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招生财经类专业的学校越来越多,很多普通本科院校,甚至高职类院校都开设了财经类专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供求关系,学生愿意学,学校就愿意开,无可厚非,但是却导致普通本科和高职类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是越来越多,造成大家所说的“人才过剩”。
在金融行业,过剩的人才大部分来源于普通本科和高职类院校的毕业生。
很多人觉得这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和金融业的衰落导致了财经类人才的需求量下降。其实不然,马云在上海金融峰会上的演讲道出了我国金融业的现状,并且呼吁进行改革。引用路透社的报道:我们需要建立包容性、可持续的金融体系。今天的金融体系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我们有责任和思考,去建立一个真正属于未来、属于年轻人和下一代、属于这个时代的金融体系。
也就是说:我们国家的金融业正处在一个磅礴发展,亟待改革的时期,对金融精英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所以,不要甩锅说行业不行,而是“人”不行。
金融业的就业一直存在断层的现象,好得特别好,人人羡慕;坏的竞争压力大,发展一般。如今的人才市场上对财经类人才的学历要求非常高,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一个行业都会有高压力,在金融行业里,如果你有关系(金钱背景,政府背景等),就很轻松赚钱了,其中银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压力较小一些。
在就业方向上,具体分为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租赁、公务员、高校教师等等,进入不同的行业,工作内容的区别还是挺大的,其中租赁行业工资最低,专业能力也最低,更加偏向于纯销售业务,适合广大本科生群体。
学历要求上,如果要从事金融领域的高端岗位,如:证券投行、风险管理、资产管理、基金管理、证监会、银监会、研究员等,至少是优秀211财经院校的研究生。其他的进入销售类的低端岗位,如银行的理财经理。如果各省选调生,至少是双一流院校,如果不是,那就得靠自己参加当地的公务员统一考试。基本上学历和证书是区分低端职位与高端职位的关键因素。本科生去大行银行支行、其他银行分行与支行、租赁、证券营业部(纯销售类岗位居多),以及一些小型金融机构的岗位(比如排名60之后的证券公司)
具体的岗位要求:投资经理:学历985硕士以上学历背景强大,工资较高,(以平安为例)投资经理较多为北大,清华或者海外留学归来的,且简历相当漂亮,由投行岗转型较多,比如国泰君安等级别证券公司投资银行部3年左右经验的人才。
信托经理:学历211硕士以上,全国到处跑业务,且较多为3线城市以下,3年以上,年薪一般30W左右。
投行岗:IPO,新三板项目,压力很大,全年出差,学历要求高,211以上硕士是基本,CPAor法律职业资格证至少需要一个(排名前50的证券公司,毕业10W正常,工作5年左右,基本30W以上正常,不过项目做得好,工资很高的,见证过10多年经验,ED岗或者MD岗,2015年股市最好时期,底薪3W,奖金1000W的)
财经类专业值不值得报,我们看两组数据对比金融行业,各个领域薪资收入有一定差距,但是普遍都很高。如下统计图1:
图1
虽然纵行对比出现就业断层,如果跟其他行业进行横行对比,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景要远优于其他行业,如下统计图2。所以,财经类专业仍然是考生们优先选择的专业。
图2
总体来说就金融行业门槛高,对学历和证书要求高,名校毕业的研究生就业形势好,薪资较高,普通院校本科生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挣得一席之地。
从升学角度看,财经类专业目前仍然是一个就业和发展前景都不错的专业,因为专业门槛高,建议考生最好报考实力在211/985水平的财经类优势专业院校,并且要考研究生,如果在校期间,能考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CPAorACCA,CFA等等(每一个都很难考),那就最为完美。如果你的成绩达不到那个层次,也可以先报考普通院校,再通过考研的方式提升实力。
【
卫时雨提示】
各位同学,这篇文章在写的时候有部分观点的支持性材料找不到官方的数据,只是博采众长,汇大家之言。所以,论据上有些许欠缺,但是足以支撑论点。如果大家有补充或者不同意见,欢迎留言。
我是卫时雨,用最严谨的态度深度研究高考录取,关注我,原创文章持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