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理由看好港股央企公司
创始人
2025-03-07 21:05:31
0

港股中的央企公司经常处于被忽略的地位,但这些公司基本面坚实,现金流稳定,当下估值又低,不失为“价值洼地”。

本刊特约 王雁飞/文

尽管市场对港股央企的关注度长期低迷,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些央企凭借其坚实的行业地位、稳定的现金流和极低的估值,正成为港股难得的“价值洼地”。无论是从基本面、估值修复,还是政策红利的角度来看,港股央企板块都具备了极强的投资吸引力。

坚实的基本面

港股上市的央企是长期被市场忽视的板块,这些公司集中于能源、电信、金融、基建等成熟稳定的行业,头部公司如工商银行、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移动、中广核电力等均有着资源垄断、牌照和技术壁垒等优势,具有较强的现金流创造能力,在经济波动周期中的业绩更显韧性。从盈利能力看,2024年中报显示,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50家成分股仅有一家出现亏损,年化ROE中位值为8.74%,远高于全部港股的中位值2.16%,也高于全部港股通企业的中位值7.68%。

央企是港股高红利的代表企业,也是港股市场的分红主力,历史数据表明央企分红有着很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成分股近两年股息支付率稳定在40%以上,2024年股息率高达6.91%,显著高于恒生指数。考虑到国际地缘和经济基本面压力仍存,红利风格股票虽然短期内面临调整,但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板块回调或是较好的加仓时机。

极度的低估值

自2021年底以来恒生指数就进入了破净状态,港股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的估值洼地,截至2025年2月26日恒生指数的市净率估值为0.96倍,处于近10年以来31.86%分位数水平。而央企又成为港股这个低估市场中的洼地,仍以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50家成分股为例,截至2025年2月26日破净比例高达90%,平均市净率仅有0.58倍,剔除金融业后的平均市净率仅0.56倍。

或许投资者会质疑,港股和央企低估是否已成为长期以来的市场共识,或者说港股因其流动性、制度障碍等只得接受低估值?从历史上来看,港股曾经长期享受1倍以上市净率估值,在几轮牛市中更是触及到了1.5倍以上甚至最高3.0倍的平均市净率,而央企红利指数在过去多年也一直稳健上涨——实际上,与央企相关的指数在红利再投资效应的带动下,都是近年来表现最好的指数之一。

港股价值重估

科技突破和美元降息无疑是本轮港股行情的重要催化剂,有望进一步将港股央企扎实的基本面逻辑和估值修复逻辑加强。随着中国企业在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5G、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推动了智能制造、自动驾驶、医疗诊断等行业的变革,市场看到了制造业、服务业众多场景的颠覆性潜力,为中国资本市场注入了更多想像空间和增长动力。

美元降息直接引发资金从美元资产回流新兴市场,全球投资格局可能发生改变,2024年底以来外资在亚太市场的配置重心正向香港转移。随着中国利率进一步下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探至不足2%,内地机构对于高质量资产的配置需求更加强烈,外资回流和南向资金两股力量共同驱动港股上涨。未来,随着港股的整体估值水位抬高,机构不可能对低估值、高股息的央企板块视而不见,资金从高位向低位切换的可能性显现,港股中的基建、能源、银行、保险央企的配置价值会进一步凸显。

市值管理的压力

港股央企大面积、深度破净直接影响央企整体形象和融资能力,央企市值管理新政为此提供了系统性纠偏的契机。2022年5月,国资委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价值实现与价值创造相匹配,2024年12月国资委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中央企业高度重视控股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表现,并规范市值管理工作,旨在促进央国企的价值重估。

此后,港股央企分红、增持、回购、重组、私有化等公告频发,成为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众多央企开始将市值管理指标纳入企业领导人员年度业绩合同,多家央企发布长期的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提高了分红频率和分红比例,而东风和长安的整合也拉开了央企并购重组的大幕。对投资者而言,除了获取更高的股息回报外,上述市值管理措施还提供了回购套利、重组套利、私有化套利等投资机会。

