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家家乐福今停业!被苏宁收购,缘何走不出双赢局面?
南方都市报
2023-06-10 19:00:14
0

原标题:深圳首家家乐福今停业!被苏宁收购,缘何走不出双赢局面?

因经营不善,深圳第一家、中国第二家家乐福门店,将于6月10日起停止营业。而这家位于南山南头片区的老店,已陪伴深圳人整整27年。

6月9日,南都·湾财社记者来到最后一天在营业的家乐福深圳南头门店。 摄影/记者陈盈珊

苏宁易购与家乐福的标牌并立,红色横幅标注“苏宁易购南山店新装开业”。摄影/记者陈盈珊

“对家乐福最早的印象是很有口碑的外国超市,有很多进口商品。现在关店的新闻全国开花,我拿着购物卡都不知道能买些什么。”住在附近小区,退休的张女士告诉南都·湾财社。

近年,国内家乐福门店撤场的新闻频出。此前,家乐福拖欠供应商货款、购物卡消费受限的情况也成为外界关注焦点。作为率先把“大卖场”业态带进中国市场的商超选手,家乐福一度在开店数量、单店业绩、营收表现等多个维度超越沃尔玛。

而如今,沃尔玛等外资超市依旧靠多元业态在中国市场取得节节增长,而盒马鲜生等本土新零售代表则靠数字化开启新天地,未来将独立登陆资本市场。

被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中国始终无法回血、跟上零售转型的步伐,家乐福缘何深陷“关店风波”?还能“东山再起”吗?

焦点一:实地探访

27年历史深圳首店关闭

附近居民表示遗憾购物卡消费仍然受限

在家乐福深圳南头门店,大门处及超市二楼,都张贴着停业告示。

“衷心感谢您27年来对家乐福南头店的惠顾与陪伴!现万分遗憾的告知各位顾客朋友们,因经营不善,家乐福南头店将于2023年6月10日起停止营业。给大家带来不便,我们深感歉意,仍然持有购物卡的顾客可以移步至深圳其他门店进行消费(商铺和一楼家电继续营业)。”落款时间为2023年6月5日,由深圳乐荣超市有限公司发布。

今年六十五岁,已经退休的张女士在深圳南头片区生活了三十余年。张女士对当年家乐福开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当时知道是外国来的大超市,可以买到不少进口商品,逢年过节这里还有促销折扣,生意很火爆。”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张女士眼见着家乐福的门店不断关闭,“网上很多报道,还有公众号我也看到了相关新闻,心里还是觉得很遗憾。”

6月9日上午,南都·湾财社记者来到最后一天在营业的家乐福南头门店。现场,只有包括张女士在内的零星几位消费者在选购。一楼为家电等消费电子专区,由苏宁易购开设;二楼为家乐福大卖场,场内绝大部分的货架已经清空,现场仍有工作人员在打包清理货架库存。

按照公告,一楼及商铺仍会正常营业。一楼苏宁易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还持有家乐福购物卡的话,可以赶紧上楼选购,今日购物卡消费限额是五百元。至于一楼消费电子苏宁易购专区,该工作人员就表示,“用家乐福购物卡买单的话,只能刷20%的金额,剩下的部分需要另外用现金或者移动支付。”对于这样的规定,该工作人员表示是集团规定,或是出于现金流的考虑。

一楼苏宁易购专区,仍会正常营业 摄影/记者陈盈珊

家乐福南头门店最后一天营业,图为一、二楼的场内布局。 摄影/记者陈盈珊

二楼大卖场并无任何生鲜冻品出售,场内可以挑选的货品多是日用杂货,比如洗衣剂、碗筷、沐浴露、洗碗巾、水杯、厨具等。“现在的购物卡都是折价收的,但就算低价买了购物卡,其实也不知道可以买些什么”,张女士告诉记者,年前家乐福五百元的购物卡黄牛低价收两百五十元,可能现在价格更低了。

场内生鲜货架早已空置 摄影/记者陈盈珊

早在今年一月份,家乐福就传出货架空置、拖欠供应商货款及购物卡消费受限的情况。2月,南都·湾财社就曾探访家乐福深圳香缤广场门店、家乐福广州员村门店,广深两地的门店确实都出现了类似情况。比如,标注有“福气心选”标签的商品,下面会有小字注明暂不支持购物卡结算。

从朋友圈及过往新闻中得知类似情况,深圳南头片区居民黄女士,也匆匆赶赴家乐福做商品挑选,“确实没有什么可以买的,可能像食用油、衣服柔顺剂这些日常能用到的,还相对实用点”。

焦点二大卖场业态鼻祖为何转型艰难?

