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香港上市:长坡厚雪赛道的“智驾王者”,长期成长潜力可期
创始人
2024-10-30 16:36:49
0

今年以来,香港IPO项目数量增多,政策上也在优化IPO审批流程,加速优质企业赴港上市,其中不乏备受市场期待的重磅投资标的。

作为智驾科技头部企业,地平线(地平线机器人-W,9660.HK)于10月24日正式上市,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地平线上市占了两个“最”:

一方面最受资本青睐。作为今年港股最大的科技IPO,不仅引入阿里、百度等明星基石投资者,公开发售阶段获得33.83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3.81倍认购,上市当日涨幅一度达到38%。全球顶级科技股投资机构BG认购逾5亿美元,可见专业投资者对地平线的高度认可。

另一方面,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自2021年起,按解决方案总装机量计算,地平线是首家且每年均为最大的提供前装量产的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中国公司。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围绕地平线会有两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1、吸引众多关注背后,地平线所处赛道的潜力究竟几何?

2、成功冲击上市,地平线带着怎样的行业地位和竞争力?

智驾赛道“长坡厚雪”,地平线领先地位逐年巩固

好赛道、好公司、好价格,构成了选择价值投资标的时的三要素。选择好赛道决定了正确的投资道路,好公司决定了在这条道路上保持领先,好价格决定了能够在合适的时机获得较高的收益。

按照上述逻辑,要评估地平线的价值,自然先需要了解其所处行业的价值和潜力。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全球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达619亿元,并预计将以49.2%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30年增长至10,171亿元。可见,地平线面向的整个智驾解决方案市场,将以相当高的增速成长至万亿空间。

从下游车企对智驾的布局来看,目前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在规模化上车,城区NOA也在加速普及,但当前的市场渗透尚处在起步阶段,这意味着智驾科技厂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成长潜力十足。

进一步来看,智驾解决方案市场的集中度提升是大势所趋。

智驾背后产业具备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兼具高效能和高性价比的智驾产品天然存在着较高的壁垒,如今“智能化战役”愈演愈烈,只有拥有先发优势且已实现大规模量产的厂商才有望持续胜出。

因此,随着行业加速洗牌,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关键供应商,头部智驾厂商的市占率将进一步提高,享受更多发展红利。

这实际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下游车企对成本管控趋于极致的情况下,地平线等头部玩家能实现市场份额和业绩稳步提升。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乘用车前视一体机计算方案供应商市场,地平线、Mobileye、瑞萨、AMD排名前四。就地平线来说,其以33.73%的份额领跑,超过Mobileye跃居榜首。

从地平线的财务表现也不难发现,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4.67亿、9.06亿、15.5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82.3%,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毛利率分别为70.9%、69.3%及70.5%,保持了较高且稳定的毛利率,今年上半年毛利率进一步增长到79.0%,经营质量不断提高。

所以可以预见,智驾厂商越来越高质量成长,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待行业格局稳定,下游需求进一步释放,对地平线来说,在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中,地平线就已获得了盈利能力提升的动能。

智驾科技头部的竞争壁垒:产品、技术研发、模式创新

聚焦到地平线,来探讨是否为“好公司”,在行业中其品质究竟如何?

首先在普遍认知中,智驾厂商的发展要取得突破,往往要面对以下难点:一方面是厂商面临较长的客户验证周期,另一方面厂商要接受技术、人才和质量等多重考验。

而地平线正是围绕上述方面构建起多维度的竞争壁垒:

首先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壁垒。

据了解,地平线已交付的产品搭载在理想L8、荣威RX5、深蓝SL03等车型,交付时间都在10-12个月,而欧美日市场典型的交付周期一般超过3年。这意味着地平线丰富的本土量产经验,能够适应当前智能汽车行业的快节奏,高效满足下游车企的产品和品牌升级需求。

目前,征程系列计算方案已进行四次迭代,于今年4月推出了最新的征程6系列。征程6共包含六个版本,面向不同智能驾驶场景进行计算资源的灵活配置。

随着产品从单点式迈向了系列化,地平线的产品竞争力又有了跃升,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提供面向全阶的系列计算方案的厂商。

