且商品种类有限——以北京为例,据《界面新闻》报道,目前只有16家商店提供此服务。
另据搜狐旅游观察,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尚未推出统一的标识和英文翻译,开办退税业务的公司也并未全部开通“即买即退”服务。
目前,王府井集团已有26家门店获准开展离境退税业务,其中10家提供“即买即退”服务,均位于北京。王府井集团表示,退税流程将按照国家税务局政策执行。
“很多商家并不了解这件事,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具备条件,有些则会认为即使拿到了资格,也不会有太多外国人来消费。” 业内人士指出,政策宣传和信息普及成为当务之急,“商家首先需要具备资质和退税能力,才能为游客提供服务。”
此外,国内机场等口岸的退税指引系统和退税审查的智能化水平亟待提升。澳大利亚游客琳达曾在首都机场办理过十余次退税,表示每次都需要至少1小时,主要耗时在信息录入和商品检查这两个环节上。还有国际游客反映,国内一些机场的退税信息仍然依赖人工录入,效率较低。
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与25个国家实现互免签证协议,并对包括法国、德国在内的29个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过境免签停留时间也统一延长至240小时,适用口岸拓展至60个,覆盖24个省市。
去年内地接待外国游客达2694万人次,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增长77.8%。同时,办理离境退税的商品销售额及退税总额分别增长了1.2倍和1.3倍。
有网友认为,该政策或将激发反向代购的潜力。比如,美国消费者通过“扫货”中国制造的商品,赚取价差红利——无人机、智能家居等高附加值商品或将成为退税的新亮点。“这正是离境退税政策的精妙之处——将出口商品转化为境内消费,让美国关税壁垒形同虚设。”
新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董观志认为,离境退税新政是中国在关税战下,以消费端发力对冲关税壁垒的重要应对策略。通过简化退税流程,提升境外旅客消费体验,释放中国制造的吸引力,可能为相关城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政策的调整只是相关行业复苏的第一步。业内认为,要实现真正的回暖,仍需依赖于入境旅游市场的全面复苏,并加强企业在供应链管理、线上线下融合等方面的竞争力。
撰文|思佳 编辑|Mu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