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营养战略持续落地,健合集团释放积极信号
创始人
2024-12-27 12:18:09
0

当下,头部乳企正在加速转型步伐,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趋势下,致力成为全球高端营养及健康产业领导者的健合(H&H)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健合集团”),正在不断对外释放积极的信号。

11月健合公布了2024年前三季度的运营数据,这份最新财报透露的信息,健合集团正在努力迎接中国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面临的行业挑战,积极完成整个“新国标”过渡周期。

此外,健合集团三大业务中的营养补充品已实现稳步增长,成为集团业绩的重要引擎。报告期内,集团成人营养及护理用品业务(ANC)在中国内地、澳洲及新西兰及其他扩张市场的稳健增长势头带动下,按呈报基准按年增长8.2% (按同类比较基准为上升7.9%)。同时,宠物营养及护理用品业务(PNC)按呈报基准按年上升5.4%(按同类比较基准为上升4.3%)。

出生人口的下降,导致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需求受到一定冲击,整体增长趋缓。同时,受奶粉新国标实施影响,行业持续洗牌。在此情况下,健合集团加速实现向专业营养领域的业务转型,找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成人营养健康市场需求增大

随着中国新生人口出生率下滑,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正面临严峻挑战。据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降13.9%,其中线下渠道下滑17.5%。

但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全家营养健康”的新理正逐步被消费者接受。GWI《全球健康经济报告》显示,全球健康经济价值达4.4万亿美元,并有望在2025年增长至7万亿美元。

面对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健合集团加速战略调整,瞄准了全家营养品赛道,把健康化、高端化布局作为重点,将消费市场从婴幼儿领域延伸到全年龄段,更在成人营养与护理用品业务上取得成效。

2024年前9个月,健合集团成人营养与护理用品业务营收达49.8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集团旗下的Swisse斯维诗的表现较为抢眼,在中国市场实现同比增长6.7%,占集团成人营养与护理用品业务销售额的64.2%。

根据独立数据供应商Early Data的研究统计,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12个月,Swisse在中国线上的维生素、草本及矿物补充剂市场稳居榜首,市场份额为7.9%,而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12个月为7.9%。

从历史数据看,自2021年起的多份财务报告里,健合集团的成人营养护理业务都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今年该业务的营收仍能持续保持较高增长,这也说明健合集团的成人营养护理业务基本面相当稳健。

总的来说,在营养保健产品已占据超过六成营收,且Swisse斯维诗等品牌牢牢占据细分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下,健合集团已经不单单是一家“奶粉龙头”,而是在朝着“全球高端家庭营养及健康的领导者”的目标进化。

积极融入高端化、零食化趋势

当前,高端市场正在成为头部企业竞相争夺的主战场。

今年前9个月,在婴幼儿配方奶粉整体面临挑战的情况下,健合集团持续深化超高端奶粉品类的战略布局,增强“新国标”系列奶粉的市场竞争力,其婴幼儿营养与护理(BNC)业务表现稳健,营收达32亿元。

根据尼尔森数据,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过往12个月,健合集团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排名稳居第三,市场份额由11.8%上升至13.1%,9月更是达到14%。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提升,营养保健品正朝着高端化、零食化的新趋势发展。

随着中国中产阶层持续扩大,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中产阶层占比较高的国家。这一群体的崛起,推动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和品牌的高端化发展。

以软糖剂型保健品为例,由于具有良好的咀嚼感,易于吞咽,该产品有着良好的食用体验。NBJ-Supplement Business Report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营养软糖市场规模约为30亿元,年平均增速高达20%。

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片剂、胶囊等传统剂型的基础上,新增了凝胶糖果和粉剂两种新剂型,意味着软糖等剂型已经成为国家认可的能够承载营养素的剂型。

在这一趋势下,健合集团旗下的Swisse Me软糖系列,推出了包括益生菌软糖、叶黄素脂软糖、胶原蛋白软糖等在内的多种产品。其中,益生菌软糖中添加了有效成分进口菌株,帮助维持肠道健康;而叶黄素酯软糖则含有叶黄素酯以及玉米黄质,为眼睛提供科学的保护。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看来,保健品零食化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发展成熟为一个常态化消费品,而我国还处于初步阶段,未来可能还有着千亿级别的市场等待挖掘。

持续创新投入,追求可持续发展

在行业进入调整期,持续进行创新投入,成为企业寻找增长点的的核心战略之一。近年来,健合集团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同时加码供应链整合。

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健合集团研发开支相比去年同期上升22.5%,主要归因于集团决心持续投资产品创新。

