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债务双高,“光瓶之王”牛栏山何以自救?
正经社
2023-06-27 09:25:05
0

原标题:库存债务双高,“光瓶之王”牛栏山何以自救?

文丨顾小白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3700字)

光瓶酒,在国内白酒市场通常被视为低端酒的代名词;因为价格亲民,也是最容易走进平常百姓家的白酒。

提到被大众熟知的光瓶酒,就不得不提曾被称为“光瓶之王”的牛栏山二锅头。早在2019年,牛栏山就已经进入营收“百亿俱乐部”,也为母公司顺鑫农业实现了业绩突破。

不过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近几年,牛栏山在市场上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小了;顺鑫农业更是在2022年迎来业绩滑铁卢,出现上市25年来首亏;并且企业三大业务板块(白酒、猪肉、房地产开发)营收均大幅下滑。

从各细分业务来看,顺鑫农业显然想要实现“白酒+猪肉+房地产开发”三驾马车齐飞;由于猪肉业务与房地产业务具有一定周期性,因此白酒业务被视为是顺鑫农业的基本盘(2022年该板块占总营收比69.44%)。

遗憾的是,如今顺鑫农业的三驾马车均有些失速,尤其是作为基本盘的白酒业务,为何突然就不好卖了?

迅速掉队的牛栏山

官网显示,牛栏山酒厂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北部牛栏山镇,潮白河西畔。资料显示,牛栏山历史悠久,酿酒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年间。

1952年10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工业厅酒业生产管理局国营牛栏山制酒厂正式成立,是为牛栏山酒厂的前身。

由于品牌地域属性较强,属于北京名酒,因此牛栏山早期在宣传上主要也是侧重于“北京味”。

2013年,牛栏山邀请了“老北京”知名艺人王刚做代言人,喊出了那句“正宗二锅头,地道北京味道儿”的经典广告语,迅速抢占北京市场。

据酒业家之前报道,2015年,牛栏山开始重点向全国市场布局,在长三角与珠三角战略大区域的业绩实现迅猛增长;2016年,北京以外的全国其他地区市场对牛栏山的业绩贡献超过65%。

当时的牛栏山可谓雄心勃勃,2016年,为了挺进川黔名酒腹地,还在成都新建生产基地,加强对西南地区低端白酒市场的渗透力度。

从当时牛栏山的营收增速来看,财报显示,2013年牛栏山营收37亿元,2016年突破50亿元,2019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02.89亿元,成功进阶百亿酒企阵营。

图表来源:正经社根据公司财报等公开资料整理制作

由此可见,牛栏山在此时期的发展速度确实惊人,也让“二锅头”这一京味名酒传遍全国,在全国各地培育起了一大批对“京味儿”白酒感兴趣的消费者。

不过,好景不长。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在突破百亿营收目标后,牛栏山业绩开始陷入瓶颈。

财报显示,2020年牛栏山营收为101.85亿元,同比减少1.01%;2021年的营收为102.25亿元,还是没有回到2019年水平。可以说,牛栏山这两年的业绩几乎属于止步不前。

更糟糕的是,2022年开始迅速下滑。

财报显示,2022年,顺鑫农业的白酒业务营收为81.09亿元,同比减少20.7%;营收规模已经回到2018年水平。

从产品上看,42度陈酿牛栏山是牛栏山的爆款产品,也一直是顺鑫农业酒类产品中的核心单品,被称作是“白牛二”。

财报显示,在2022年,42度牛栏山陈酿酒的销量为30.15万千升,占顺鑫农业白酒销量的六成,但大单品也同比下滑了23.72%,相当于2022年“白牛二”销量少卖了近2亿瓶。

而根据测算,其库存量,也达到了惊人的约2亿瓶。

除“白牛二”外,顺鑫农业的核心产品还包括“绿牛二”牛栏山二锅头、52度牛栏山陈酿和百年牛栏山酒,它们在2022年均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销售量分别下降16.97%、30.10%和35.34%。

图表来源:顺鑫农业财报

虽然在年报中,顺鑫农业将白酒业绩下滑归因于白酒消费场景减少下,消费频次减少,但2022年上市白酒企业中,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的公司并不占少数。

所以,业绩的下滑归根结底,还是牛栏山自身竞争力下降,销量遇阻。

为何突然卖不动了?

