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时间两次穿越周期 马上消费“创业之路”并非坦途
财联社
2023-06-21 11:21:59
0

原标题:8年时间两次穿越周期 马上消费“创业之路”并非坦途

【导语】

国内消费金融公司自2009年开始试点,至今已有十余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前十年,消费金融业务快速增长,行业规模已发展至近九千亿元。而过去两年,规模大扩张时代已然落幕,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来到了新的阶段性拐点,年轻的消费金融行业“终于”迎来了周期的考验。

经济环境的变化与严监管加持下,用户需求与底层技术急剧变化,过去几年,消费金融机构在产品、技术、利率和商业模式等方面也经过数次迭代升级,消费金融行业步入分化时代,这场大考中,科技力成为消费金融公司抵御周期来临的护城河。

可持续增长:把握风口,穿越周期

挑战重重的2022年,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分化明显,马太效应更加显著。从消金行业成绩单来看,大部分机构业绩增速放缓,但头部机构发展依然稳健。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一道,成为“消金三巨头”。数据显示,三家消金公司总资产、营收、净利润等多个业绩指标稳居行业前三甲。

其中,马上消费的亮眼表现引人侧目,其营业收入135.30亿元,同比增长14.48%;净利润17.88亿元,同比增长29.34%,均实现两位数高质量增长。不同于其他几家头部消金企业,该企业既无全国性商业银行输血,也无大型互联网平台流量加持,却展现出穿越下行周期的韧性。

回顾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历程来看,从2009年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在国内落地的开端,到2014年,消费金融行业迎来了第一个“分水岭”,互联网的“东风”带来了消费金融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消费金融牌照“开闸”,互联网资本入局,多家公司在2014年获批筹建,马上消费金融也在第二年赶上了这趟“东风”,于2015年成立也刚好赶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启的时代。

时间来到2020年,高速增长时代暂告一段落,普遍降速时代悄然到来,过去一段时间,穿越周期,也成为消费金融公司必须面对的命题。

严监管下的利率压降,叠加疫情冲击下的获客、融资、风险管理和运营成本高企,消费金融行业挑战严峻。“整个行业可以说是面临最近若干年以来最为困难的发展阶段。”很多消金行业从业者这样评价过去两年的行业发展瓶颈。但挑战也带来机遇,有消费金融企业首席风控官就认为,“降低风控成本能带来更多的利润。我们风险降低0.1%,对应的可能是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利润。”

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提升风控、获客两大核心能力是破局的关键方法,而以科技为核心的数字化能力重塑了金融业务流程,对整个经营管理进行精细化再造,将在消费金融企业未来发展中起到全局性和决定性作用。正如赵国庆多次强调那样,规模不是马上消费追求的唯一目标,要将科技和闭环能力放在第一位。

“消费金融不仅要有金融的本质,还要有科技的内涵。纵观世界的一流金融机构皆是以科技或数据来做决策,重庆乃至国内优秀的金融公司数不胜数,但以互联网技术和数据驱动的却少之又少。” 马上消费董事长赵国庆在一本为八周年出版的内部书籍《创业之路》中回忆道,公司首笔自主研发经费3000万元就是他个人自掏腰包,创业之初就立志打造以科技为驱动的金融机构。

△马上消费董事长赵国庆在八周年庆典上讲话

高韧性成长:锚定科技,善于破局

穿越周期迷雾的困局,是一场需要前瞻布局的征程。

“转型哪怕晚一点点,对公司影响都非常大。如果没有2019年完成的战略大转型,很难想象,企业将走向何方。”赵国庆在《创业之路》中坦言。他说的是从2018年底开始的线下向线上转型,耗时仅半年就完成。实际上,这也不是马上消费的第一次战略转型,八年来,在创业初期进行的多次“上上下下”的转型,才让马上消费螺旋式实现了最初的目标,也正是这些转型,才让马上消费奠定了以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路径。

马上消费最初定位做一家线上的公司,在没有客户、没有场景、没有数据、系统也不完备的情况下,迅速上线了自营产品。但当时核心技术能力缺乏,让很多“羊毛党”有了可乘之机,诈骗接踵而至。在这样的条件下,难以一步到位大规模发展线上业务,因此,2016年1月,马上消费转型做线下,这一重要决策让公司起死回生。

