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丸美股份到丸美生物,光靠改名是不够的
创始人
2024-12-18 16:47:46
0

文 / 节点财经 七公

刚刚,丸美向资本市场放了个“大招”。

12月12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其股票证券简称将由丸美股份(603983.SH)变更为丸美生物。

图源:丸美生物公告

据《节点财经》观察,上市公司改名一般有几种情况,主营业务发生变化、摆脱过往负面印象、蹭“概念股”热度、竞争实力显著跃迁、重新认定了实控人等。

丸美的情形属于哪一种?其背后又蕴藏了什么“大故事”?

01 从丸美股份向丸美生物进化?

“对于一家美妆公司而言,美是产品力……而美不仅是产品,更是隐藏在产品背后那份对科学技术的执着……”

“丸美从创立之初,就是一家承载着科技基因而诞生的美妆公司,不论市场激烈与否,仍然可以凭借稳扎稳打的科研基底……”

图源:丸美公众号

阅览丸美公众号的更名文章,字里行间突出的都是“科技”属性,而“生物”则是能明显与之“贴贴”的词语。

公开资料显示,丸美在2021年成立拜斯特药业(广州)有限公司和广州美域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后者在2022年获国家CMA资质认定。

这意味着,一定程度上,丸美已补齐在原料生产和化妆品安全性、稳定性等备案检测以及化妆品原料和成品功效检测评价能力的不足,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原料开发”到“生产智造”“检验评价”的全链路科研体系,为后续更大的成长空间奠定基石。

在《节点财经》看来,丸美此番“改头换面”的动作,或也有面向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双重考量。

一方面,生物医药水阔鱼大,代表着更高的“天花板”和更长的成长路径,沾边的玩家容易获得拔高估值,拉升市值的待遇,参考前些年华熙生物和爱美客的行情,便可见一斑。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约1.5万亿人民币,预计2025年将达到2.3万亿人民币,期间复合年增长率9.6%。2022年中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达到1.87万亿元人民币。

作为对比,2022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刚刚突破5000亿元,和生物医药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另一方面,近几年来,美妆企业积极向“成分党”靠拢,比如烟酰胺、玻色因、二裂酵母、重组胶原蛋白、玻尿酸,都是各大品牌着力宣传的卖点。

这类名词本身属于生物医药范畴,若将其直接植入在企业名称里,或更有助于强化专业性、科创性的内涵,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02 业绩跳涨背后?

追溯丸美的“发迹”历史,2007年,凭借着"弹弹弹,弹走鱼尾纹"这句能让DNA都跳动的经典广告词,开始在80后的心里烙下印记,旗下的弹力蛋白眼霜也火遍大江南北。

但之后,丸美再也没有造出全民皆晓的爆款产品,尽管代言人从陈鲁豫到梅婷,再到周迅、梁朝伟、胡歌……换了一茬又一茬,也没能减缓其从美妆第一梯队跌落的步伐。

2019年-2022年,丸美的营收不增反降,从18.01亿元减少到17.3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5.15亿元大幅缩水到1.74亿元。

紧接着,一波短暂的自我迭代和变革后,丸美在2023年迎来收获期。

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2.26亿元,同比增长28.52%;实现归母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48.93%。

进入2024年,丸美继续保持上行姿态。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52亿元、2.39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27.07%、37.38%。

实际上,其出色的成绩单,并非源自内生动能“科技牌”,而是产品价格的上涨和原材料成本下降。

在丸美天猫旗舰店,针对最负盛名的“三代小红笔眼霜”,大量用户反馈是:一般、无功无过、聊胜于无……

据《节点财经》了解,今年以来,丸美眼部、护肤、洁肤三大主力品类,平均售价都有不同幅度地上扬。

具体而言,Q1、Q2、Q3,护肤类均价较上年同期分别上涨37.89%、42.21%、43.07%;眼霜类均价较上年同期分别上涨15.11%、16.41%、9.49%;洁肤类均价较上年同期分别上涨28.53%、8.06%、11.22%。

反观成本端,丸美所有的主要原材料添加剂、水溶保湿剂、乳化剂等,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

一升一降,不仅推高丸美的盈利能力,也壮大其收入规模。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达到74.64%,接近其在财报交流会上认为的美妆毛利率75%的上限。

不过,涨价原本就是一把“双刃剑”。

2024年前三季度,丸美眼部、护肤及洁肤类产品的销量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其中眼部类减少6万支,护肤类减少75.5万支,洁肤类减少1.64万支。

