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美赴港,七牛云再冲上市有几分把握?
相较2年前,七牛云此番上市或更为急迫。
时隔2年,七牛云又一次冲刺IPO。
近日,一站式场景化智能音视频服务商七牛云于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作为中国最早提供音视频云服务的平台之一,七牛云曾凭借直播、短视频的火热成功“出圈”,在一级市场受到一众资本的青睐。
成立12年来,七牛云共计完成6轮9次融资,获经纬云锋启明等知名机构押注。此前,于2020年6月完成F轮融资的1年后,七牛云便启动了赴美上市,最终以9个月前美国证监会同意七牛云撤回于2021年4月30日提交的F-1注册文件及所有修订文件落下帷幕。
当时,七牛云称,后续会根据监管要求与资本市场环境,适时推进IPO事宜,现在显然是七牛云彼时眼中的“适时”,只不过地方从纳斯达克换成了港交所。
但2年冲刺IPO未果,港交所又能否圆七牛云上市之梦?
70后“C狂”闯入云计算,淘宝中国为第二大股东
从切入云计算赛道到二冲上市,七牛云背后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许式伟。
身为70后,许式伟早在初中年代,就以极高的热情频繁参加各类数学竞赛,透露出对代码的天赋与狂热。
大学就读南京大学物理学专业,但许式伟却对计算机情有独钟,在大学期间,许式伟和室友合买了一台电脑,每人每周使用一天。而为保证时间最高效利用,许式伟每次坐到电脑面前,都抱着厚厚一沓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程序。
由此,许式伟虽主修物理理论,却在学校里有了个完全“跑偏”的绰号:“C语言狂人”,简称“C狂”。
毕业后,许式伟曾在金山软件担任过技术总监,设计了金山WPS Office 2005的整体架构。2006年,整个金山面临互联网转型,许式伟向雷军申请成立了金山云存储实验室(金山快盘的前身)。此后,许式伟在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担任高级研究员、主导推出过盛大网盘及盛大云计算。
在大厂打工的11年经验,为其后续创业奠定了基础。
2011年5月,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携手来自金山和盛大的伙伴,许式伟辞职创办七牛云,成为了云计算领域早期涌现的厂商之一。带着“缩短从想法到产品的距离”的使命,七牛云以首个产品“七牛云存储”打响市场,2016年借助直播风口经历了短暂的强势发展期,七牛云视频云产品更得以全面铺展。
抓住了移动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两波浪潮,七牛云在第一个十年急速狂奔,不仅产品形成了由底下存储、左视频云、右数据智能的三大板块,更在一级市场更是成为资本宠儿,经纬、启明创投、CBC、淘宝中国、云锋基金、张江高科等竞相抛来橄榄枝,可谓风光无限。
其中,在2017年7月,淘宝中国跟云锋基金分别以E-1系列优先股每股1.7633美元的价格分别向经纬、启明及CBC购入A系列优先股、B系列优先股和C系列优先股。从后者投资成本价与转让价来算,此次转让,经纬、启明、CBC分别可获得净利约1221万美元、1425万美元及906万美元。淘宝中国跟云锋基金更是通过E轮融资直接跃升为七牛云第二大和第三大股东,分别持股17.69%和12.44%。
2020年6月随着七牛云规模近9300万美元的F轮及F1轮融资完成,以及同年总收益超10亿元的实现,使得许式伟对上市充满信心,2021年首冲美股显得水到渠成。
来源:七牛云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许式伟持股约17.96%,根据永禄以每股3.34美元的价格购入1494万股F-1 系列优先股计算,永禄投资额近5000万美元。按其持股7.32%计算,七牛云最后一轮融资估值为6.83亿美元(约49.5亿元),许式伟彼时的身家为8.9亿元。
来源:七牛云招股书
主业承压,七牛云押注第二曲线
2021年,七牛云虽踏上IPO征途,但随着云计算市场竞争进入深水区,第二个十年对七牛云来说竞争加剧明显,从其业绩表现可见一斑。
招股书显示,七牛云的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MPaaS产品,即一系列音视频解决方案,包括内容分发网络QCDN、对象存储平台Kodo、互动直播产品及智媒数据分析平台Dora;此外还包括于2021年9月正式推出的APaaS解决方案,涵盖大量主要音视频场景。
2020年至2022年,七牛云分别实现营收为10.89亿元、14.71亿元和11.47亿元,相较2021年的营收增长35.1%,2022年同比下滑22%。
其中,MPaaS营收分别为10.28亿、13.70亿元和8.75亿元,占同期总营收分别为94.3%、93.1%及76.3%;APaaS于2021年和2022年营收分别为2490.1万元和1.94亿元,占同期总营收分别为1.7%和16.9%。
由此可见,七牛云总收入减少主要归因于其第一大业务MPaaS产品收入减少。从数据来看,MPaaS 付费客户数量一直保持增长,相较于2021年的68,808付费客户,2022年增长了22%至83,970,然而MPaaS付费客户的的平均贡献却从2021年的19905元下滑47%至10420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MPaaS业务来看,近三年大客户需求减少的情况发生较为明显。2020-2022年,五大客户分别占七牛云各年度收入的约30.3%、22.7%及25.5%。同期,其最大客户占各年度收入的约10.5%、11.3%及8.1%。此外,报告期内五大客户产生了变化,前两年始终为第一大总收益占比的客户A不仅其购买的服务类型从MPaaS及其他变成仅MPaaS,其交易额更是从2021年的1.67亿元下滑63%至6145万元。
来源:七牛云招股书
来源:七牛云招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