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 资料图
在官宣组织改革后不到两个月,5月18日晚,阿里巴巴集团(NYSE:BABA,09988.HK)直接抛出了一份子板块的“上市时间表”——阿里云在未来12个月分拆独立走向上市,菜鸟和盒马一年半内完成上市,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启动外部融资。
庞大的阿里巴巴启动“瘦身”,对阿里股价有多大影响?阿里员工又如何看待?
资本市场已经给出了反应。阿里巴巴港股19日收跌6.04%,阿里巴巴美股18日收跌5.41%,尽管多家券商依然维持“买入”评级。
5月19日,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阿里内部持股员工,有员工直言“被套”,也有员工表示“股价越高越好”。接受采访的多数员工并未担心阿里组织变革是否会对自己的持股造成影响,有员工直言,“一般而言,企业引入外部融资、启动分拆上市是好消息。”
对于业务变革启动所造成的影响,多位员工称,“环路公司”(此前战略上与阿里集团保持一致性,但以一个完整的独立公司形态寻求发展,如菜鸟、盒马、阿里本地生活等)的员工并未受到大的影响,阿里中台方面会涉及较大调整。
阿里员工:目前集团股价被低估,分拆是利好对于阿里组织变革,一位持有阿里集团股的员工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目前集团股价被低估,主要的估值方法是核心电商的估值。对于以后集团股是否可以兑换其他业务线的股票,该员工解释:“6+N是独立的财权和人权,激励方式应该不会通用。”
另一位持有阿里集团股权的员工则表示,“集团持有的股权的绝对价值不会消失,启动上市也好、外部融资也好,会引入其他的投资人进来,对这个资产整体进行新的估值,集团的股权占比可能会下降,因为被稀释了,但整体价值的绝对值很大概率会上升,如果低估,集团可能不接受这笔融资。”
“现在市场总体来说不是很确定,也不好判断业务集团上市计划对目前自身持股的价值影响。”一位持有阿里业务集团股权的高管表示,“但在我们看来,集团分拆以后对大家都有好处,更加自由化、市场化地去做决策,回归市场本质。相信还会做必要的协同,整体对各个业务集团而言是个利好。”
还有员工直言,“目前持有的阿里股票正常买卖就行,对我们来说都是在手上的股票了,肯定希望价格越高越好。”
“1+6+N”组织变革启动,是否会对员工自身及工作造成影响?
一位阿里员工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对其所在的“N”影响不大,很久之前就进到业务里了,实线就是业务,所以现在只是换了一个架构,无非需要更加努力往前跑一跑,“现在我们都还在调整,估计最后调整完都得六月了。”
多位阿里内部员工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环路公司”的员工并未受到大的影响,“工作还是原来的工作,毕竟已经经营责任制两三年了。”也有员工称“集团业务分别上市,这等于给业务集团员工的机会就越多”。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阿里在2015年提出“小前台,大中台”的中台战略,中台的概念是指阿里的一些项目研发、落地、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共通业务的需求,对于这些共性需求,阿里有技术中台和组织中台。2020年开始,阿里在推行多元化治理结构下的经营责任制,环路治理,业务线的管理者需要承担责任。用张勇的话来说,高管要自己做选择,而不是说“缺资源,问集团要”、“缺这个东西,听集团的”,等靠要的思想会下降,主动性会上升。
在组织变革下,阿里中台变得越来越“薄”,有阿里内部员工指出
,阿里中台涉及了较大调整,这从CTO线调整组织架构可以看出,比如数据中台变成了爱橙技术,成为“N”的一员,市场化经营,还有一些客服、技术、人力、财务等原阿里集团中台团队整体或部分划入到淘宝天猫商业集团,调整已经落地。
“交叉任职”的六大集团董事会成员目前,阿里巴巴董事会已经批准任命了六大业务集团董事会人选,各大业务的高管配置与此前释放的消息相一致,且董事会成员人数均为5人。张勇在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兼CEO的同时,兼任阿里云智能集团CEO;戴珊任淘宝天猫商业集团CEO;俞永福任本地生活集团CEO;万霖继续担任菜鸟集团CEO;蒋凡任国际数字商业集团CEO;樊路远任大文娱集团CEO。
其中,彭蕾、吴泳铭、蒋芳、吴泽明、蒋凡、戴珊等人在不同的业务集团中交叉任职。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批准的六大业务集团的董事会名单
