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理由看好港股央企公司
创始人
2025-03-07 21:05:31
0

港股中的央企公司经常处于被忽略的地位,但这些公司基本面坚实,现金流稳定,当下估值又低,不失为“价值洼地”。

本刊特约 王雁飞/文

尽管市场对港股央企的关注度长期低迷,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些央企凭借其坚实的行业地位、稳定的现金流和极低的估值,正成为港股难得的“价值洼地”。无论是从基本面、估值修复,还是政策红利的角度来看,港股央企板块都具备了极强的投资吸引力。

坚实的基本面

港股上市的央企是长期被市场忽视的板块,这些公司集中于能源、电信、金融、基建等成熟稳定的行业,头部公司如工商银行、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移动、中广核电力等均有着资源垄断、牌照和技术壁垒等优势,具有较强的现金流创造能力,在经济波动周期中的业绩更显韧性。从盈利能力看,2024年中报显示,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50家成分股仅有一家出现亏损,年化ROE中位值为8.74%,远高于全部港股的中位值2.16%,也高于全部港股通企业的中位值7.68%。

央企是港股高红利的代表企业,也是港股市场的分红主力,历史数据表明央企分红有着很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成分股近两年股息支付率稳定在40%以上,2024年股息率高达6.91%,显著高于恒生指数。考虑到国际地缘和经济基本面压力仍存,红利风格股票虽然短期内面临调整,但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板块回调或是较好的加仓时机。

极度的低估值

自2021年底以来恒生指数就进入了破净状态,港股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的估值洼地,截至2025年2月26日恒生指数的市净率估值为0.96倍,处于近10年以来31.86%分位数水平。而央企又成为港股这个低估市场中的洼地,仍以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50家成分股为例,截至2025年2月26日破净比例高达90%,平均市净率仅有0.58倍,剔除金融业后的平均市净率仅0.56倍。

或许投资者会质疑,港股和央企低估是否已成为长期以来的市场共识,或者说港股因其流动性、制度障碍等只得接受低估值?从历史上来看,港股曾经长期享受1倍以上市净率估值,在几轮牛市中更是触及到了1.5倍以上甚至最高3.0倍的平均市净率,而央企红利指数在过去多年也一直稳健上涨——实际上,与央企相关的指数在红利再投资效应的带动下,都是近年来表现最好的指数之一。

港股价值重估

科技突破和美元降息无疑是本轮港股行情的重要催化剂,有望进一步将港股央企扎实的基本面逻辑和估值修复逻辑加强。随着中国企业在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5G、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推动了智能制造、自动驾驶、医疗诊断等行业的变革,市场看到了制造业、服务业众多场景的颠覆性潜力,为中国资本市场注入了更多想像空间和增长动力。

美元降息直接引发资金从美元资产回流新兴市场,全球投资格局可能发生改变,2024年底以来外资在亚太市场的配置重心正向香港转移。随着中国利率进一步下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探至不足2%,内地机构对于高质量资产的配置需求更加强烈,外资回流和南向资金两股力量共同驱动港股上涨。未来,随着港股的整体估值水位抬高,机构不可能对低估值、高股息的央企板块视而不见,资金从高位向低位切换的可能性显现,港股中的基建、能源、银行、保险央企的配置价值会进一步凸显。

市值管理的压力

港股央企大面积、深度破净直接影响央企整体形象和融资能力,央企市值管理新政为此提供了系统性纠偏的契机。2022年5月,国资委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价值实现与价值创造相匹配,2024年12月国资委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中央企业高度重视控股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表现,并规范市值管理工作,旨在促进央国企的价值重估。

此后,港股央企分红、增持、回购、重组、私有化等公告频发,成为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众多央企开始将市值管理指标纳入企业领导人员年度业绩合同,多家央企发布长期的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提高了分红频率和分红比例,而东风和长安的整合也拉开了央企并购重组的大幕。对投资者而言,除了获取更高的股息回报外,上述市值管理措施还提供了回购套利、重组套利、私有化套利等投资机会。