一季度闭店33包括国内首家会员店

这只是家乐福近期关闭的一众门店之一。

根据苏宁易购2023年一季度财报披露,截至3月底,家乐福中国还剩114家门店。换言之,今年1至3月,家乐福中国关闭了33家门店;而在去年,家乐福中国闭店的数据是58家。

被苏宁收购不过三年余,家乐福中国就关掉了一半的门店。而这当中,还包括被寄予改革厚望的会员店。近年,不管是沃尔玛大力推进山姆会员店业态,又或者Costco加快进驻国内市场,还是盒马鲜生等本土新零售代表探索“X会员”并行的预付费模式,会员业态越来越受到零售业界的关注。但相较于这些友商,家乐福在这方面的探索起步来得更晚。

2021年10月,家乐福在上海成山路开出了国内首家仓储式会员超市,一年会员费258元。开业运营不足两年,这个家乐福国内首家会员店就宣布结业。而在该店开业之初,家乐福时任CEO田睿曾对外宣称,3年计划开出百家会员店。

如今,家乐福在中国的真实写照或许是,大卖场业态的持续缩减,而希冀开拓的新增量其进展并不顺利。28年前,家乐福开出了中国第一家外资连锁超市,成为大卖场的鼻祖。而如今,当年的追兵,早已凭借率先转型跑在了前边。

“只能说家乐福的转型起步得太晚,相较于同行纷纷探索新零售及多元业态的时候,家乐福还在走着大卖场的老路子。而管理上的漏洞,也没有及时疏堵。”一名零售业内人士指出,依仗大卖场早年对线下流量的强势把控,超市们只需要控好场地、货架,自然就有供应商求着上架。而多年对供应商费用的依赖,除了让家乐福内部采购部门疏于对商品的挑选,也让部门内部多次滋生“贪腐”的情况。

随着家乐福调整供应链管理,此类情况才慢慢缓解,但转型升级的时间也在厘清内部效率时被耽误。而早期家乐福对新零售与数字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硬投入不足,也让其在零售后时代拼流量、拼效率的新进程中动能不足。

焦点三收购三年余闭店半数

被家电零售巨头收购缘何走不出双赢局面

巅峰时期,家乐福在中国门店总数达321家,销售额高达498亿元。其门店数、单店业绩、营收等,更是一度超越对手沃尔玛。

而时间来到2019年,家乐福的经营已经下滑,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把中国业务板块剥离,寻求合适的卖家,变卖成为家乐福当时想到的法子。

2019年9月,苏宁易购花费48亿元人民币等值欧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剩余股权双方协议以“分期购买”完成。按照约定,苏宁易购应在2022年底完成全部股权的收购。

收购公告截图

不过,截至目前苏宁易购也并没有完全履行承诺,足额支付尾款。集团层面,苏宁易购一份公告写道,“公司现阶段的资金状况无法在短期内向家乐福注入资金”来改善家乐福的流动性不足、库存不足。

于苏宁易购而言,家乐福中国或许更像“烫手的山芋”,而自身流动性的收缩也让苏宁易购无法持续给家乐福输血。据苏宁易购2022年年度报告,苏宁易购去年营收713.74亿元、同比下降48.62%,虽然亏损较上年减亏62.51%但仍有162.20亿元缺口。

近日,深交所下发关于对苏宁易购2022年年报的问询函中,就特别追问苏宁易购在持续经营、家乐福资产减值、经营活动现金流、违约应付款等多个问题。

相关问询函截图

自身承压,何来赋能?但最初的美好愿景并不如是。作为家电零售巨头,苏宁易购起初接下家乐福中国,更希望打出“1+1大于2”的效果。借收购超市板块,苏宁盼的是完善全场景、全品类布局,为消费者带来更具场景化、更有价值的购物体验。

而这背后,也与苏宁迫切转型升级、主攻多元化战略的需求相契合。从市值超2000亿到如今不足两百亿,苏宁对于转型的迫切写在脸上。从线上线下同价的零售新规,到2013年后入局多个跨界板块:比如,用3.2亿美元收购龙珠直播、2.5亿美元收购PPTV 近五成的股份,花了快20亿入股中兴,42.5亿买下天天快递....

