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新能源赢了业绩,却要输了“中韩电池对决”?
锌刻度
2023-07-03 17:33:15
0

原标题:LG新能源赢了业绩,却要输了“中韩电池对决”?

撰文/ 陈邓新

编辑/ 高 智

动力电池赛道,中韩对垒之势有了微妙的变化。

日前,资本市场对LG新能源的预期揭开面纱:券商平均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其将获得7425亿韩元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79.6%,环比增长17.3%。

这意味着,LG新能源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

业绩向好之下,LG新能源为何依然“忧心忡忡”?中韩博弈动力电池,LG新能源越来越难出力?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出海抢地盘,到底要注意什么?

碳酸锂腰斩,业绩走出至暗时刻

随着2023年进程过半,中报成为动力电池赛道关注的焦点。

据外媒报道,韩国三大动力电池企业盈利能力分化严重:资本市场预计LG新能源的营业利润为7425亿韩元、三星SDI的营业利润为4565亿韩元,而SK On的营业亏损为2181亿韩元。

复盘来看,LG新能源似乎苦尽甘来。

2021年第二季度,LG新能源的营业利润为7243亿韩元,创历史单季营业利润之最,这之后形势急转直下,同年第三季度营业亏损为3728亿韩元,令外界大跌眼镜。

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2589亿韩元,而去年同期为3412亿韩元;同年第二季度,营业利润缩水为1956亿韩元。

图源:英为财情

“失速”,一度成为LG新能源的关键词。

反映到资本市场,则是投资者大失所望,不得不用脚投票。

LG新能源2022年1月27日登陆韩国证券交易所,被誉为“这是一只必须入手的股票”,然而上市之后却高开低走,从首日的开盘价59.7万韩元跌至36.8万韩元,跌幅高达38.36%。

换而言之,LG新能源走出了至暗时刻。

之所以如此,与碳酸锂价格大幅回落有莫大的关系。

据百川盈孚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年度涨幅超400%,到了2022年,均价一度突破每吨60万元,而2020年下半年一度每吨还不到5万元,一两年时间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暴涨10倍以上。

如此一来,严重吞噬了动力电池企业的利润。

迈入2023年,碳酸锂跌下“神坛”,价格一度逼近每吨15万元,之后有所反弹,但相对历史高点也还是腰斩,从而缓解了LG新能源的成本压力。

成本端之外,销售端也有利好。

LG新能源的动力电池主要供应特斯拉Model 3与Model Y、福特野马Mach E、大众 ID.4等,美国市场的波动对其影响颇大。

巧的是,美国市场增长强劲。

据Counterpoint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美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79%,一举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动车市场。

从这个角度来看,LG新能源的业绩还有盼头。

宁德时代出海,LG新能源守擂难

尽管如此,LG新能源依然笑不出来。

2017年,宁德时代打败松下,问鼎全球动力电池年度销量冠军,拉开了中国动力电池压制日韩的序幕。

这其中,最不服气的当属LG新能源。

作为动力电池赛道的最早一批玩家,LG新能源深耕欧美多年,技术底蕴深厚,足以与宁德时代分庭抗礼。

其上市之初,首席执行官权英寿公开叫板:“在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全球竞赛中,LG新能源将很快击败中国竞争对手宁德时代。”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LG新能源不乏短暂超越过宁德时代,但却守不住宝座,宁德时代实际称霸行业已有六年之久。

更为糟糕的是,比亚迪逐渐追了上来,2022年的装机量与市场占有率双双与LG新能源持平,令后者的地位岌岌可危。

此背景下,不含中国的全球排名诞生。

据SN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4月,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市场,LG新能源的动力电池使用量为24.1 GWh,去年同期为16.1 GWh,同比增长49.2%,但市场占有率为27.8%,与去年同期持平,勉强维系了韩国动力电池的“尊严”。
与之对应的是,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使用量为23.0 GWh,去年同期为11.7 GWh,同比增长79.6%;市场占有率为26.5%,去年同期为20.1%。

数据来源:SNE Research

不难看出,两者的差距微乎其微,照此下去LG新能源或再度被宁德时代反超。

对此,SNE Research表示:“到2023年,LG Energy Solution将在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上保持头把交椅,但宁德时代持续强劲的增长正在威胁到LG Energy Solution的头把交椅。”

简而言之,LG新能源的“遮羞布”要挡不住了。

究其原因,出海成为“宁德时代”的关键词,动了LG新能源的“奶酪”。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在接受《商学院》采访时表示:“宁德时代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实现了37.1%,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比例,出海,是宁德时代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的必然选择。当国内市场增长遇到瓶颈,企业出海不一定盈利,不出海却可能面临死亡风险或者失去发展机会。”

须知,LG新能源是韩国动力电池的“领头羊”,一旦其不能打了,胜利的天平就会向中国进一步倾斜。

加码出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毕竟,磷酸铁锂电池无论是在中国或是在欧美,都成为了“香饽饽”,大众、宝马、福特、雷诺等知名车企均表示将在入门级车型中导入磷酸铁锂电池。

