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云链总经理刘长波:中小企业应有更多、更自由的融资渠道选择
创始人
2025-03-10 14:34:34
0

来源: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丨新金融联盟NFA

“中小企业应该有更多、更自由的融资渠道选择,不能强制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在某一个平台或者某一个资方体系下融资。应该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多样性和比质比价的规则设定。”2月23日,在新金融联盟举办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规范发展与风险防范”内部研讨会上,中企云链总经理刘长波在主题发言中表示。

浦发银行交易银行部(供应链创新部)总经理薛博、光大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姚宏宇、 浙商银行供应链金融部负责人赵旭升、日照银行副行长张茹茹也做了主题发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议由新金融联盟秘书长吴雨珊主持,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提供学术支持。45家银行、26家供应链信息平台和科技公司的近130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参会。以下为刘长波发言内容。

供应链金融的规范发展与创新实践

文| 刘长波

中企云链总经理 刘长波

千呼万唤始出来。2025年2月6日,人民银行等六部门下发了《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这对于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具有实质性的示范效应;对于提升金融业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具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这将进一步明确供应链金融发展内涵与方向,对规范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管理,健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规范管理具有实质性的定位效应。我们全力响应和支持各部门尽快正式发布该文件。

一、对政策的四点理解

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浅谈对这个宏观政策的理解。

(一)明确了各方定位,权责清晰,肯定了服务平台的现实价值

行业监管部门阐明了非常清晰的监管路径,具体明确了哪些部门管理哪些业务;行业自律协会明确负责制定行业管理的规则和细则;信息服务机构和商业银行负责做好信息报送工作,确保登记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目前,只有中登公司在做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唯一登记。未来,随着互金协会开启行业数据报送管理,中登和互金双重数据管理,可以更好地防范数据作假。

从各参与方角度来讲,核心企业、商业银行和信息服务平台都明确了各自的责任义务,保障了信息服务平台的中立性和数据安全。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四流合一”信息归集,尤其是开展跨境、跨链服务,有了文件指导之后,信息服务平台做什么、怎么做,有了相应的定义和规范。电子债权凭证行业已经发展近十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终于迎来了明确的制度管理规定。

(二)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纳入监管,明确了各项管理标准

明确了确权函和各项协议标准,确立了信息披露机制,对系统建设的安全性、合规性和高效性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设置了一定的行业准入门槛,行业进入壁垒高,要求具备很强的系统保障能力、服务保障能力和对核心企业的服务能力,以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三)严守“契约精神”,从源头推动解决中小企业“应收难”

企业生产经营是一个持续过程,从招投标、签约、生产、发货、验货、开票、入账到付款等,各个业务环节均需建立标准的管理流程,并严格依照合同办事。核心企业积极主动践行“契约精神”,是以市场化方式解决市场问题的重要保障。文件出台有助于推动核心企业更多地提前清理应付账款,从源头入手解决中小企业应收难题。

(四)避免限定融资渠道,让中小企业有更多融资选择、更低成本

加大落地普惠金融质效,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多元化金融服务产品种类,如脱核不离核产品、确真不确权产品、基于物的信用产品等;随着市场深化发展,还需要持续创新优化金融产品服务。供应链金融的深化发展必然离不开产业数字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夯实,这将为推动“数字信用”“物的信用”发展提供良好的行业土壤。今天的电子债权凭证还是相对简单的标准化,未来随着供应链金融的持续创新,将会出现更多的发展模式。我们期待,未来脱核产品,包括“物的信用”等一系列创新产品,也能快速纳入监管,在监管指导下创新行业发展。

在选择融资渠道时,中小企业应该有更多、更自由的选择,不能限制融资渠道,不能强制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在某一个平台或者某一个资方体系下融资。还应该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多样性和比质比价的规则设定。我们期待继续倡导开放化的开源平台系统,打破封闭发展状态。

二、行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行业挑战和发展机遇并存,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理解:

第一,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随着《征求意见稿》出台,市场发展空间将持续扩容,也将催生更多的供应链金融场景和发展模式。

第二,促进市场合规健康发展。从合规角度来看,未来“自律+备案”可获得监管机构更多认可;通过设立合规门槛,约束市场。

第三,数据安全性是重中之重随着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机构对业务流程标准化、数字化、透明化和贸易背景真实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核心企业和供应链企业需要提供更深度的贸易背景数据。但是,因为涉及商业机密,越深度的数据,企业越不愿提供,比如,出入库发票质检、订单产品型号等。这种数据安全性怎样解决?隐私计算等更多技术工具将有助于解决这些安全问题,让数据可用不可见。