据了解,上半年,健合集团营养保健食品中试车间落成。所谓“中试车间”,是从实验室阶段向商业化生产期间过渡的小规模验证车间,满足早期实验室原创试制需求。

目前,健合集团已经构建了双轮驱动的产品研发体系。同时,在过去10多年里,健合集团在澳洲、欧洲、亚洲设立了6大科研中心。截至2024年上半年,健合集团研究与创新中心在母乳活性成分等领域,共发表了SCI科技论文49篇,申请发明专利56项。

在持续推动产品销售,推动研发投入之外,如何高效推动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各大企业面临的挑战。作为全球高端营养和健康产业的领导者,健合集团一直在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并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整体战略当中。

比如,在减少环境足迹方面,健合集团也承诺,到2031年,将范围一(注:直接排放,指企业或组织直接控制的排放源,如自有燃料燃烧排放)的排放量减少46.2%。并计划到2030年,每年的用电量将100%来自可再生电力。健合集团还通过采取环保包装解决方案、产品包装的可回收等方式,减少塑料污染,为全社会营造绿色低碳消费氛围。同时,健合集团还致力于2027年前,推动占其供应链支出52%的供应商制定科学的减排目标,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根据公开资料,近几年,健合集团都实现100%与供应商签署《供应商行为准则》,制定环境目标和减排计划的目标。

未来,健合集团将持续深化全家庭营养健康的布局,不断通过品牌布局和产品创新,拓宽自身护城河,向成为全球高端营养与健康产业领导者目标迈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世预欧小组赛结局:传统豪门仅意... 北京时间11月19日,2026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小组赛迎来收官。在小组赛末轮,西班牙2-2土耳其获得...
96%产品正收益 主动权益基金... 距离年末仅剩31个交易日的时间节点中,一场关于主动权益基金的年终排位战正在无声中展开。从年初以来的结...
深圳工行多维度服务助力内外贸一... 工行深圳市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产品专家分享了工行为商贸小微企业打造的经营快贷等专属普惠金融产品。 “...
博通集成拟使用不超过4亿元暂时... 博通集成11月18日晚发布公告,公司当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
地方上市银行高管 频频增持自家... 证券时报记者 张艳芬 11月18日,沪农商行发布公告称,行长汪明、职工董事应长明、副行长张宏彪、副行...
茅台的周期大考:单季微增,增速... 来源:YOUNG财经漾财经 资料图。 茅台的周期大考:单季微增,增速创十年新低 王琳 10月29日...
三天跌去近百点!市场热议:A股... 金融投资网记者 林珂 在突破前期高点后,A股大盘的反弹动力明显减弱,在短暂刷新年内新高后,便开启了连...
美股科技股遭抛售,英伟达跌近3... 1隔夜市场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琼斯指数跌1.07%,标普500指数跌0.83%,纳斯达克综合指...
两只牛股停牌核查;今日一只新股... 重要消息有哪些 11月18日(周二)申购提示 投资有风险,申购需谨慎。 1.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
锂电池产业链原材料联动涨价 碳... 11月18日,锂电池产业链两大关键材料价格同步上扬,产业链上下游价格联动上涨趋势显著。电解液关键原料...
容积率仅1.05!刚刚,吴中太... 乐居买房刚刚,苏州突发挂地!吴中太湖新城挂牌出让一宗住宅用地,起拍总价87287万元,起拍楼面价约1...
股市必读:高测股份(68855... 截至2025年11月18日收盘,高测股份(688556)报收于10.28元,下跌0.58%,换手率1...
三季度营收破280亿元!小米汽... “小米汽车预计将于本周完成35万台的年度交付目标。”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在最新的财报电话会...
原创 到... 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房价便踏上了漫长的攀升之路。曾经全国平均房价仅为每平方米两千元,到...
两只“黑天鹅”,突袭! 全球市场动荡! 市场风险情绪快速恶化。11月18日,亚太市场全线重挫。日经225指数一度跌超3%,M...
大涨310%!光刻材料龙头上市 【DT新材料】获悉,11月18日,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拟公开发行人...
2025年年度纳统工作开始啦!... 企业入库申报指南 2025年 全市达规企业请注意! 2025年年度纳统工作 正在全市集中开展 如果...
原创 收... 尾盘一砸,评论区、群里立刻变成“火山口”: “机构又砸盘!” “这是不是中期调整的开始?” “都怪谁...
开市4年北交所已有上市公司28... 开市4年北交所已有上市公司282家 新华社 2025-11-18 15:27 北京证券交易所最新...
降息、降本、撤APP……银行降... 在净息差持续收窄、资产端收益趋于下行的双重背景下,如何降本增效是绕不开的高频问题。近期,多家上市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