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又双叒是下跌的一天。
其实早盘时就有一些下跌的征兆!因为早上宁德时代闪崩6%,A股主要支撑性行业板块食品饮料、医药、新能源集体都绿油油的。得了,今天肯定是要跌的节奏~
市场萎靡的时候,也有一个话题火了——作为基金经理,当基金不停下跌时,你都在做些什么?
这个基金话题,已经吸引了30多位基金经理的现身回答,可谓精彩纷呈。
先看两个趣味调侃型的
第一,富国基金张圣贤。
在这波问答中,点赞、评论均较高的回答来自富国基金张圣贤。
“产品不停下跌时,中午我通常自己默默一个人去吃饭,不然要请客的同事太多,只能默默消失。”
当然了,在开玩笑的同时张圣贤也透露出自己和投资者一样的难受心理。但更多会去找解压的办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让自己陷入焦虑的环境中,影响投资的判断。
第二,德邦基金雷涛。
德邦基金经理雷涛在评论区里,分享了自己作为基金经理亏钱后的生活:“产品持续下跌的时候,我都在努力地做点家务,这样我老婆可能就能骂我少一点,毕竟她买了不少我的产品。”
然后下面基民的评论也火了,“我也买了你不少产品,怎么没见你来我家打扫卫生”。
再看几个干货型的
第一,中泰资管姜诚。
首先看下姜诚的,作为基金经理中的百亿“大V”,姜诚经常跟投资者交流投资。这次也不例外,姜诚现身列举了自己的8项减压方法:
第二,汇添富赖中立。
在基金圈,赖中立是一位既有指数基金投资经验,同时还兼具主动管理基金投资能力的基金经理,比如他管理的汇添富优选回报,超额收益比较显著,大幅跑赢业绩基准和大盘指数。
在这次问答中,赖中立也现身做了自己的回答:关注基民的反应,并发帖等,注重和投资者沟通。
第三,鹏华基金陈龙。
陈龙在2009年12月加入鹏华基金,目前在鹏华工作已经十多年,2015年开始管理公募基金产品,距今也长达七八年,所管基金主要是指数基金。
当市场连续下跌时,陈龙会侧重分析行业或指数下跌的原因,并归纳到基本面等长期因素或资金、情绪等短期因素。
如果是基本面出了问题,会提示投资者做减仓操作。如果是短期不利因素,则会坚定投资。
第四,天弘基金陈瑶。
陈瑶所管基金也是以指数基金为主,因此和鹏华基金的观点比较相似。
主要是拓展延伸到行业板块,如果行业板块下跌是基本面问题、长期逻辑问题,则要果断离场;如果是短期性的,则是加仓的好时机。
第五,财通资管包斅文。
财通资管包斅文侧重分享了自己后续的调仓思路:
一方面会把创新高的持仓兑现,实现止盈,降低波动;另一方面,针对看好的板块和个股,在股价调整之后稍微进行回补操作,例如数据要素、人工智能、头部传媒等板块。
“总之,不会硬抗波动,也不会单纯“躺平”跟着科技指数走。”
归根结底是资产锚不一样
回顾过去这一月,确实闹心。
上证指数下跌4.10%,沪深300下跌5.66%,堪称熊冠全球。同期,海外主要市场几乎都在上涨,尤其是美股,纳斯达克近1月上涨8.51%。
别的暂且不提,就连开战中的毛熊都是正收益。这还能让人说啥,尴尬顿时扑面而来。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3年6月7日
然后今天下午bo姐收到两个小伙伴的提问,提问的角度也很有意思,下面bo姐聊下自己的观点。
第一,手头买的一只QDII基金年初至今涨了20%,其他基金都亏的一塌糊涂。为啥美股一直上涨,A股一直下跌?
Bo姐觉得,归根结底是因为资产锚不一样。
比如国内,虽然股市市值已经很高,但之前市值小啊。而且波动实在太大,动不动跌的鸡飞狗跳,因此不适合作为资产锚,不适合容纳超发货币。
所以过去10年、20年,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资产锚都是房地产,重视程度也大不相同。
美国就不一样了,资产锚近几十年一直是股市!而且机构投资者云集,社保、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都扎根在美股,与其息息相关。
此外,美股还汇集全球最头部的公司,吸纳了全球最多的资金。
当然了,随着未来经济格局的变化,国内的资产锚也会逐渐向金融市场转移。
第二,沪深300和中证500的年化回报率实际是多少,为啥这么低?
Bo姐做了下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7日,近10年来,沪深300指数年化收益率6.70%;中证500指数年化收益率8.35%。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3年6月7日
这个年化收益率确实不算高!
具体拆解下来,原因有三:
(1)在指数编制上,每年的分红数据没有计算在内,等于每年少算了2-3%;
(2)这几年A股回调,恰好是行情低点,间接导致年化收益率较低;
(3)A股最显著的特点是牛短熊长、行业轮动,年化波动率是年化收益率的3倍。
显然,A股的实际年化收益率不低。即使是目前低点,加上每年分红数据,年化收益率也有近10%。
但缺憾是波动太大,牺牲了很多收益,做好了有更高的超额收益,做反了就凉凉了~
尤其是很多基民喜欢在市场火热时买基金,其结果有多刺激可想而知,刚好是做反了的最惨案例。
面对持续性下跌,还是要淡定一些,不要着急接飞刀,也不要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焦躁。
像bo姐的话,会逛街解压,并找些“对冲”安慰自己,比如虽然医药跌了,但看病便宜多了啊;虽然消费不给力,但各类大牌化妆品降价了,省钱了,基金上亏的,生活里补回来一些。
以前基金贴补生活,现在生活贴补基金,都是轮回~
【风险提示】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
《最狠跌超30%!27只“稳健”基金把基民跌懵了》
《抄底!基金经理500万,基金公司4.4亿!》
《82%的基金亏钱!三年封闭了个寂寞?》
《大跌中也能赚钱!近100个指数,选出了5个》
因为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你不想错过内容,记得点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号列表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