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低迷,为何中介贝壳赚钱?
创始人
2025-03-24 20:54:11
0

文|商业黑板报

房地产市场仍在触底需求企稳,A股、港股共90家内地房企预告2024年业绩,七成预计继续亏损。

房企日子不好过,上下游如陶瓷、家居等企业同样受压,更不用说购房者了。

但其中也有例外。比如去年,便有媒体留意到,中介商贝壳业绩坚挺。

事实上,贝壳已经连续两年盈利,2024年营收更是达到935亿,创下历史新高,两年净利润加起来也将破百亿。

大家都好奇:为何贝壳能在这样的市场赚钱?它赚钱的点在哪里?

扩店增员

近几年,带货主播突然爆火,成为寻求低价好物的消费者和缺乏销售渠道的品牌间的最强桥梁,靠坑位费、带货佣金赚得飞起。

而在低迷的楼市里,贝壳这位最大的中介商,就像是带货主播,成了卖家的救命稻草。

据灼识谘询,按总交易额计算,贝壳是中国最大的房产交易和服务平台,同时也跻身全球前三大商业平台之列。

图源:AI

不久前,贝壳发布了2024年财报,从财报中能够看出些什么?

房产中介业务始终是贝壳的主业。财报显示,2024年,贝壳二手房GTV达到2.25万亿元,同比增加10.8%,净收入达到282亿元,贡献利润率达到43.2%。

新房业务GTV虽然环比下跌了3.3%,为9700亿元,但净收入同比增长10.1%,达到337亿元,贡献利润率也有24.8%。

目前,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买方市场,房子成交难度在增加。

贝壳的应对策略是,新房业务与优质开发商合作,缩短应收账款周期,还提高了央国企开发商比重,由2023年的53%提升到2024年第四季度的58%;

同时,由于近年期房的交付、质量都出现问题,客户新购、换购二手房的意愿也在提升。

因此,贝壳也进一步打通、整合新房和存量房的客户资源。

为了增强带货的覆盖能力,贝壳仍在逆市扩张,门店达到51573家,增长高达17.7%;经纪人约50万人,同期增长超7万人。

门店和经纪人大大增加,内部运营成本自然增长,付出了这么多,贝壳又是如何盈利的呢?

钱从何来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对中介公司带来了冲击,一些中小型中介公司被洗牌,而贝壳作为头部企业,凭借资本实力和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这是贝壳的基础,而贝壳本身的ACN(经纪人合作网络)模式整合了跨品牌经纪人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在行业竞争中更具抗风险能力。

可以这么说,贝壳的业绩逆势增长,并非依赖房地产行业整体繁荣,而是通过平台化整合资源、深耕存量市场、数字化转型及业务多元化,在行业下行周期中抓住结构性机会。

其模式本质是通过提升行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扩大服务边界实现增长,而非简单依赖市场增量。

需要强调的是,ACN合作网络,将整个房屋买卖成交过程划分为十个角色,可以从客源方和房源方两方赚取收入。

好处是,一个或多个中介人,可以据实际情况承担一个或多个角色,并获得不同比例的分成,这也打破了“猜疑链”,让合作共赢成为可能。

当然另一方面,贝壳也能通过这个网络,在每一笔交易中抽取佣金。

图源:贝壳官网

贝壳除了直营品牌链家,也有加盟品牌如德祐地产等,如果通过加盟扩张,那么这些加盟店不仅要自负盈亏,养活手下的经纪人,还要给贝壳佣金提成。

门店数量增长17.7%,而门店成本几乎没有变化,扩张的方式呼之欲出。

此外,贝壳还有一些其他收入来源。

在二手房交易方面,贝壳中介费占二手房交易成本的比例更加显眼。

据媒体测算,以一套100平二手房为例,满二不满五,目前契税为1%,增值税满2年后免征,个税为1%,而中介费为2-3%。

这样算下来,中介费大约占交易成本的50%到60%,成本已经高过税。

不仅是中介费,贝壳还有“好赞”服务,简单而言,就是为卖家的二手房打上“好赞”标志,增加推广力度,代价是1%的服务费。

黑猫投诉平台也存在对好赞的投诉,有用户认为好赞的服务费用,本质是把对买家的让利空间转交给了贝壳,损害了买卖双方的利益。

至于在新房业务,降本增效的房企们引流销售能力大降,更依赖贝壳这样强劲的中介商,在应收账期、佣金方面都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还有,在高速发展的租赁业务省心租,贝壳答应为业主解决长期空置、专属管家等问题,商业模式则为向业主收管理费、空置费,向租客额外收取租金的约10%当服务费。

