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股市健康发展根基 资本市场改革“加速跑”
创始人
2025-03-08 10:33:59
0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逐项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筑牢股市健康发展的根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就下一阶段资本市场改革重点进行了阐述。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指出,资本市场未来改革方向明确,监管层意在增强市场活力,引导资本向科技领域聚集。随着相关举措逐步落地,资本市场的包容性与协同性将明显增强。从核心技术突破到创新主体培育,从产业融合发展到金融服务优化,资本市场将为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浪潮中稳健前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促改革:步伐快 出实招

自2024年全国两会提出“强本强基,严监严管”的监管理念以来,资本市场改革鼓点密、节奏快,尤其是在新“国九条”引领下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形成,系统性重塑了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推动资本市场呈现出积极的、深刻的变化。

一组数据可以看到变化:2024年,证监会办理各类案件739件,罚没款153亿元,金额超过上一年两倍;市场的分红回购已远超IPO、再融资和减持的总规模,沪深300指数股息率达到3.4%,投资和融资更加协调的市场生态正在加快形成;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规模从2024年年初的5.1万亿元增长到目前的6万亿元,增幅17.4%。

改革在资本市场激起阵阵浪花,推动投资者预期和市场信心明显改善。叠加DeepSeek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脱颖而出,世界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新的认识,中国资产迎来价值重估。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认为,用改革的办法破解资本市场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特别是通过综合改革健全投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可以不断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资金入市,提高资本市场定价及运行效率,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未来改革的着力点在哪里?吴清表示,下一步,要进一步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板块层次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差异化安排,促进市场资源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集聚,研究出台更多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硬招实招,促进上市公司提升回报投资者的意识和能力,多渠道增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稳市做法和工作机制,增强市场基础制度的适配性,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更好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一系列举措就是要打造价值投资的市场新生态,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核心,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并通过制度设计引导资金“愿意来、留得住、有回报”。从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到优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安排,再到以开放促改革,不断完善境外上市备案制度,加强与境外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融资制度的完善将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向“新”力:制度活 供给足

吴清指出,资本市场对促进产业和科技创新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支撑作用,科技创新企业越多越强,资本市场的活力、吸引力,以及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能力也就越强。目前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已超过四成,先进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龙头领军企业。

“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转化成绩突出,资本市场为我国新旧动能平稳转化、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财信证券相关人士指出,未来我国资本市场上市政策有望进一步向“硬科技”“真创新”企业倾斜,加快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的转化步伐。

实际上,资本市场支持科技企业不只有上市一条路,也不只有股票一种工具,债券、可转债、优先股、资产证券化、期权、期货等产品和工具也可以有所作为,能够提供接力棒式的融资支持和服务。

以科创债为例,据Wind统计,2021年至2024年4年间,我国科创债券(含科创公司债、科创票据)分别发行166.60亿元、2605.14亿元、7700亿元和12178.89亿元,国企、民企均有涉及,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科技创新型企业投资与融资、项目或产品研发,以及孵化平台与基地建设。

在科创债常态化发行下,新券发行预计将提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提出,将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科技创新债券的产品体系。

这标志着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进入新阶段,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推出,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根据科技创新企业的需求和股权基金投资回报的特点进行制度设计和安排,引导债券资金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于丽峰指出,未来一系列改革举措可以期待,包括债券品种创新、创新风险分担机制、推动符合科创领域特点的风险评价模型应用等,监管部门有望在科创债发行注册流程方面提速,稳步发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全面、更加高效的资本市场服务。

引“长钱”:起步快 后劲足

自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发布之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节奏加快了。吴清向市场“报账”:2024年9月以来,各类中长期资金所持A股流通市值从14.6万亿元增长到17.8万亿元,增幅达到22%。

当前监管部门仍在逐项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不断引入源头活水。如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又如研究制定推进长期资金长周期考核政策和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引导行业更加注重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更好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指出,随着机构资金入市、改善机构考核、发展权益类基金等相关政策持续落地,中长期资金入市已经步入全面实施阶段。预计2025年A股增量资金规模或达2万亿元,成为市场中枢抬升的核心动力,不断为资本市场引入源头活水,引入科学投资理念,提振投资者信心,促进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中长期资金入市不仅是应对当前市场波动的‘稳定器’,更是激活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转换器’。”章俊强调,在政策端持续疏通制度堵点、资金端践行价值投资、中介端创新服务模式的共同努力下,将会实现“长钱长投”与“经济韧性”的双向赋能,重塑市场生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造车不如造机器人?小鹏汽车立志... 出品|刻度财经 成立10年,亏损10年。 曾代表造车新势力的“蔚小理”已经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各自...
原创 指... 行业及主题配置:一是科技和先进制造等成长领域。政策面有望传递积极因素,且成长板块仍表现出较高的景气度...
雷军,最新发声 今日10点32分,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发文表示,刚刚,小米汽车第50万辆整车正式下产线。 雷军随后在其...
深耕一方沃土 奋进五载春秋 澄海农商银行为当地玩具产业量身定制金融产品与服务。受访者供图 澄海农商银行坚持“支农支小”定位,深...
上海临港新片区投资控股集团增资... 每经AI快讯,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上海临港新片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
内化AI,百度正走进千行百业 作为中国AI领域的“起大早”者,百度通过十余年投入,构建了从算力、框架、模型到应用的全栈AI能力。如...
两部门公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 据财政部网站,根据《财政部 商务部关于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商务部、财政部...
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稚聪:若中... 新浪讯 11月20日上午消息,在2025英特尔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大会上,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稚聪表示...
大华股份(002236),拟分... 来源: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来自浙江杭州的大华股份(002236.SZ)11月17...
最低调的大疆,抢最狠的市场 文|商业数据派 王剑波 双11购物节的硝烟尚未散尽,两份权威报告的悬殊差距,让一向“隐身”于公众视...
原创 马... 众所周知,马云是国内知名的企业家,他在社会上也有较大的影响力。特别是马云发表过一些对未来趋势的看法,...
利和兴:11月19日融资买入9...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9日,利和兴(301013)融资买入9266.41万元,融资偿还1.25亿元,...
赛力斯港股上市全球战略加速 长... 自11月5日成功登陆港股以来,赛力斯凭借稳步提升的业绩表现与面向未来的成长潜力,赢得长江证券、中信建...
外资疯狂加仓中概股,散户却还在... 最近看到华尔街巨头集体加仓中国科技资产的新闻,我忍不住想笑。这帮金融大鳄们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突然...
上市公司热衷“基金专户”投资 ...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0日讯 (编辑 王蔚 实习生 李煊)近期,又有部分上市公司公告,欲使用闲...
中科曙光:11月19日融券卖出...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9日,中科曙光(603019)融资买入2.04亿元,融资偿还4.55亿元,融资...
吉利领投星动纪元近10亿元新融... 11月20日,具身智能公司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近10亿元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吉利资本领投,北汽产投战略...
财联社盘面直播超话 【11月2... 财联社盘面直播超话 【11月20日午间涨停分析】财联社11月20日电,今日午盘全市场共39股涨停,连...
小米交出历史最佳季报后遭遇股价... 瑞财经 吴文婷11月20日,小米集团股价持续下跌。截至发稿时,其报37.52港元,跌3.35%,总市...
中国银行涨超4%,续创历史新高... 11月20日电,A股早盘银行板块延续强势,中国银行(SH601988)涨超4%,续创历史新高,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