有关注到上述交叉任职信息的阿里员工指出,“应该是以怎么能支持到各个业务集团CEO来考虑的,这些交叉任职的董事有丰富的行业和市场经验,可以支持各业务集团的高速健康发展。”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阿里集团的业务线相互关联,高管在不同业务之间的交叉任职可以促进业务之间的协同和合作,加强资源共享和互动。
洪勇表示,分拆独立上市可以为各个业务提供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机遇挑战。同时,融资计划可以为业务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加速其发展和扩张。需要注意的是,分拆后的业务需要面对独立的市场竞争和风险,需要有强大的管理团队和战略规划来确保业务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阿里这次业务分拆上市是个典型案例,它对民生的影响其实已经超出了一家民营企业的能力范围。这个体量的公司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只有进行公司产权体制改革,重新划分利益,才能实现边界突破,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张孝荣指出,随着分拆业务的估值会在股市上放大提升,阿里集团股的价值也会水涨船高。另外,分拆是实现制度隔离,彼此之间在业务层面依然需要保持很多合作,高管交叉任职是现实需要,可以增强相互了解有助于业务合作,也有助于提升高管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从阿里系分拆融资以及旗下业务集团的上市的安排来看,盒马或将成为今年阿里启动改革后首个独立上市的子公司,阿里透露预计盒马将在未来6到12个月内完成。
为何盒马速度更快?一位阿里内部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盒马已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和较为明确的盈利前景,“盒马虽然是阿里集团孵化的,但它和其他阿里系业务线相比,是完全独立的客户、独立的门店和独立的APP,菜鸟一部分业务来源还是淘宝天猫,所以菜鸟一直在强调外部客户增长。”
阿里系业务变化 制图 澎湃新闻 杨阳
阿里云检视资本市场的态度?在经历了史上规模最大降价后,阿里云又迎来了重磅变化——未来12个月里,阿里云将从阿里巴巴集团完全分拆独立走向上市。对此,张勇在全员信中表示,分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是阿里云面向未来二次创业的全新开始。
拆分融资后,阿里云是否具有股权激励等措施,对于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又会有何具体计划,阿里云方面并未有回应。
阿里集团的云业务分部由阿里云和钉钉组成,致力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核心技术的研发。不过一季度阿里云业务表现平平,营收185.82亿元,同比下降2%,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增速也创下自2020年以来季度新低。
“该季度阿里云业绩表现并不理想,而阿里云将在未来12个月从阿里集团完全分拆并完成上市。在增速表现不佳,以及面临着亚马逊云、微软云、谷歌云等海外厂商,以及京东云、腾讯云、华为云、百度智能云等国内云计算厂商的激烈竞争下,现阶段要去上市对阿里云来说也是个考验。”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表示,“阿里云在阿里集团的地位显著,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此次率先冲击资本市场,或也想借阿里云来检视资本市场对于阿里未来的态度。”
目前,公有云整体市场规模的增速正在放缓。据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88.4亿美元,其中IaaS+PaaS市场在2022下半年同比增长19.0%,与2021年下半年增速相比下滑幅度达到23.9%,与2022上半年相比下滑11.6%。
稳居国内云厂商第一位的阿里,在过去几年的营收增速不断降低,从2019财年到2022财年,阿里云的营收增速经历了84%、62%、50%、29%(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的一路下滑。
不过,在张勇看来,整个云计算与IT发展史相比还处于早期,与全球领先的云厂商相比,利润率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相信这个差距就是阿里云的机会。“随着云业务规模的壮大,特别是核心技术的提升,希望能够实现更好的规模化盈利,包括提升利润率,我们对此充满信心。”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