港股通改革预期

港股较A股估值价差长期较大,其中当然存在非理性因素,这种非理性折价本身就存在内生的修复动力。当然,从香港股市的运行机制角度看,部分机制设计并不利于活跃交易、吸引投资者。港股通机制不仅门槛较高、范围受限,而且港股较高的交易费用抑制了小额投资、高频交易和量化交易等对成本敏感的投资群体的参与度。通过港股通投资H股所获股息红利需要按2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投资红筹股税负则更高,没有A股类似的减免政策,同时港股征收的印花税率也高于A股,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投资者的交易活跃度。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香港证监会主席雷添良建议优化港股通相关税收制度,降低港股通个人投资者的股息红利税收水平。近日香港特区政府在财政预算案中提到了推进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涉及港股改革的内容。未来随着港股和港股通机制完善,港股市场或将从大幅折价逐渐收敛为平价乃至溢价,在此过程中港股央企的优质股权将有望获得更为公允的定价。

随着市场情绪的逐步回暖和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港股央企的价值重估之路已然开启。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的低估值区间正是布局的黄金时机。未来港股央企有望成为境外资本、境内固收资金以及科技行业高位回流资金三者的交汇处,迎来价值回归行情。

(作者为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本文刊于03月01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股市必读:铜陵有色(00063... 截至2025年7月10日收盘,铜陵有色(000630)报收于3.38元,上涨1.5%,换手率2.0%...
主播说联播丨“十四五”,“风雨... 今天,国新办举行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证券代码:002422 证券简称:科伦药业 公告编号:2025-051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
上市公司动态 | 科大讯飞预计... 重点要闻 科大讯飞预计上半年亏损减半 科大讯飞(002230.SZ)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
土耳其主要银行指数延续涨势,上... 每经AI快讯,7月10日,土耳其主要银行指数延续涨势,上涨2.5%。 每日经济新闻
两大稀土巨头宣布:涨价! 【大河财立方消息】7月10日,北方稀土、包钢股份双双宣布,上调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
老铺黄金尾盘跌近7%,新店扩张... 港股研究社讯,近日,老铺黄金(06181)在资本市场出现明显股价波动,尾盘跌近7%,截至发稿,跌幅达...
武汉金融贷款实战融资技巧解析 武汉助贷平台匹配技巧 我们大家在武汉申请贷款时,选对武汉助贷平台超级重要!它能帮我们快速精准匹配融资...
原创 牌... 现在,这个地球上,一场更大规模的“超市抢购”正在上演。只不过,抢的不是鸡蛋和卫生纸,而是关乎国家命脉...
房企上半年融资规模降三成 境外... 每经记者:陈利 每经编辑:魏文艺 今年上半年,房企融资规模仍呈收缩态势。克而瑞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
天新药业2024年营收利润双增... 瑞财经 钟鸣辰近日,天新药业(SH603235)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同比营收利润双增。 报告显...
A股三大指数:成交额超1.5万... 【现阶段“政策预期交易”火热,预计短期股指震荡偏多】7月10日,A股三大指数分化,总成交额微缩量但超...
激情浙夏 快乐消费 陈钊:如何...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汪洋 设计 王汝吉 随着暑期消费旺季的到来,浙江省近日发布《"激情浙夏 快...
新发政策利好未来产业,恒生创新... 截至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下跌0.3%,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下跌0.8%,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
沪指收涨0.5%,盘中续创年内... 沪指今日站稳3500点,盘中续创年内新高,截至收盘,上证50指数上涨0.6%,上证180指数上涨0....
告别大厨?“炒菜机器人”杀入万... 万亿级中餐赛道正迎变,“机器炒菜”成为这个市场中最大的变量之一。 7月10日,由成都餐饮同业公会主...
【投融资动态】灵境AI天使轮融...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7月7日公布的信息整理,灵境万维(泉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天使轮融资,...
价格四连涨!两大行业龙头官宣,... 财联社7月10日讯,今日,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双双发布公告,宣布上调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
带着企业“走出去” 帮助企业“... 为应对当前需求收缩经济形势,帮助工业企业找订单、拓市场,7月9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刘红...
“转”出新活力 扬帆正当时——...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正通过强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