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创客公社 张凯畅
一家位于苏州常熟的“隐形冠军”,刚刚拿下数亿融资,往IPO路上更进一步!
近日,苏州英特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特模”)宣布完成Pre-IPO轮数亿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汽恒旭、碧鸿资本、元禾鼎盛等5家机构联合投资,老股东钟鼎资本和蓝湖资本追加投资。
企查查数据显示,英特模目前已完成4轮融资,其中不乏苏高新金控、元和控股、苏州高铁新城、常熟国发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
图片来源:企查查
英特模成立于2014年4月,位于常熟经开区,是一家从事测试服务、测试装备、工程咨询的汽车技术公司,具备新能源、氢能源、智能驾驶、工程技术咨询、发动机研发五大板块,已成为奔驰、宝马、路虎、福特、通用等各大知名企业的研发合作伙伴,其氢能技术中心及新能源项目在市场上占有40%以上的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6月19日,英特模已启动IPO辅导。这次成功融资,或也宣告公司往IPO道路上又前进一步。
“人生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炼。”这是英特模董事长余斐君在求学、创业过程中,勉励自己的话。这位无锡宜兴籍女企业家,两次留学欧美并取得博士学位,在求学时又同自己丈夫创业,在常熟干出一家汽车研发领域的隐形冠军。
英特模董事长余斐君
无锡女学霸两度留学
跨专业攻读领导力
无锡宜兴,这座江南古城可谓人杰地灵,曾走出30名两院院士、近百名大学校长,素有“院士教授之乡”的美誉。余斐君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书香人家。
余斐君的名字由祖父所起,取自诗经“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传统中华文化的熏陶下,她从小对读书求学充满执着的追求。
2002年,余斐君考入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2006年,考入华东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余斐君在上海建桥学院任教。
尽管已进入工作,余斐君对于求学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2013年,她赴上海外国语大学做访问学者。2015年,前往英国赫特福德大学,攻读第二个硕士学位,学习领导力。
右一:余斐君
2018年,余斐君如愿取得美国查普曼大学的入学资格,继续深造领导力,并于2020年顺利毕业,取得博士学位。
而在创业过程中,余斐君又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到企业管理中,跟自己的丈夫一同培育出一家动力测试领域的领军企业。
夫妻档回乡创业
成为经开区首家销售破亿的企业
在常熟求学期间,余斐君认识了自己的丈夫陈军,两人后来喜结连理。
英特模总经理陈军
资料显示,陈军是常熟人,曾在常熟理工学院担任教师一职。他和余斐君在上海打拼多年后,察觉到汽车行业研发测试领域存有很大的创业空间。
“我国汽车行业的高端研发测试服务以及高端研发测试设备大部分掌握在一些外资品牌手中。”陈军说,看到国内汽车研发领域缺乏专业的技术服务供应商,他萌生了自主研发的想法。
2014年,两人回常熟创业,在常熟经开区科创园一间150平方的办公室里,创办苏州英特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创业团队前期只有8人,陈军提供技术,余斐君做领导力管理,公司主营汽车研发技术服务。
创业初期,陈军坚守在常熟“主阵地”,余斐君则无数次往返于上海与常熟两地。创业的同时,余斐君完成了英国的硕士、美国的博士学业,不断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企业管理中。
2016年对于英特模来说是跨越式发展的一年。这年3月,英特模决定在常熟经开区马桥工业坊实施产业化。随着业务步入正轨,英特模逐渐成长为一家专门给全球知名汽车企业提供研发服务和研发设备的技术型企业。
2019年,英特模敏锐觉察到,新能源汽车领域将迎来大爆发。公司选择迅速拿地,开展新能源第一期项目。从2020年3月打下第一根桩,到9月通过联合验收,这一项目成为当年度进度最快的常熟市重点项目之一。
2021年8月,英特模的年销售额已突破1个亿,成为常熟经开区培育的首家销售破亿的科创企业。
2022年下半年,英特模新能源二期项目投入运行。彼时新能源技术服务已经占公司业务的一半左右,企业也从最开始的8个人发展到500人。
“我们至今还保留着马桥工业坊租用的厂房,这里的每一个实验台架,都是技术团队的心血凝结而成。”余斐君说。
目前,英特模已发展为行业内细分赛道的领军企业,形成新能源、氢能源、智能驾驶、工程技术咨询、发动机研发五个业务板块,服务奔驰、宝马、路虎、福特、通用、一汽等知名车企,是汽车研发领域的隐形冠军。公司入选苏州市“独角兽”企业培育入库企业,2021年工信部人工智能揭榜挂帅项目名列全国前五。
常熟经开区扮演“父母”角色
从零培育企业发展
翻阅英特模的发展过程,我们发现,常熟经开区在企业创业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英特模落地初期仅有8个人,资本和人员实力单薄。当时,刚调任经开区科创园的产业发展科科长吴骏对他们照顾有加。“我们非常看好这家公司,判断这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项目。”
苏州英特模
2016年,英特模实施产业化后,公司业务增长迅速,原有厂房很快不够用。在常熟经开区的协调下,英特模很快拿到附近空出的厂房。
2019年,英特模计划拿地开展新能源项目。当时英特模规模并不大,销售额仅有一两千万,给不给地,考验政府部门的判断能力。常熟经开区立即开展论证,最后一致认为:不仅应该给,而且要把场地快速定下来,否则,企业发展的机遇就没有了。
可以说,英特模是常熟经开区从零培育、一手“拉扯大”的汽车服务企业。
作为国内知名“汽车城”,常熟经开区将绿色智能核心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培育重点,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营造优质营商环境,用十年时间将汽车产业打造成自己靓丽的产业风景。
依托奇瑞捷豹路虎整车企业带动,常熟经开区已集聚住友、美桥、李尔、华安钢宝利、英特模、诺博等7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涵盖整车、动力总成、底盘系统、车身及内外饰、电子电器、新材料、汽车检测等领域。
2022年,常熟经开区汽车产业实现销售超500亿元。
近年来,常熟经开区打造“2+4+1”新兴产业体系,以孵化科技型企业为导向,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企业“雁阵式”发展新格局。
2023年,常熟经开区力争实现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0家,新增授权发明专利超170件,规上企业研发投入超30亿元,技术合同登记额超30亿元。在这样的发展规划下,可以期待未来常熟将收获更多像英特模那样的优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