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股市健康发展根基 资本市场改革“加速跑”
创始人
2025-03-08 10:33:59
0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逐项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筑牢股市健康发展的根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就下一阶段资本市场改革重点进行了阐述。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指出,资本市场未来改革方向明确,监管层意在增强市场活力,引导资本向科技领域聚集。随着相关举措逐步落地,资本市场的包容性与协同性将明显增强。从核心技术突破到创新主体培育,从产业融合发展到金融服务优化,资本市场将为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浪潮中稳健前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促改革:步伐快 出实招

自2024年全国两会提出“强本强基,严监严管”的监管理念以来,资本市场改革鼓点密、节奏快,尤其是在新“国九条”引领下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形成,系统性重塑了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推动资本市场呈现出积极的、深刻的变化。

一组数据可以看到变化:2024年,证监会办理各类案件739件,罚没款153亿元,金额超过上一年两倍;市场的分红回购已远超IPO、再融资和减持的总规模,沪深300指数股息率达到3.4%,投资和融资更加协调的市场生态正在加快形成;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规模从2024年年初的5.1万亿元增长到目前的6万亿元,增幅17.4%。

改革在资本市场激起阵阵浪花,推动投资者预期和市场信心明显改善。叠加DeepSeek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脱颖而出,世界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新的认识,中国资产迎来价值重估。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认为,用改革的办法破解资本市场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特别是通过综合改革健全投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可以不断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资金入市,提高资本市场定价及运行效率,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未来改革的着力点在哪里?吴清表示,下一步,要进一步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板块层次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差异化安排,促进市场资源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集聚,研究出台更多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硬招实招,促进上市公司提升回报投资者的意识和能力,多渠道增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稳市做法和工作机制,增强市场基础制度的适配性,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更好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一系列举措就是要打造价值投资的市场新生态,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核心,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并通过制度设计引导资金“愿意来、留得住、有回报”。从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到优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安排,再到以开放促改革,不断完善境外上市备案制度,加强与境外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融资制度的完善将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向“新”力:制度活 供给足

吴清指出,资本市场对促进产业和科技创新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支撑作用,科技创新企业越多越强,资本市场的活力、吸引力,以及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能力也就越强。目前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已超过四成,先进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龙头领军企业。

“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转化成绩突出,资本市场为我国新旧动能平稳转化、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财信证券相关人士指出,未来我国资本市场上市政策有望进一步向“硬科技”“真创新”企业倾斜,加快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的转化步伐。

实际上,资本市场支持科技企业不只有上市一条路,也不只有股票一种工具,债券、可转债、优先股、资产证券化、期权、期货等产品和工具也可以有所作为,能够提供接力棒式的融资支持和服务。

以科创债为例,据Wind统计,2021年至2024年4年间,我国科创债券(含科创公司债、科创票据)分别发行166.60亿元、2605.14亿元、7700亿元和12178.89亿元,国企、民企均有涉及,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科技创新型企业投资与融资、项目或产品研发,以及孵化平台与基地建设。

在科创债常态化发行下,新券发行预计将提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提出,将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科技创新债券的产品体系。

这标志着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进入新阶段,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推出,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根据科技创新企业的需求和股权基金投资回报的特点进行制度设计和安排,引导债券资金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于丽峰指出,未来一系列改革举措可以期待,包括债券品种创新、创新风险分担机制、推动符合科创领域特点的风险评价模型应用等,监管部门有望在科创债发行注册流程方面提速,稳步发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全面、更加高效的资本市场服务。

引“长钱”:起步快 后劲足

自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发布之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节奏加快了。吴清向市场“报账”:2024年9月以来,各类中长期资金所持A股流通市值从14.6万亿元增长到17.8万亿元,增幅达到22%。

当前监管部门仍在逐项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不断引入源头活水。如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又如研究制定推进长期资金长周期考核政策和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引导行业更加注重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更好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指出,随着机构资金入市、改善机构考核、发展权益类基金等相关政策持续落地,中长期资金入市已经步入全面实施阶段。预计2025年A股增量资金规模或达2万亿元,成为市场中枢抬升的核心动力,不断为资本市场引入源头活水,引入科学投资理念,提振投资者信心,促进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中长期资金入市不仅是应对当前市场波动的‘稳定器’,更是激活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转换器’。”章俊强调,在政策端持续疏通制度堵点、资金端践行价值投资、中介端创新服务模式的共同努力下,将会实现“长钱长投”与“经济韧性”的双向赋能,重塑市场生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交... 当粤港澳大湾区被赋予世界级城市群期待时,两家银行却在此遭遇滑铁卢。 交通银行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
华为最新发布!事关人工智能 汪涛表示:“每一次文明的跃迁都源自人类对未知的不断探索。这份深植于人类基因的探索精神,推动我们不断突...
贝因美上半年营收下滑、广告宣传... 瑞财经 刘治颖 近日,贝因美(SZ002570)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年上半年,贝因美...
中信建投:以普惠为光,践行“金... 编者按: 时代之笔擘画新章,金融活水润泽实体。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铺就的壮阔画卷中,证券业正以创新之...
Doo Financial|从... 黄金 ETF 作为全球市场观察黄金投资需求的重要窗口,一直以来被视作机构投资者行为的风向标。其持仓规...
中集车辆荣获2025中国上市公... 来源:新浪证券 9月16日,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暨上市公司论坛”在上...
*ST东通连续第4个跌停 可能... 9月18日,*ST东通封于跌停,股价收报2.7元,这也是公司股价连续第四个20cm跌停。 公司此前公...
原创 房...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
荣万家(02146.HK):耿... 荣万家(02146.HK)发布公告,耿建富先生因退休计划提请辞任执行董事、董事长、董事会的提名委员会...
人民银行将在港发行600亿元中... 北京商报讯 (记者 岳品瑜 实习生 岳雯艳)9月18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为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
恒瑞医药孙飘扬布局生物科技,新...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上海瑞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胡宏成,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
上市公司亚钾国际董事长郭柏春被... 9月17日,上市公司亚钾国际(000893.SZ)发布《关于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公司股份的预披...
“好喜欢和我的领导一起出差!”... 瑞财经 刘治颖 近日,南孚电池因一则高铁广告语引发公众争议。 该广告语内容为:“好喜欢和我的领导一起...
海南华铁、海南机场成立科技公司...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海南领航华翼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卢旭,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硬件销...
快讯|港股IPO双线发力:“A... 2025 年前 9 个月港股 IPO 市场回暖,“A+H” 上市模式成主流。11 家 A 股企业完成...
石头科技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完成... 来源:中访网财观 中访网数据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169,证券简称:石头科...
从“流量”到“产品”:量子之歌... 近年来,潮玩赛道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已然成为消费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比如赛...
ETF今日收评 | 中证A50... 三大指数今日冲高回落。从板块来看,机器人板块延续强势,低价股表现活跃,芯片产业链逆势上涨。下跌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