第四,市场竞争将日益加剧。文件出台后,或将出现更多参与者争夺市场份额。对平台企业来讲,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不断强化综合服务能力、强化为商业银行获客的能力、强化为核心企业服务供应商的能力和强化跨域跨链的服务能力等。

第五,票据贴现或纳入普惠。现在银行大力推行电子债权凭证业务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落实普惠金融。如果票据纳入普惠金融范畴,票据价格会更具优势。电子债权和票据各有优势,下一步行业发展将更趋向于集中。

三、中企云链的实践与探索

2020年9月,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出台《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银发〔2020〕226号),是指导产融数字化行业发展的划时代纲领性文件,提出了三大信用:主体信用、数据信用、物的信用。

主体信用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数字化确权产品非常成熟,能快速批量复制,带来大量集中业务。

数据信用创新“脱核链贷”业务,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水平。如果核心企业不愿意确权,就可以使用“脱核不离核,确真不确权”的场景类和数字类金融产品。然而,现在的难点在于产业数字化基础太差,无法采集很多数据信息,或由于商业安全问题,核心企业不愿意公开相关数据。推进数据信用面临的难点非常多,远比推行主体信用可产生的批量化业务难度更大。我们在持续尝试创新构建更多的业务场景,引领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物的信用需要大量建设类似金融监管仓这样物的监管、储备设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在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和布局调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央行:前10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 本报记者 刘琪 1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2025年10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局势危急!如今才意识到,美国正... 美国债务问题呈现“温水煮青蛙”式恶化态势,当前债务总额已超33万亿美元(数据来源:美国财政部最新统计...
业绩重拾升势、硬科技动能澎湃 ... 11月13日晚,随着中芯国际、诺诚健华2家多地上市的红筹公司完成三季报业绩披露,科创板592家公司的...
小红书拿支付牌照,毛文超苦寻“... 文/瑞财经 曾树佳 小红书悄然拿下了一张支付牌照。 工商信息显示,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简称“东方支...
和讯投顾郑镇华:指数突破新高,... 今天指数创了10年新高了,后面空间有多少?这里面能不能快速上行突破呢?还是延续震荡,科技股今天企稳反...
币圈老吕全是:以太坊多空双杀后... 大家好,我是老吕,这两天的行情,多空双杀有目共睹!不光是老吕没讨到好处,我相信整个市场也是如此,这已...
深度对话多位中信建投首席:20... 记者 牛钰 11月11日至13日,中信建投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峰会在北京召开。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
“双11”购物节折射消费市场新... 新华社广州11月13日电(记者熊嘉艺、胡林果)今年“双11”,你下单了吗?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
马泰之间海域沉船事件遇难人数升... △马来西亚海事执法局发布图片 当地时间11月13日晚,马来西亚海事执法局发布消息称,针对马来西亚与泰...
A股鏖战4000点 多家券商看... 近期,上证指数在4000点一线反复震荡,板块轮动有所加快。在此市况下,机构对相关个股的评级调整自然也...
申购国产GPU第一股!时间定了 【大河财立方消息】11月13日,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简称:摩尔线程)披露科创...
非洲最大铁矿投产,显著改善中国... 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总投资逾200亿美元,达产后年产量1.2亿吨,将改变国际铁矿石供应格局,中国企业...
今夜,利空!跳水! 【导读】美联储前景不明朗,股市下跌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大家好,今晚继续关注海外市场的表现,美股走...
利率下探 经营贷须防套利风险 在信贷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经营贷利率正不断刷新下限。11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从珠海华润银行深...
泽连斯基喊话欧盟:赶快给钱,这...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欧盟正寻求使用俄罗斯被冻结资产向乌克兰提供1400亿欧元贷款,但由于比利时提...
找不到槽点的毛戈平 毛戈平的能力禀赋,在国货美妆领域属独一份。 文丨胡昊 大体上,新旧消费势力的行为取向及差异造就了 ...
市场价打七折!“银行直供房”批... 市场价的七至九折就能买到房子?拍卖平台上,标有“银行直供”的房产成为近日的吸睛爆款。 什么是银行直供...
原创 A... 截至周四收盘,上证指数报4029.50点,涨0.73%,创下近十年来新高;深成指涨1.78%,创业板...
【立方债市通】地方国资扎堆卖房... 第 497 期 2025-11-13 焦点关注 地方国资扎堆出售房产,专家称卖房是资源资产化的...
近15万亿元新增贷款投向哪里?... 1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近15万亿元。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