提价固然能在短期内冲高业绩,但持续性却有限,待兑现期结束,丸美还能否维持高增的基本面,需要打个问号。

03 失衡的渠道天平

相较于同业,丸美的渠道天平明显失衡。

2024年上半年,涵盖淘系、抖音、快手、小红书、唯品会等平台,丸美来自线上的营收占比达到了84.34%,且这一比例在近几年不断扩大。

其也意识到了问题,在年初的举行总经理会议上,公司CEO孙怀庆表示,“对丸美而言,电商是增长引擎,百货是品牌高地,日化CS渠道是基本盘,美容是专业底盘,新零售是业务新盘”。

为此,丸美在线下打出一套“组合拳”:CS、百货渠道,主推晶致赋颜奢宠、鸢尾鎏金等高定系列,锚定35-50岁消费客群,客单价落在500-600区间;KKV与商超渠道,主推低价小份单品,如重组胶原次抛精华2只装等;专业线渠道:主推功能性护肤品,如冰柔安肤水漾修护精华油、富勒烯青春环采雪融霜奢享套组。

但遗憾的是,上述举措的成效并不大。截至今年中期,丸美线下营收占比仍只有15.66%。

于此同时,过分押注线上,正让丸美的营销、推广开支日渐承压,并拖累ROI(投资回报率),也不利于品牌建设。

2020-2022年,丸美销售费用分别为5.64亿元、7.17亿元、8.46亿元,2023年达到11.99亿元,同比增长41.65%。

2024年前三季度,丸美销售费用达到10.7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为54.87%,同比增长34.89%,比营收增速高出近8个百分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金价大反转 周一国际市场贵金属价格整体震荡。COMEX黄金先涨后跌,报收3377.0美元/盎司,跌幅0.03%。...
2025-2031全球及中国休... 2025-2031全球及中国休闲游戏行业需求预测及投资风险展望报告报告 【全新修订】:2025年8...
美企应对关税:成本转移趋势渐显... 随着美国政府实施新一轮大范围关税调整,美国经济社会出现诸多不确定性,而商品涨价的确定性变得愈加显著。...
英特尔股价逆势大涨!特朗普政府... 当地时间8月19日,美股三大指数悉数走低,截至发稿,道琼斯指数跌0.02%,标普500指数跌0.46...
“国产数据库第一股”80后总经... “国产数据库第一股”总经理皮宇被立案调查并留置。 8月19日晚间,达梦数据(688692.SH)发布...
床旁交互系统:构建智慧医疗沟通... 在医疗行业不断追求高效、精准与人性化服务的当下,床旁交互系统应运而生,成为推动智慧医疗发展的重要力量...
净利润下滑逾六成,这家公司北交... 8月19日,新三板挂牌公司龙成消防(872477)公告披露,鉴于公司上市计划调整,经与南京证券协商一...
害怕“踏空”A股!海外资金加速... 【导读】海外资金加速抢筹A股 中国基金报记者吴娟娟 中国市场热度上升,海外中国ETF强力“吸金”,韩...
永达股份:持续督导独立财务顾问... 8月19日晚间,永达股份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国金证券的通知,裔麟因工作变动原因,不再担任公司重...
突破2.1万亿!两融余额创十年... 突破2.1万亿!两融余额创十年新高,哪些个股最受青睐? A股两融余额突破2.1万亿元。 8月19日...
【市场探“涨”】PCB,大爆发... 编 者 按 近期,多种化工品、工业制品、原料价格掀起上涨浪潮,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价格跳动的曲线背后...
以太币一度破4600大关!最大...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8月13日讯(编辑 周子意)加密货币矿商Bitmine Im...
和讯投顾王佳楠:趋势,操作,两... 先来谈谈市场趋势。我依然认为当前市场处于牛市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这一点没有任何问题。昨天市场成交量...
3人公司9周内赚100万美元的...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SnowyM 编辑|陈伊凡 头图|Amos的领英 “AI原生100”是虎嗅科...
安克创新考虑赴香港二次上市,今... 安克创新拟赴港二次上市,扩大全球化布局,此前受充电宝限制与召回事件冲击 据媒体消息,深圳A股上市消...
东方甄选尾盘跌超20%!公司回... 一则涉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周成刚相关传言让东方甄选股价尾盘跳水。 截至8月19日港股收盘,东方...
河南消费品牌频频出圈,巴奴或将... 顶端新闻记者 白刘阳 世界制造看中国,中国消费看河南。 近几年,河南消费领域风起云涌,一批在全国乃至...
6天5涨停!002052,紧急... “公司近期关注到网上传播的关于公司进入英伟达、Meta、谷歌、华为、寒武纪等企业的供应链的相关信息,...
拿下临安昌化沿溪低密宅地!新面...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印梦怡 蒋敏华 刚刚,临安区昌化镇一宗优质宅地成交。这是时隔6年之后,昌化宅地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