为什么牛栏山突然就卖不动了?我们可以从市场大环境以及企业自身运营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从市场大环境来看,事实上光瓶酒虽然是低端酒的代名词,但近年来市场推动下,消费者对性价比有了更高追求,对光瓶酒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光瓶酒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

中酒协数据显示,2021年光瓶酒市场规模约988亿元,预计未来将保持16%的年增长率,2024年将超过1500亿元。

不过,随之而来的是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目前光瓶酒赛道已不再是牛栏山一家独大的局面,除了老对手红星、老村长等酒企之外,大量新玩家也纷纷涌入光瓶酒赛道。

今年2月,五粮液推出了全新单品“尖庄·荣光”,产品规格包括500ml和100ml,建议零售价分别为59元/瓶和25元/瓶。

除此之外,泸州老窖的黑盖等光瓶酒产品,也在全国市场加强布局。江小白、光良等也都表示将要发布品牌或产品升级。

面对光瓶酒市场新的竞争形势,牛栏山的压力可想而知。

从企业自身来看,牛栏山也深陷假酒风波等负面之中,甚至一度被称为“假酒之王”。

据此前媒体报道,2022年2月,滁州市市场监管局接到群众投诉,称其买到牛栏山假酒,且销售价明显低于“牛栏山陈酿白酒”正常价格。

经安徽警方调查,涉案假酒全部购进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犯罪团伙在该地区有两处制假生产线,通过收购廉价的散酒,经灌装后包装成牛栏山二锅头销售。

2022年6月,警方捣毁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的制假窝点2个。查扣成品假“牛栏山陈酿白酒”87720瓶,灌装设备、压盖机、贴标机等制假设备工具41件,原料酒精3000公斤!

同年7月,浙江吴兴又破获一起特大生产、销售假冒“牛栏山”陈酿白酒案,涉及浙江、河北、河南等省份,涉案金额达300余万元。

事实上,从2015年起,有关牛栏山假酒的案件就不停地出现在媒体报道中。比如2016年,北海市查获了将近600件牛栏山假酒;2019年,安吉警方破获了1000多瓶假冒“牛栏山”白酒。

面对终端市场上假货横行的现象,牛栏山曾定期针对产品鉴定组织培训,但效果甚微,越打假,假酒竟然越多。

假货为何如此严重?

一方面,牛栏山陈酿酒本身就不是纯粮酒,原料表一栏中明确加了液态法白酒等;而勾兑技术不难,因此造假成本和难度较低,造假商贩自然愿意铤而走险。另一方面,终端销售店家利润空间太低,为了更高利润,商家也甘愿去进假酒。

假酒问题对牛栏山可谓是致命一击。要知道品牌力与产品力是企业成长的基石,假酒不仅让企业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更为关键的是让消费者丧失了信心。

此外,值一提的是,2022年6月1日,白酒“新国标”正式实施,对白酒、调香白酒等作出准确定义,对品类特点进行了清晰化表达;而这也对牛栏山带来了较大冲击。

“新国标”将“白酒”定义为: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麸曲、酶制剂及酵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而成的蒸馏酒。同时,“新国标”还明确规定,白酒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同时,将所有添加食品添加剂的调香白酒归属为配制酒,与白酒类别明显区分开来。

也就是说,牛栏山陈酿酒,含有食品香精,不能再称为“白酒”。虽然顺鑫农业为了应对“新国标”推出了新产品,但主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降,对牛栏山依旧有着不小的冲击。

总的来说,假酒乱象、新国标出台、以及市场上并不缺乏替代牛栏山的其他产品,让牛栏山渐渐失速,在市场上的声音自然也越来越小。

牛栏山还有机会吗

众所周知,白酒是典型的高毛利行业,毛利率平均在70%~80%之间,贵州茅台毛利率更是超过90%。

但相比之下,牛栏山的毛利率却十分低。

财报显示,牛栏山毛利率2016年达到巅峰值62.59%后,便持续下滑,2017年-2021年,分别为54.86%、49.63%、48.08%、39.22%、37.72%。不过,2022年,则回升到了44.2%。

低毛利率意味着牛栏山盈利能力较低,同时品牌长期活跃于低端市场,也不利于企业的品牌构建。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为了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以及提升品牌调性,顺鑫农业也做了很多努力。

首先是积极推出高端产品。2018年,推出了一款二锅头高端之作魁盛号·樽玺,定价1598元,比当时飞天茅台的官方指导价还贵了100元左右。

顺鑫农业牛栏山酒厂副厂长陈世俊甚至宣称,占据了新高度的魁盛号樽玺,是为“破局”而来。这既是战略破局,破牛酒后百亿时代持续高质量发展之局,也是品类破局,破酒业新消费时代二锅头价值回归之局。

