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策合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创始人
2025-03-20 14:36:38
0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相应的扶持激励政策涉及科技创新等很多方面,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系统集成,形成政策合力,提升整体效果。

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政策支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经济增长点的来源,也是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抢占的产业制高点。目前,一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尚面临技术不成熟与市场不成熟的双重制约,需政策措施的引导扶持,以突破自然状态下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

二是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科技创新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全链条,既包括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前沿交叉技术及与部分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紧密相连的关键核心技术,也包括传统产业中的外围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等。这个领域的政策主要以提高创新主体积极性、促进其加大创新投入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除了创新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外,还包括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三是支持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政策。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离不开各层次的科技人才,既包括科学家、技术研发人员、工程师、技术工人等,也包括企业家,需要教育体系培养出足够数量、具备相应才能的各类人才。整体来看,我国各级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还需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同时,需建立一套包括人才队伍培养、人才有序流动、人才评价激励等内容在内的系统化人才政策体系,以利于各类人才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一些相关政策也直接或间接对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形成影响。例如,在金融政策方面,多样化融资渠道是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耐心资本对于未来产业从萌芽、发展到成熟至关重要。又如,高水平开放政策有利于更好利用国外市场与资源,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

由于各项政策的实施分散于不同主体,如果没有进行系统集成,那么多项政策就难以形成合力。特别是在政策体系规模较大的情况下,部分政策可能会成为短板而拖累整个系统效率的提升,甚至不同政策之间会出现“打架”状况,影响政策体系的整体效果。因此,要实现政策效果最大化,就必须紧盯新质生产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核心目标,强化政策系统集成。

从长期来看,政策系统集成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在动态变化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技术创新是不断突破和发展的,与之相对应,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产业与技术构成、内部要素结构、发展条件等不断演变。例如,目前的未来产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成熟,逐步步入新兴产业、一般性产业阶段,在此过程中,相关政策内容可能会有所改变。又如,随着我国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得到更好体现,政府发挥作用的范围、力度需要与市场机制更好协调,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政策也会发生动态变化。因此,只有在较长时期内坚持政策系统集成,且保持更广视野,才能保证政策始终保持在一个系统性框架内,进而保证系统效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从更宏观的层面看,政策系统集成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科技创新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前沿交叉技术能力提升且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关键所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直接原因便是无法集成技术创新质的跨越所需要的支撑体系,难以实现以创新驱动替代要素驱动。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支持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强化政策集成、促进政策形成合力,必然会使这一优势产生乘数效应,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

强化政策系统集成,应注重横向集成,并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动态地进行集成。不同领域、不同部门制定的政策,需要在横向上予以协同,保证各项政策之间方向一致、彼此支撑、有效协作,发挥出最大潜力。

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具备不同特点,其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制约条件各不相同,发展的相应政策也有较大差异。这就需将内容各异、侧重点不同的相关政策予以系统集成,既体现出不同产业、不同领域的政策差异性与针对性,又将纷繁复杂的政策统一在一个政策系统之内,共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

随着时间推移及经济不断发展,还应及时根据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状况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动趋势,与时俱进调整政策体系,在动态中保证不同政策能够彼此配合。特别要注意新政策与旧政策之间的有效衔接,防止新旧政策衔接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及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同部门对政策方向、内容把握会有差异,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出现波动以及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有些部门对政策实施的内容、力度会发生改变,甚至出现为了短期利益而偏离既定目标的现象,从而导致政策实施效果无法达到最优。在这种情况下,应系统协调不同部门的政策实施,形成整体效应。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曾宪奎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冯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众首富扎堆搞钱!港股创下140... 最近这段时间,蔚来的日子不大好过,销量掉队、亏损千亿仍未盈利的质疑声不断,以至于李斌不得不亲自出面解...
谁是谁的敲门砖?古越龙山牵手石... 民酒消费加速崛起背景下,两大民酒企业宣布新的合作动态。 7月11日,首届中国米酿酒发展峰会暨古越龙山...
汇添富基金,董事长变更! 今日晚间,汇添富基金发布公告称,汇添富基金党委书记鲁伟铭出任公司董事长,原董事长李文因董事会换届原因...
京东健康与信达生物达成战略合作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傅苏颖)7月14日,京东健康与信达生物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供应链、全...
网友投诉南部海腾云鼎房产证问题 日前,有网友在麻辣社区群众呼声板块投诉海腾云鼎房产证问题,以下为网友原话: 南部县海腾云鼎小区都交房...
财政部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强国有商... 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 财金〔2025〕62号 中...
交易所“两融”名单发布,关注港... 截至收盘,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上涨0.6%,中证消费50指数上涨0.4%。 7月11日,沪深交易所...
【IPO前哨】又一“老大”赴港... 又一家市值接近千亿元人民币的A股上市公司,计划赴港上市。 从事互连芯片设计的澜起科技(688008....
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S... 来源:证券时报网 7月13日晚,*ST苏吴(600200)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
原创 第... 据巴西外交部 7 月 10 日公告,针对美国拟对巴西金属制品加征 50% 关税,巴西将等额反制美国大...
理财迎新机?非银存款半年增加2... 7月14日,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正式出炉。据央行披露,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
7月14日21股封单资金超过1... 人民财讯7月14日电,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7月14日,从收盘涨停板封单量看,汇通集团居于榜首,高...
四川金融监管局同意四川银行入股... 人民财讯7月14日电,7月14日,四川金融监管局官网发布川金监复〔2025〕158号文件,批复同意四...
上海市虹口区:力争打造国内领先... 7月14日,上海市虹口区并购集聚区在沪揭牌成立。上海市虹口区副区长陈帅在揭牌现场表示,建设上海市虹口...
王化晒入职小米10周年纪念:雷... 快科技7月14日消息,昨晚,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发文,纪念了自己入职小米10周年,并且回忆了当年加入...
陕西国资旗下延长中科启动IPO... 瑞财经 严明会 近日,延长中科(大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延长中科)在大连证监局完成IP...
股票行情快报:美迪凯(6880...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7月14日收盘,美迪凯(688079)报收于10.17元,上涨1.29%...
IPP文摘|稳定币的全球角力:... 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数字化浪潮中,稳定币已从新兴概念蜕变为重塑金融格局的关键力量,其引发的全球博弈正愈演...
马斯克:特斯拉股东将就是否投资... 在马斯克旗下火箭公司SpaceX投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xAI的消息传出后,特斯拉是否参与投资备受关注。...
雷军给黄仁勋“预热” 雷军给黄仁勋“预热” 7月14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与小米创始人雷军的合影在社交网络爆红。 但因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