而有了征程6的硬件支持,再加上地平线“软硬结合”的差异化技术优势,和成熟高效的量产体系,让Horizon SuperDrive可以轻松帮助车企实现高阶智驾的规模化量产。这在车企卷效率、卷智能化的背景下,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成为其他厂商难以跨越的护城河。截至目前,SuperDrive已经在全国范围内12座城市进行了系统泛化能力测试,并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首款量产合作车型交付。

根据地平线官方信息,截至2024年8月,地平线征程家族车载智能计算方案的出货量突破600万套。笔者了解到,征程6系列已经获得了上汽集团、大众汽车集团、比亚迪、理想汽车等10家车企及品牌的量产合作。由此不难推测,地平线未来有望拿下更多的市场份额。

其次是研发团队和人才资源的壁垒。

据招股书显示,地平线目前有2000多名员工,研发人员占比70%以上,汇聚算法、软件、硬件顶尖研发人才。核心成员曾20多次在各项国际人工智能评测中获得全球第一,更在自动驾驶、搜索广告、语音搜索、图像搜索、并行计算等领域做出了影响数亿用户的产品和服务。

智驾技术的复杂性、交叉性特点要求该领域的人才必须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而真正满足这些条件的存量人才无疑是极少的。在智驾尚未完全成熟时,地平线拥有稀缺人才资源,将给自身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带来强劲的支撑。

最后是创新商业模式的壁垒。地平线灵活可拓展的商业模式,既包含智驾解决方案交付,也通过提供许可和相关服务获利。值得注意的,其全栈解决方案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可以独立做到商业化。

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其商业模式优势带来的业绩增长,地平线来自授权及服务业务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21年的43.3%,逐步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73.9%。在市场快速增长的阶段,地平线能够吃到更多的发展红利。

所以回头来看,地平线在行业中具备“稀缺性”,公司从产品、研发、商业模式等多维度形成了竞争优势。在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作为头部企业,其领先地位将不断得到夯实,表现出十足的发展潜力。

市场端积累深厚,长期价值潜力可期

回归到市场层面,对投资者评估投资标的来说,难以突破的壁垒还在市场端,持续的客户资源积累是关键。

过去每当大家谈论核心竞争力时,提及最多的是企业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复制的能力,市场端的客户积累和长期信任关系的构建,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基于多维度的竞争壁垒,地平线不仅已经与中汽协公布的中国2023年度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全部车企(集团)全部达成合作,并且与这些车企合作伙伴建立起了非常高粘性的合作关系,像已经与地平线在多个车型达成量产合作的理想、比亚迪、上汽、奇瑞等车企,也是全新发布的征程6系列的量产合作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地平线和德国大陆成立合资公司“智驾大陆”,还和大众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成立了合资公司“酷睿程”,并且和博世、安波福、电装、采埃孚等全球领先的一级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扩大公司的全球“朋友圈”。

掌握可持续且健康的客户群体,地平线得以持续释放出规模效应,实现稳定的规模扩张和收入提升。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地平线还具备以下核心亮点:

1)受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双驱动。

中国近年来政策频出,包括《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通过研发资金扶持、税收优惠,明确相关法规标准,培育智能汽车示范应用场景等,营造良好的智能汽车发展环境,这为地平线带来底层支持和广阔发展空间。

当前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是可以明确的,随着智驾逐渐被更多消费者接受,地平线能够满足了消费者对驾驶更安全、体验更舒适、更便捷的追求,将在市场中不断崭露头角。

2)兼顾市场认可与高阶智驾技术远景。

在研发上持续投入,为地平线带来了技术创新和市场回报。智驾全栈开发能力、自主研发设计的BPU智能计算架构、业内领先的智驾算法开发能力、及全阶智驾方案,产品和解决方案顺应最新的市场趋势,让地平线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助力可持续增长。

基于这种以技术创新、利好客户为主导的核心战略,地平线在智驾领域的每次突破都大胆且有收获,这样形成了发展的良性循环,增长的飞轮也由此转起来了。

3)商业变现能力及成本控制能力相叠加。

截至目前,地平线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已与27家OEM(42个OEM)达成合作,定点车型290款,达成SOP的车型累计数量为152个,且所有十大中国OEM均已选择地平线的解决方案用于其乘用车型的量产。