然而,这款产品并没有在市场上掀起什么浪花,在电商平台上的销量更是惨淡。

财报来看,2022年,顺鑫农业高档白酒收入仅为6.73亿元,同比减少36.22%。其财报中定义的高档白酒,是售价高于50元/500ml的白酒。显然,牛栏山的高端化并不如意。

其次,在营销上,近年顺鑫农业也开始创新,比如打出文化牌。

今年3月,牛栏山酒厂举行了以“弘扬中国白酒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为主题的北京牛栏山二锅头文化苑揭牌仪式——主要由位于二层的“中国酒业协会白酒文化博物馆”和位于一层的“北京牛栏山二锅头酒文化博物馆”两部分组成。

显然,牛栏山这是希望通过文化来为品牌进行价值赋能。但文化传播早已经是白酒行业一种惯用的营销方式,各种文创酒在市场也是百花齐放,对此牛栏山似乎依旧没什么竞争力

2023年1-3月,顺鑫农业营收40.88亿元,同比增长4.63%;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214.4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81亿元,上年同期为-10.06亿元。在高达80多亿元的流动负债之下,债务压力山大,极大地牵制着业绩的可持续性。

而在二级市场上,顺鑫农业的股价目前已来到30元/股上下(前复权,下同),和2020年8月触及的历史新高78.88元/股相比,短短3年不到的时间里,已经“膝盖斩”。

总的来说,对于顺鑫农业而言,高库存和高债务并存之下,已经陷入两难,曾经的低端市场不断被竞争对手抢占,却又迟迟拿不到高端市场的门票。

市场留下的时间,也不多了。【《正经社》出品】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知名商场、公园附近!赣州这2宗... 赣州万达广场附近有两宗优质住宅地块,正在计划出让,两宗地块面积加起来有260.35亩,面积比较大,未...
“国补”继续!10月将下达第四...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人...
苹果预计明年发布个性化Siri... 来源:快科技 快科技8月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今日,苹果公司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 报告期内...
K时评|告别“0元购”,美团阿... 《科创板日报》8月1日(研究员 梁又匀)历时近半年的互联网平台即时零售“大战”迎来大结局。 8月1日...
中诚咨询IPO揭秘:董事长丈夫... 中诚智信工程咨询集团(简称“中诚咨询”)在冲刺北交所上市的道路上,其股权结构和控制权安排引发了广泛关...
伯克希尔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5... 北京时间8月2日晚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这份备受瞩目的业绩报告显示,公...
抓住稳就业“牛鼻子”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完成全...
天佑德酒十年未破增长难题!劲酒... 纵向对比发现,公司2024年12.55亿元的营收规模仅与2019年持平,意味着近五年来基本处于停滞状...
谁在做空宁德时代?超45亿元分... 华夏时报记者 李未来 北京报道 7月30日宁德时代交出上半年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网络交易平台...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 市场监管总局7月31日发布并施行《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以下简称《指...
超越乔布斯,库克成为苹果公司史... 新闻荐读 8月2日,据媒体报道,截至2025年8月1日,蒂姆・库克担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CEO)时...
【投融资动态】固极智能B轮融资...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7月31日公布的信息整理,上海固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轮融资,融资...
扩散!微信提现手续费下限大降 本文自南都·湾财社 采写 | 南都N视频记者 林文琪 编辑 | 柴华 微信提现手续费下限下调至0.0...
济南芙蓉街400年四合院350...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张海振 记者 丛萍 报道 近日,济南芙蓉街400年四合院发布拍卖公告,将于8月1...
外卖“0元购”要结束了?刚刚,...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薇】8月1日上午,美团、京东外卖、淘宝闪购及饿了么先后发布声明,承诺将“规范促...
京东:抵制“0元购”等恶性补贴 8月1日,京东以《践行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 共建外卖行业健康生态》为题发文称:近期,外卖行业补贴引发社...
自媒体运营门道多?爆款内容底层... 自媒体运营看似简单,其实大有门道。 每天看着同龄人在各个平台风生水起,自己却连流量密码的门缝都摸不到...
韦方政老师 《轨道交通基建项目... 讲师简介:1582103 7689 韦方政老师 u 交通运输部核心专家 u 信号高级工程师、铁路监理...
物流板块拉升,申通快递、韵达股... 物流板块1日盘中强势拉升,截至发稿,华鹏飞涨超10%,申通快递、韵达股份涨停,圆通速递逼近涨停,华光...
李嘉诚40万起推售湾区四百套房... “总价最低40万元起!”李嘉诚家族旗下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地产)近期集中向香港买家推售大湾区四个楼盘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