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温度,建筑可阅读。
让人们走进城市的历史,
触摸城市的文化印记,
一起听听这些老房子的故事。
#陈望道旧居 #
作为《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陈望道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我们怀念陈望道先生,不妨去复旦大学玖园(坐落在第九宿舍)的国福路51号,他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的地方参观一下。
国福路51号小楼详细的建造年代现在已不可考,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复旦校园乃至上海的“网红”老建筑。整体上看,老房子坐北朝南,砖混结构,二层至三层呈阶梯状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东南角作二层圆柱形,顶覆绿色筒瓦。
檐口下方带连续半圆券饰,设黑色钢窗,浅黄色水泥拉毛墙面,有现代主义建筑特征,同时又有非常明显的西班牙式建筑风格,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中式元素,现在是复旦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一批历史建筑之一。
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上午09:00—11:30(11:00停止入馆),下午13:30—16:30(16:00停止入馆)。(国定假日除外)疫情防控期间,根据复旦大学相关规定进行开放管理。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福路51号(政肃路口)
交通:地铁10号线国权路站;公交960路、60路等
门票:参观者凭有效身份证件免费领票参观。
预约方式:电话预约021-65642527 每天09:00—11:30、13:30—16:30(国定假日除外)预约须至少提前两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