两年后,马上消费抓住机遇再次向线上转型,成功规避了疫情防控带来的线下业务拓展难题。这次线上业务开始尝试与互联网平台展开合作,当时还没有知名度,也没有资金优势的马上消费与每一家互联网平台的合作都很难谈,尽管难度大、条款复杂,也没有行业先例参考,团队还是坚持一家一家的啃下来了。除了配合度高,从创业之初就从未停止过发力的技术能力也得到了市场的验证。据了解,自成立起,马上消费在科技发展上分阶段按照年收入的3%、5%、8%进行投入,2016年-2018年投入3%,第二个三年投入5%,2023年投入8%,未来,将提升到10%的投入比例,至今已经累计投入超30亿元。

“我们公司能穿越那么长的经济周期,科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较早入局发展科技服务力,或许是马上消费提前突破周期的底气。如今,自营平台、开放平台、云计算平台构成了马上消费的三个齿轮,正在探索如何相互咬合,彼此赋能。

随着今年扩内需、促消费等措施的发力,消费金融行业将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将走进一个价值分化的拐点。通过数实融合打造数字价值生态,持续完善数字科技、普惠金融与社会责任的一体化价值模型迭代,实现发展由规模到价值的能力转变已成为头部消费金融企业们的新使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冷艺婕:7.20黄金继续二次跟... 杜绝弄虚作假,以实事求是为准。大家好,我是冷艺婕。(添加冷老师即刻给出每日操作思路精准策略) 真正的...
原创 利... 近日,中国最强的刻蚀机厂商中微公司,发布了二季度预估业绩。 数据显示,预计上半年收入约49.61亿元...
前大众集团CEO掘金中国 一个... 记者 刘晓林 一家去年刚成立的县城小微企业,成为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前全球CEO的创业合作伙伴——这则合...
周末“外卖大战”开始刹车:“0... 图源:视觉中国 数日前,美团(03690.HK)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接受媒体访谈中回答“这场外...
原创 外... “请立即停止!” 中国烹饪协会、连锁经营协会接连发声,遵义等地商会联合呼吁,嘉和一品等企业创始人公开...
使用废钢铁等再生资源作原料,工... 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已经成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首要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
泰国园区一期项目预计下半年小批... 财联社7月20日讯(编辑 宣林)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今日,沪深两市本周共180家上市公司接受...
夯筑起应对复杂变局的坚实依托—...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近日,202...
马斯克承认曾抵制人工智能,如今... IT之家 7 月 20 日消息,人工智能(AI)领域正成为各大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竞相角逐的焦点,而作...
美国专家被惊到了!中国严查走私... 美国刚刚被中国玩了一手高端操作,那叫一个猝不及防!表面上看咱们同意关税下调115%,但背地里对稀土管...
企业扎堆赴港IPO不是什么好事 来源:鹏友来开会 7月18日,中国证监会网站备案库显示,211家境内企业准备赴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
【公告精选】百川股份:公司实控... 中程退:公司股票将在2025年7月21日被摘牌。 *ST紫天: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21日起停牌。...
原创 大... 我们经常在电视、网络平台中看到大湾区这个词,虽然具体的意思大家都是知道的,但具体大湾区包括了哪些地方...
稳定币安全问题引银行界担忧 参考消息网7月20日报道据路透社华盛顿7月18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18日签署一项法律,为与美元挂钩...
景顺长城基金旗下非货基近三年合... 景顺长城基金2024年经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9.51亿元。 近三年数据来看,景顺长城基金实...
科新机电涨0.39%,成交额1...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7月18日,科新机电涨0.39%,成交额1.11亿元,换手率4.17%,...
茅台觉醒了!要在各省设立联营公... 茅台又炸场了!这次不是偷偷涨价,也不是扩产刷屏,而是要把各省经销商绑上“联营战车”——下个月起,各省...
和讯投顾徐梦婧:市场震荡加剧,... 今天大盘的走势确实让人印象深刻,震荡幅度之大,简直让人坐立不安。今天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交割日行情,创业...
全球加密货币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财联社7月19日讯(编辑 周子意)随着美国近日通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资产立法后,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
二季报密集披露 知名基金积极调... 本报记者 刘庆华 公募基金二季报密集披露中,权益基金的调仓与基金经理后市展望等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