《MIT科技评论》表示:“磷酸铁锂电池更安全、更便宜,但最初它们不是欧美车企的首选,因为能量密度低、低温性能不佳,甚至被认为是落后的技术。磷酸铁锂电池能走这么远,并且逐渐受到全球车企、储能客户认可,完全取决于中国电池企业的创新,这也让中国电池企业成为全球一流企业。”

其实,不仅仅是宁德时代,加码出海的成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共识。

据企查查的数据显示,中国现存的锂电池相关企业数量高达59754家,近一年新增689家,行业内卷肉眼可见。

这么一来,出海成突围方向。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出海提速

据《证券日报》报道,2023年以来,欣旺达、璞泰来、远景动力、亿纬锂能、龙蟠科技等中国企业纷纷宣布在欧洲、东南亚设立子公司及布局产能,欲通过本地化生产更贴近客户并把握产业快速发展机遇。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副总裁张小聪表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已经进入高度内卷状态,而海外还是一片蓝海,所以我们到海外去,以技术换市场。”

不过,出海的风险也不可忽视。

其一,存在不公平对待的可能。

以宁德时代与福特的合作为例,就遭质疑“只会加深美国对中国电池技术的依赖”,在极端情况下,不排除遭不公平对待的可能。

其二,推高了成本。

中国的产业链完善,这个优势是海外不具备的,再叠加海外的人工使用门槛较高,从而推高了成本,关于此从台积电美国工厂状况频出就可见一斑。

其三,克服水土不服。

欧美的思维、文化、法律等与我国有较大的不同,增加了投资的复杂性,因而既要考虑要收益,也要考虑扎根,要避免出现水土不服。

总而言之,LG新能源虽然业绩改善,但面临的挑战一点未减少,宁德时代在海外不断侵蚀其地盘,而比亚迪仅凭国内市场就足以反超LG新能源。

那么,LG新能源如何自赎,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巨星传奇再掀热潮:“周同学”I... 来源:新锐时讯网 近日,巨星传奇(6683.HK)凭借其创新的“文旅商演”模式,再次成为行业焦点。继...
福建17岁女孩把男友以10万元... 2025年2月,广东19岁的小伙小黄,被17岁同居女友小周以10万元卖给缅甸电诈园区主管,被剃了头发...
美团开展餐饮商户数字化经营培训... 新京报讯(记者秦胜南)8月16日,新京报记者从美团日前举办的“餐饮商户数字化经营培训”专场活动上获悉...
A股大爆发!总市值超100万亿... 8月18日 ,A股继续沸腾,两市近4000股冲高,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沪指创近10年来新高!科创...
胜利鸟咨询俞洋勇:专家团队是咨... 2025年8月16日,以"激发中国企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第35届华商创新论坛将在上海陆家嘴金融示范...
绿联科技某股东拟询价转让 去年...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8日讯 绿联科技(301606.SZ)8月15日披露公告,股东珠海锡恒投资合伙企...
2025广州跨境电商高峰论坛落... 当全球化浪潮与数字经济深度交织,跨境电商已成为中国品牌突破增长边界、链接全球市场的核心引擎。8 月 ...
48亿免票豪礼砸向赵家人!天目... 8月16日晚,“苏超”赛场上传来捷报,常州主场对阵镇江的比赛中,凭借30岁青训教练赵连平的精彩破门,...
200名学子走进华为练秋湖基地... 8月16日,华为练秋湖研发基地迎来了一场特殊的“开学第一课”——“走进华为·第一堂HarmonyOS...
湖南黄金:8月15日融资买入8... 证券之星消息,8月15日,湖南黄金(002155)融资买入8194.49万元,融资偿还8963.74...
原创 继... 回顾自今年4月初以来爆发的中美关税战,我们可以看到,尽管美国在表面上似乎频频得利,但实质上却不断陷入...
原创 百... 核心品类增长乏力,经销商数量锐减,“鸡尾酒老大”百润股份遇冷。 文/每日财报 南黎 在低度酒市场黄...
国家级荣誉加持!麦田能源拟募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麦田能源创业板IPO提交申请,招股书显示,自成立以来,麦田能源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
通威股份:8月15日融资买入2... 证券之星消息,8月15日,通威股份(600438)融资买入2.48亿元,融资偿还3.55亿元,融资净...
恒宝股份:8月15日融资买入6... 证券之星消息,8月15日,恒宝股份(002104)融资买入6.85亿元,融资偿还8.61亿元,融资净...
大涨!A股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据证券时报18日消息,A股今日继续大涨,上证指数续创阶段新高。记者根据实时数据统计,截至10点34分...
阿里和蚂蚁旗下22个品牌联合推... 凤凰网科技讯 8月18日,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旗下饿了么、淘宝、支付宝、高德、盒马、阿里云等22个品牌...
创业板人工智能概念股走高,相关... 创业板人工智能概念股走高,中际旭创涨超7%,新易盛、天孚通信、软通动力、深信服涨超4%。 受重仓股上...
深耕中国市场,跨国企业持续加码... 作为外资企业投资中国的重点区域,浦东近期迎来了一波加码投资的热潮。威立雅(中国)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日前...
原创 特... 2025年春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了对69个国家和地区的“对等关税”行动,立刻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