没有仔细甄别优劣,激进扩大投资和布局中,苏宁并没有对资产进行精细化的改造和升级。纳入超市、快递等重资产的业务版块,一定程度上也拖慢了苏宁自身的转型步伐。看中了“大卖场业态”的线下资产,却忽视了新时代下超市供应链及运营体系打磨所需的专业性,苏宁多元跨界的道路并不顺利。

4月29日,ST易购(002024)发布《关于2022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受多方面影响,苏宁易购更新了家乐福中国业务的盈利预测及包括商誉在内的长期资产的减值测试,计提商誉及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约39.67亿元,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38.96亿元。

目前来看,苏宁易购的业务还在正常推进之中。618 期间,苏宁易购在全国超万店规模基础上,重装新开 550 家门店。618 首轮爆发期,苏宁易购全国门店客流同比提升 147%,家电 " 一站式消费 " 订单量同比增长 132%,万元以上品质家电销售同比增长 103%。

苏宁家电销售业务还在回暖中。早早就宣布要给家乐福中国“瘦身”,如今各大超市门店相继关闭、首家会员店也已停业,苏宁会如何打好超市这张牌?家乐福中国的转型升级,还值得期待吗?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盈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佳兆业,最新发布!锦恒财富兑付... 时隔两年多,佳兆业锦恒财富的兑付又有新进展。 7月8日,佳兆业集团(深圳)有限公司(简称“佳兆业”)...
AW超市首秀 想用体验感突围 新超市品牌进驻,抢占北京零售市场。7月8日,AW超市(Albert Wang Market)在凯德M...
秋田微:关于向泰国子公司增资的... 证券日报网讯 7月8日晚间,秋田微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12月20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
渣打银行哈尔滨分行获准关闭 7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一则批复显示,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行获准关闭。 上证...
原创 “... 在消费行为中,"买贵不买贱"的现象屡见不鲜。 许多人宁愿花费更多购买高价商品,也不愿选择价格低廉的同...
上期所正式发布业务规则国际化版... 2025年7月8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在结合自身发展需要与市场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
小箩筐,大生意——轻资产做实业... 唐咸德从一家公募基金离职后,一直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业务。2017年,当他投入实业创业的时候,所有人都觉...
5000亿元再贷款支持密集落地... 本报记者 张芗逸 发展服务消费、养老产业是释放消费增长潜能的重要抓手。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
三星二季度利润暴跌55% 7月8日,三星电子公布第二季度财报,营业利润4.6万亿韩元,同比减少55.94%,几近“腰斩”;销售...
纯苯期货在大商所正式挂牌上市 本文转自【新华社】 新华社大连7月8日电(记者刘羽佳、郭翔)7月8日9时,纯苯期货正式在大连商品交易...
美媒:国际石油市场或重现供应过... 参考消息网7月8日报道据彭博新闻社网站7月6日报道,“欧佩克+”释放的最新石油供应冲击波将在今年晚些...
“家族企业”老乡鸡再闯上市:业... 撰稿|张君 来源|贝多财经 7月7日,LXJ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百诺医药发生2... 每经讯,2025年7月8日,新三板创新层公司百诺医药(874718,收盘价:42.36元)发生2笔大...
浙商银行行长陈海强任职资格获金... 观点网讯:7月8日,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商银行”)宣布,行长陈海强先生的任职资格已获得国家...
又有A股,收购芯片公司! 【导读】看好国产替代空间,正帆科技拟现金收购汉京半导体62.23%股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庄佳 正帆科...
原创 金... 当地时间7月7日,金砖国家第十七次领导人会晤在巴西落下帷幕,《里约热内卢宣言》的发表,更是在国际上引...
募资超100亿元,多家豫企抢滩...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磊彬】科创债正在点燃河南企业的创新动能。 自今年5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新政...
奶粉巨头,业绩预减 受上半年业绩预警消息影响,中国婴儿奶粉龙头企业中国飞鹤(6186.HK)股价接连出现放量下跌。 7月...
香港证券指数走出四连阳,香港证... 截至收盘,香港证券指数上涨4.4%,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上涨1.2%,沪深300非银行金融指数上涨0...
周治平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董事长 7月8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7月4日,根据党中央决定:周治平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