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股市健康发展根基 资本市场改革“加速跑”
创始人
2025-03-08 10:33:59
0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逐项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筑牢股市健康发展的根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就下一阶段资本市场改革重点进行了阐述。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指出,资本市场未来改革方向明确,监管层意在增强市场活力,引导资本向科技领域聚集。随着相关举措逐步落地,资本市场的包容性与协同性将明显增强。从核心技术突破到创新主体培育,从产业融合发展到金融服务优化,资本市场将为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浪潮中稳健前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促改革:步伐快 出实招

自2024年全国两会提出“强本强基,严监严管”的监管理念以来,资本市场改革鼓点密、节奏快,尤其是在新“国九条”引领下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形成,系统性重塑了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推动资本市场呈现出积极的、深刻的变化。

一组数据可以看到变化:2024年,证监会办理各类案件739件,罚没款153亿元,金额超过上一年两倍;市场的分红回购已远超IPO、再融资和减持的总规模,沪深300指数股息率达到3.4%,投资和融资更加协调的市场生态正在加快形成;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规模从2024年年初的5.1万亿元增长到目前的6万亿元,增幅17.4%。

改革在资本市场激起阵阵浪花,推动投资者预期和市场信心明显改善。叠加DeepSeek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脱颖而出,世界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新的认识,中国资产迎来价值重估。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认为,用改革的办法破解资本市场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特别是通过综合改革健全投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可以不断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资金入市,提高资本市场定价及运行效率,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未来改革的着力点在哪里?吴清表示,下一步,要进一步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板块层次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差异化安排,促进市场资源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集聚,研究出台更多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硬招实招,促进上市公司提升回报投资者的意识和能力,多渠道增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稳市做法和工作机制,增强市场基础制度的适配性,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更好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一系列举措就是要打造价值投资的市场新生态,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核心,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并通过制度设计引导资金“愿意来、留得住、有回报”。从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到优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安排,再到以开放促改革,不断完善境外上市备案制度,加强与境外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融资制度的完善将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向“新”力:制度活 供给足

吴清指出,资本市场对促进产业和科技创新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支撑作用,科技创新企业越多越强,资本市场的活力、吸引力,以及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能力也就越强。目前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已超过四成,先进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龙头领军企业。

“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转化成绩突出,资本市场为我国新旧动能平稳转化、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财信证券相关人士指出,未来我国资本市场上市政策有望进一步向“硬科技”“真创新”企业倾斜,加快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的转化步伐。

实际上,资本市场支持科技企业不只有上市一条路,也不只有股票一种工具,债券、可转债、优先股、资产证券化、期权、期货等产品和工具也可以有所作为,能够提供接力棒式的融资支持和服务。

以科创债为例,据Wind统计,2021年至2024年4年间,我国科创债券(含科创公司债、科创票据)分别发行166.60亿元、2605.14亿元、7700亿元和12178.89亿元,国企、民企均有涉及,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科技创新型企业投资与融资、项目或产品研发,以及孵化平台与基地建设。

在科创债常态化发行下,新券发行预计将提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提出,将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科技创新债券的产品体系。

这标志着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进入新阶段,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推出,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根据科技创新企业的需求和股权基金投资回报的特点进行制度设计和安排,引导债券资金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于丽峰指出,未来一系列改革举措可以期待,包括债券品种创新、创新风险分担机制、推动符合科创领域特点的风险评价模型应用等,监管部门有望在科创债发行注册流程方面提速,稳步发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全面、更加高效的资本市场服务。

引“长钱”:起步快 后劲足

自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发布之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节奏加快了。吴清向市场“报账”:2024年9月以来,各类中长期资金所持A股流通市值从14.6万亿元增长到17.8万亿元,增幅达到22%。

当前监管部门仍在逐项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不断引入源头活水。如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又如研究制定推进长期资金长周期考核政策和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引导行业更加注重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更好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指出,随着机构资金入市、改善机构考核、发展权益类基金等相关政策持续落地,中长期资金入市已经步入全面实施阶段。预计2025年A股增量资金规模或达2万亿元,成为市场中枢抬升的核心动力,不断为资本市场引入源头活水,引入科学投资理念,提振投资者信心,促进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中长期资金入市不仅是应对当前市场波动的‘稳定器’,更是激活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转换器’。”章俊强调,在政策端持续疏通制度堵点、资金端践行价值投资、中介端创新服务模式的共同努力下,将会实现“长钱长投”与“经济韧性”的双向赋能,重塑市场生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以精细化管理推动农信改革升级 本报吕梁讯 近年来,石楼联社通过精细化管理和考核激励,每日动态监测业务数据并制定次日营销计划,形成“...
佳兆业集团:预期2024年度取... 观点网讯:3月24日,佳兆业集团发布盈利警告,预计本年度亏损不超过人民币300亿元,较上一年度亏损净...
远洋服务变阵|年报风云⑥ 文/乐居财经 徐酒眠‍‍‍ “2025年我们对第三方拓展定位为规模增长的主要来源,预期实现1个亿的合...
香港2月出口货值同比升15.4... 香港3月25日电 (记者 魏华都)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5日公布对外商品贸易统计数据,2025年2月香...
泰豪科技拟购买江西泰豪军工集团...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4日讯 泰豪科技(600590.SH)今日盘后发布关于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
​A股分拆上市,新案例! 【导读】诺力股份拟分拆控股子公司中鼎智能至港交所主板上市 中国基金报记者 闻言 3月25日晚间, ...
力拓集团CEO石道成:全球锂年... 来源/21能闻(nengwen-21) 作者/曹恩惠 白杨 编辑/骆一帆 孙晨阳 图源/21能闻 力...
CoreWeave:AI算力新... 在AI领域的激烈竞争中,一家名为CoreWeave的新兴公司悄然崛起,正在挑战传统云计算巨头的地位。...
2024年全球风险投资格局-对... 报告由摩根大通发布,分析了全球风险投资格局及其对软件与安全领域的影响,涵盖投资趋势、重点领域、并购活...
“不到1个月,外卖订单蹭蹭往上... “在其他平台卖200单的利润,京东只要40单就能做到!”北京一家烧烤店老板感叹,在加入京东外卖后,门...
最高可贷5000万元!金融助企... 记者24日获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度的通知,在原有小微企业基...
晨光股份2024年净利14亿减... 挖贝网3月25日,晨光股份[603899]近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42.28亿元,...
3月25日ETF晚报丨三大指数... 一、ETF行业快讯1.三大指数涨跌互现,煤炭板块ETF涨幅居前 今日,三大指数涨跌互现,上证综指较前...
爱科赛博涨3.40%,成交额1...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3月25日,爱科赛博涨3.40%,成交额1.02亿元,换手率4.30%,...
海尔智家副总裁宋玉军要让用户“... AWE2025圆满闭幕,作为一年一度的家电、智能家居及消费电子盛会,千余家参展企业汇聚上海,共同见证...
买房,可7天无理由退订? 买房,都可以7天无理由退订了? 近日,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落实购房订金保护期...
毕节房产评估哪家好 这是(tel15828298733)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在毕节这座充满潜力的城市,房产市场...
仅3天!人气高标“筹码”已换2... 财联社3月25日讯(编辑 梓隆),今日(3月25日),市场热股邵阳液压盘中巨震,截至收盘,其全天成交...
招行生命线零售业务不良率上升,... 3月25日,招商银行(600036)披露了2024年财报,而截至当日A股收盘,该行股价今年以来的涨幅...
兢强科技:经营性现金大幅流出仍... 近期,铜陵兢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兢强科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拟北交所IPO上市,公开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