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发展简史
admin
2023-06-24 14:02:54
0

1994年

1994年4月20日,中国正式接入因特网——用得是一根64K的国际专线。

有的书把1994年称为“中国互联网元年”,但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64K的国际专线,这网速搁今天估计得砸电脑。



1994年5月15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立了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

推出中国首套网页,用于介绍高科技发展情况,

其中一个栏目还提供包括经济、文化、商贸等方面的信息,后更名为“中国之窗”,

成为中国利用国际互联网发布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1995年

北京中关村南边,架起了一块巨大的指示牌:

“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



原来这是“瀛海威时空”的广告牌,创始人张树新女士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第一人”。

该公司推出全中文的网络,面向普通家庭开放,是中国第一个互联网接入服务商。


当年的中国人,对广告还不是那么司空见惯,很多人以为这是块路牌,包括交警也被它误导了——这信息高速公路是哪条路?

当时的互联网也被称为“Information High Way”,
译作“信息高速公路”,
音译正是“瀛海威”。

1995年8月,“水木清华站”BBS系统正式对外开放,一度成为中国大陆人气最旺的BBS之一。网上论坛开始改变中国网民使用网络的习惯。

1996年

1996年,留美归国的张朝阳创办“爱特信公司”,推出“搜乎”,后再改为“搜狐”。


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在中国出版



记得小学时候在一本学生杂志上看过这本书的介绍,内容没印象,但书名和封面记得很清楚。

1996年11月19日,在北京首都体育馆西门附近,中国第一家网吧开业——

实华开网络咖啡屋



原以为“网吧”升级之后叫做“网络咖啡屋”,其实人家一开始就叫这个名儿。
网络和咖啡,在当时都是很时髦的概念,所以“泡网吧”的价格也很时髦——
凭学生证上网15元/小时,送一杯咖啡(没有学生证据说2美元3分钟,合一小时320)
当年的全国平均工资是517.5元,猪肉2块钱左右一斤,上一小时网可以买7斤猪肉。
合现在的物价,上一小时网画60多,关键还有——网速慢!
2016年有报道《体验非洲网吧:13元/时 开网页需五六分钟》,其实中国当初也好不到哪儿去。

1997~2000年

互联网在中国逐渐流行开来,这几年诞生了很多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公司

网易:1997年6月

搜狐:1998年2月

京东:1998年6月18日(京东当时还不算互联网公司,考虑到现在的影响力,暂且列在这儿)

腾讯:1998年11月11日

新浪:1998年12月

阿里巴巴:1999年9月9日

百度:2000年1月

互联网寒冬

2000年,全球科技网络泡沫破灭,中国也受到影响,新浪、搜狐、网易等企业经营惨淡,大多数中国互联网公司都面临着倒闭的困境。



为了寻求利润,很多互联网公司进军网游业,中国的第一批网络游戏正是那个时候出现的。

2003年

寒冬逐渐过去,网易、搜狐、新浪陆续实现全年盈利。

2003年上半年,阿里巴巴推出淘宝网,此后成为全球最大的C2C电商平台;

下半年,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宝。

这一年,孙志刚案在网络上轩起大浪,网络舆论影响了现实社会,为此,国务院出台了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废除了收容遣送制度。

2007年

2007年6月25日,国家发布《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是中国第一部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它将电子商务服务业确定为国家重要的新兴产业。

2016年10月13日,马云表示2017年起,阿里巴巴不再提电子商务。

2009年

10月20日,奇虎360高调发布永久免费的杀毒软件

11月11日,“双十一”购物走上互联网历史舞台。该活动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

2012年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显示,截至年底,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首次超过台式电脑。

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占97.5%。

中国出现手机预约出租车的软件,标志着移动互联网已深入百姓生活。

此后,打车软件风行一时,“快的”打车与“嘀嘀”打车通过补贴让利开始“烧钱”大战,一度引爆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直至交通运输部提出对出租车电召服务统一接入管理,打车软件之争才逐渐降温。


2015年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2017年

互联网渗透到各行各业,互联网相关的创业公司很多,但大部分钱都让BAT等巨头挣走;

自媒体大热,知识付费崛起;

出现了区块链、人工智能、新零售等概念;

共享经济大火,出现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电动车,甚至共享马扎、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等。



2018年

还没过去,明年再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