港股通改革预期

港股较A股估值价差长期较大,其中当然存在非理性因素,这种非理性折价本身就存在内生的修复动力。当然,从香港股市的运行机制角度看,部分机制设计并不利于活跃交易、吸引投资者。港股通机制不仅门槛较高、范围受限,而且港股较高的交易费用抑制了小额投资、高频交易和量化交易等对成本敏感的投资群体的参与度。通过港股通投资H股所获股息红利需要按2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投资红筹股税负则更高,没有A股类似的减免政策,同时港股征收的印花税率也高于A股,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投资者的交易活跃度。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香港证监会主席雷添良建议优化港股通相关税收制度,降低港股通个人投资者的股息红利税收水平。近日香港特区政府在财政预算案中提到了推进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涉及港股改革的内容。未来随着港股和港股通机制完善,港股市场或将从大幅折价逐渐收敛为平价乃至溢价,在此过程中港股央企的优质股权将有望获得更为公允的定价。

随着市场情绪的逐步回暖和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港股央企的价值重估之路已然开启。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的低估值区间正是布局的黄金时机。未来港股央企有望成为境外资本、境内固收资金以及科技行业高位回流资金三者的交汇处,迎来价值回归行情。

(作者为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本文刊于03月01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格力博跌4.95%,成交额2.... 5月9日,格力博跌4.95%,成交额2.80亿元,换手率8.22%,总市值77.22亿元。 异动分析...
和讯投顾陆润凯:连续分歧,下周... 大盘这么一走,下周的市场就更复杂了,直接把下周A股的走势分享给你。 和讯投顾陆润凯表示,今天大盘指数...
国家外汇管理局:一季度我国经常...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消息,2025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1885亿元,其中,货物贸...
原创 加... 各位老铁,我是帮主郑重。二十年看遍资本江湖的老炮儿,今儿咱们来拆解加密货币这出"过山车"大戏——以太...
国家外汇管理局修订发布《对外金...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5月8日消息,为进一步提升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更好满足最新国...
王健林股权再被冻结,数额约3亿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王健林新增1条股权冻结信息,股权所在企业为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原创 中... 在全球经济舞台上,中美两国的互动无疑引发了各方的关注。随着何立峰副总理应瑞士政府邀请于5月9日至12...
以太坊24小时狂飙26% 作 者丨赖镇桃 编 辑丨李莹亮 刘雪莹 5月9日,以太坊日内涨幅扩大,截至9日16:36,过去24个...
天猫618促销玩法大瘦身:满减... 天猫618今年不用凑单,玩法从满减变立减。5月9日,南都记者了解到,今年天猫618提前开启,第一波抢...
上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 为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上海市国资委《关于加强我市国有控股上市...
专访连平:央行5000亿再贷款... 5月7日,国家金融部门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其中,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发关注。服...
吴清用三个掷地有声的“靠谱”,... 来源 | 中访网 作者 | 一杭工作室 5月7日上午,三位金融管理部门“一把手”亮相国新办发布会,推...
享道出行完成C轮13亿元融资,... 5月9日,上汽集团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宣布完成超13亿元C轮融资。这是国内出行行业近三年来单笔融...
国泰海通(02611.HK)发... 国泰海通(02611.HK)发布公告,2025年5月9日,该公司斥资人民币2933.56万元回购16...
优时派CEO做客CCTV《品质... 日前,“专注全球退运”的优时派跨境物流供应链(深圳)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曾显昆先生受邀做客CCTV《品...
超475公顷!海珠、白云靓地调... 市区靓地,排队上架。5月7日,广州自规局连续发布两则地块调整批前公示,涉及海珠、白云两区。 其中海...
绿茶董事长王勤松薪酬近乎翻倍,... 餐饮行业迎来了慢增长时代,各大赛道的竞争已然一片红海。 一方面,餐饮行业的供给已经严重过剩,内卷日益...
原创 中... “外交是妥协的艺术,但绝不是投降。”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经贸关系一...
小红书,新一代“淘宝客”? 文丨周铭 出品丨大V商业 当流量遇上销量,电商的历史再度重演。 过去,阿里入股微博,掀起了一波网红明...
能多赚70%,一只“特别”的黄... 01 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参与了“黄金LOF”的套利, 可谓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最高时溢价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