收取这些费用的背后,都依靠门店和经纪人的覆盖,这也能够多少解释贝壳去年门店与经纪人为何继续大幅增加。

由轻变重

然而,对于贝壳这份看似漂亮的财报,资本市场并不买账。

自2024年财报公布后,贝壳股价已经连跌三天,从公布当天最高68.6元港币股价,一路下滑至3月21日收盘的54.65元,累计下跌超过20%。

在外界看来,目前的贝壳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净收入935亿元,同比增长20.2%,经调整净利润72.1亿元,同比下降高达26.4%。

分析财报可知,原因主要是营业成本总额同比增长25.78%。成本增速比收入更高,这方面有增加分佣、提升福利以留住经纪人的原因。

图源:贝壳财报

更深的原因是,贝壳的“一体三翼”战略。

在房产中介市场几乎没有对手后,贝壳把增长放到了租赁、家装家居和贝好家上面。

前两者还可以理解,一鱼多吃,同样的门店和经纪人都能完成这些业务增量,赚取更多利益。

但目前新业务还在增长期,自然成本也不低:房屋租赁服务成本同比增长121.02%,毕竟在管房源数量翻倍至2024年底的43万套;家装家居成本增长32.76%,主要用于家装家居业务的销售和市场费用增加。

外界更大的疑惑来自于贝好家:号称按需建房模式,2024年下半年实际拿地费用高达25亿元,堪比一家小型房企。

以一个轻资产的中介,介入重资产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周期长、占用资金大,可行吗?

深耕贝壳20年的创始人左晖因病离世后,2021年底,新任掌门人彭永东就宣布进行“一体两翼”战略升级,切入家居和房屋租赁业务。

2023年又升级到“一体三翼”,切入房地产开发业务。

业务越来越多,商业模式越来越重,负债越来越高;收入在增长,利润在下降。逆市扩张的贝壳,外界猜测其在市场冷的时候率先布局。

毕竟,投资的逻辑还是低吸高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万邦医药:7月2日融资买入37... 证券之星消息,7月2日,万邦医药(301520)融资买入379.34万元,融资偿还795.38万元,...
太重集团与康明斯战略签约 共探... 出品 | 搜狐汽车·搜狐商用车 近日,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重”)与康明斯在北京举...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金价继续反... 文章来源:汇金网 现货黄金(XAU/USD)在周三亚洲时段交投于一周高点下方,维持区间整理走势。此前...
超越业绩比较基准是如何“炼成”... 文|金基研 在基金领域,实现超越市场基准的收益比较受关注,这一概念通常被定义为超额收益。超额收益是...
A股震荡上行,A500ETF易... A股早盘震荡上行,板块题材上,创新药、消费电子、CPO、卫星导航板块涨幅居前,游戏、兵装重组、固态电...
港股创新药概念涨幅扩大!规模最... 7月3日,港股创新药概念涨幅扩大,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涨超3%,成分股康方生物涨10%,信达生物涨7%...
仁信新材:7月2日融资买入37... 证券之星消息,7月2日,仁信新材(301395)融资买入377.35万元,融资偿还546.75万元,...
东星医疗:7月2日融券卖出10... 证券之星消息,7月2日,东星医疗(301290)融资买入841.5万元,融资偿还929.36万元,融...
市场早盘震荡反弹,中证A500... 市场早盘震荡反弹,创业板指领涨。中证A500指数上涨0.42%,成分股中,华海药业涨停。 截至上午收...
利用分布式架构推动银行核心业务... 如今金融科技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的发展战略中,肩负着科技转型发展的重任...
百川股份实控人兼董事长突遭留置... 7月2日,百川股份股价大跌。截至当日收盘,百川股份下跌5.74%,每股报7.06元,总市值41.95...
金种子酒总经理辞任,华润系白酒... 在最严禁酒令发布后,关于酒企掌门闪电离场的消息不断曝出。 7月1日,张联东卸任洋河股份全部职务。7月...
美新科技:7月2日融资买入13... 证券之星消息,7月2日,美新科技(301588)融资买入133.17万元,融资偿还330.7万元,融...
保隆科技:7月2日融资买入15... 证券之星消息,7月2日,保隆科技(603197)融资买入1525.64万元,融资偿还1251.6万元...
龙软科技:7月2日融资买入22... 证券之星消息,7月2日,龙软科技(688078)融资买入222.04万元,融资偿还425.86万元,...
西门子称美国已取消对中国芯片设...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7月2日获悉,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收到美国政府的通知称,美国已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的...
富信科技:7月2日融资买入45... 证券之星消息,7月2日,富信科技(688662)融资买入456.25万元,融资偿还702.17万元,...
亚辉龙:7月2日融资买入605... 证券之星消息,7月2日,亚辉龙(688575)融资买入605.62万元,融资偿还582.49万元,融...
规模连增18周!港股红利低波E... 7月3日,恒指调整,高股息方向韧性不减。截至9时50分,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涨0.08...
传三星正考虑任命新内存业务负责... 【CNMO科技消息】CNMO从韩媒获悉,三星正面临内存业务压力,特别是高带宽内存(HBM)市场竞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