面对下游车企在成本控制上的需求,地平线“软硬结合”的技术路线,提高计算效能,增加性价比,再加上质量的把控,精准匹配了当前车企的核心需求。加上产业链上下游优势,地平线更有效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管控成本稳住利润,由此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所以在笔者看来,地平线具备诸多核心亮点,若后续业绩层面的表现持续得到数据验证,公司的内在价值有望迎来更多增长。

结尾

总的来说,地平线的业务含金量较高,从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等多维度形成竞争壁垒。作为行业内领先的头部企业,地平线在市场空间持续扩大的大背景下,有望实现“强者恒强”。

回顾中国整个汽车产业生态发展,其中,价值链呈现出明显的“微笑曲线”,上游厂商竞争创新,车企加速产品和品牌升级;而产业链从“上游在外”演变成中国诞生出越来越多的本土上游厂商,和海外厂商竞合共存。

在这个过程中,新能源时代诞生了比如宁德时代这样的上游技术供应商,成为突破万亿市值的动力电池巨头。在智能化时代,地平线作为智能汽车的“大脑”,有望成为“下一个宁德时代”,引领中国汽车产业变革的新篇章。

所以,地平线未来的价值潜力是可以预见的,作为投资者可以给予其更多期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白酒高管跨界管零售财务?华润魏... 来源:中访网观察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近日,华润集团内部高管调整落下实锤——华润啤酒...
中信银行多维发力 让金融知识融... 为提升公众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中信银行通过“场景深耕、网格下沉、...
蓝黛科技:10月20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0日,蓝黛科技(002765)融资买入7643.09万元,融资偿还2.06亿元...
安通控股股票三个交易日涨幅偏离... 雷达财经 文|杨洋 编|李亦辉 10月20日,安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179,证券简称...
飞桥数智云如何破解央企工业互联...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央企和国内大企业始终是“排头兵”——它们组织架构复杂,动辄覆盖“总部-子公司-...
马斯克预测Grok 5实现AG...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0月21日消息,特斯拉与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预...
两头“灰犀牛”来袭!35000...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把手和二把手接连发声警告“灰犀牛”: IMF总裁“一把手”格奥尔...
金价狂飙背后:一克千金,三代一... 文 | 万联万象,作者|龙猫 手机推送的叮咚声、电视新闻主播亢奋的语调、还有楼下大妈们陡然拔高的议...
净利大跌97%、估值腰斩后,腾... 与业绩的剧烈波动相伴的,是明略科技市场估值的“过山车”。这家曾被资本热捧的明星独角兽,在短短几年内经...
中国的中小企业,最大的痛点之一... 01 昨天我刚到昆山准备讲今天举办的《视播时代·企业全域营销快速增长系统》的课程,晚上跟一些学员交流...
成长风格持续反弹,中证500E... 招商证券指出,9月经济数据显示政策逆周期调节正在加力提效,资金活化程度改善,M1增速回升导致M1-M...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沪深两市股...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106.8%】财联社10月20日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
一图解码:港股IPO一周回顾 ... 过去一周(2025.10.13-10.19),港股IPO市场共有10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包括瀚天天成...
大智慧55岁财务总监陈志去世,... 10月20日晚间,大智慧(601519.SH)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公司董事、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财...
大禹生物:10月20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0日,大禹生物(920970)融资买入3.7万元,融资偿还0.01万元,融资净...
原创 帮... 朋友们,今天A股这缩量反弹,是不是看得你又喜又忧?三大指数全线上涨,创业板更是猛冲近2%,但两市成交...
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 来源:新浪基金 在北京证监局指导下,北京证券业协会携手北京公募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基金评价机构...
总经理离职,双11落榜,始祖鸟... 作者:贾诗卉 始祖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0月17日,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内部公告宣布始祖鸟大中...
如何看待基金经理转行任上市公司... 来源:皮海洲 近日,又有基金经理转行出任上市公司董秘一职。10月14日,某某药业公司发布称,因工作调...
美国 eVTOL 初创公司 A... 10 月 21 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美国 eVTOL 初创公司 Archer Aviation 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