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手,都拥有这3种思维模式
admin
2023-10-26 16:03:49
0
#头条创作挑战赛#

文 | 金云(富书作者)


刘润老师分享过一个故事。


他在微软上班的时候,公司提供午餐和晚餐。


因为晚上加班的人少,所以做午餐的供应商利润更高。


但是有一个问题,午餐做得非常糟糕。


试想一下,如果是你,你要怎么处理?每日监督?还是要求他们更换菜谱?


但微软却制定了一个制度:


①选2家供应商,分别供应午饭和晚饭;


②每3个月做满意度调查,看哪家的提供的饭菜更受欢迎?


③如果喜欢晚饭的多,午饭、晚饭供应商交换;


④午餐如果连续6个月都胜出的话,就更换晚饭供应商。


制度开始实施后,那些表示“已经做得很好”“更换成本太高”的供应商马上提供了比原来好得多的服务。



电影《教父》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思维方式,决定人生方向。


决定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不同的思维。


真正的高手,都拥有这3种思维模式。



灰度思维,

世界并不总是非黑即白的状态


知乎上有人问:“看起来成熟的人和真正成熟的人,有什么区别?”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看似成熟的人对世界有一套非常清晰和稳定的价值观念,喜欢对事情下‘终极式’的判断,凡事都要分出黑白。


而那些真正成熟的人知道生活是不确定的,能根据不同的场合进行灵活地权衡与判断。”


明代有位商人叫沈万三,无疑是个懂得权衡和判断的人。




沈万三茶叶生意做得很好,商道顺畅,靠着茶叶生意,一点点发家致富。


对此,一些购货商非常眼红,在一次跟随商队购买茶叶时,这些购货商联合起来垄断货源,不把茶叶卖给他。


买不到茶叶的沈万三很是着急,但他自知斗不过,若做出极端之举,最后惨的还是自己。


最后,他不再在茶叶上下功夫,而是将目光放在了装茶叶的竹筐上。


于是,他将附近城镇所有的竹筐全部收购。


这些商户们需要用竹筐时,发现所有的竹筐全都在沈万三那里。


于是商户们不得不以高出三倍的价格,去沈万三那儿买竹筐。


靠着倒卖竹筐,沈万三狠狠地赚了一笔。


厉害的人,从来不会只有绝对的A选项和B选项,一定会有第三个解决方案,甚至更多。


不把事情绝对化,才能有更大的视野,看见更多的可能性。


汉武帝时期,有一件让武帝很头疼的事情,诸侯势力逐渐庞大,不服调遣。


如果派兵攻打,则会两败俱伤,放任不管,则会架空王权。


两难之际,主父偃给武帝献上了推恩令的计划,令各诸侯王不仅只对嫡长子分封,同时也要对次子,庶子也要分封,只要是子嗣都得给封地。


这样既为皇帝保住了兵力,掌控了王权,又削弱了诸侯的实力。


任正非曾说:“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度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并不都是二元对立。


我们生存的真实世界本就复杂,除了黑和白,大多时候,更接近于中间的灰色地带。


正所谓,虚则实之,实则需之。


能以圆通、混沌的心态看事情,是一种高级的智慧。


一个真正厉害的人,不会用非黑即白的视角禁锢自己,而是站在更高的认知维度,辩证地认识这个世界的全貌。





极简思维,简单简单再简单


查理芒格有一个最简原则,指的是不去研究深奥的复杂的,而是活学活用最简单的。


爱迪生显然是这方面的专家。


爱迪生年轻时,别人认为他缺乏科学知识,都不怎么看得起他。


有着高等学府学历的阿普拉,根本瞧不起卖报出身的爱迪生,两人在一起工作,阿普拉在爱迪生面前炫耀知识成了家常便饭。


爱迪生希望阿普拉可以谦虚一点,也希望他能够端正看待科学的态度,就给阿普拉出了个难题——计算一个灯泡的体积。


从数学角度来看,只有像长方形、正方形、锥形等规则物体及它们的组合体,能够很快地计算出来体积。


有些物体体积要经过特别复杂的过程才能计算出来,有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数学上是无法计算的。


阿普拉仔细观察了灯泡形状,是梨形的,心想:“虽然有难度,但也不可能难住我。”




他认认真真地用尺子测量灯泡,量了又量,画出了灯泡样式的草图,还列出了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绞尽脑汁,阿普辣的脸上都渗出了细细的汗珠。


整整两小时过去,奥普拉丝毫没有要计算出来的样子。


爱迪生看不下去了,直接拿过阿普拉手边的灯泡,往里面装满水,然后将水咕噜咕噜地倒入量筒中,指着量杯度数对阿普拉说:“看,体积就是这么多。”


阿普拉恍然大悟,他知道爱迪生的方法是简单而正确的。


卡奥姆剃刀定律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删繁就简,真正厉害的人,只会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乔布斯曾用这样的方式,挽救了危在旦夕的苹果公司。


1983年,由于乔布斯的经营理念与其他人不同,他被迫离开苹果公司。


乔布斯离开不久,公司就一直走下坡路,直到1997年,公司已经亏损了10.4亿美元。


面对眼前的现状,公司不得不低头把乔布斯请回来。


乔布斯回到苹果公司之后,直接砍掉了公司70%的项目。


当时的管理层非常不满意乔布斯的做法。


但就在这些项目停掉之后,公司股价涨幅33%,市值也增加了8.3亿美元,苹果得以起死回生。


设计苹果系列产品时,乔布斯奉行极致简约的思想,力求做到真正的简单。


于是,极简iPhone4,开创了全球智能手机时代。




真正的高手,善于抽丝剥茧,让事情简到极致。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做减法的过程,将不重要的剔除掉,就是精华。


这点精华,就是人生的精髓,专注在这点精髓上,才可成就人生大美。


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


成功的人,都很“简单”,而这种极简的思维,造就了不凡。



去自我中心化思维,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19世纪有一个著名画家叫贝罗尼,有一段时间在瑞士度假,在这期间,他仍会背着画夹到各处去写生。


有一次,他正在画画,这时他遇到了三个英国女游客,这三个女游客在旁边指着他的画,不停地指指点点,一个说那里不对,一个说这里需要修改。


贝罗尼不语,只是淡淡地一点点修改,最后还跟她们表达感谢。


第二天,贝罗尼又在湖边遇到了那三位英国女游客,三位女游客说她们听说著名大画家贝罗尼也在这里度假,问他是否知道他住在哪里,想去登门拜访。


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地鞠了一躬,然后回答道:“不敢当,我就是贝罗尼。”




真正谦虚的人,都不把自己太当回事儿。


当没有把自己看得很重要时,便不会因一些事情苦恼,故而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有一年,一位新生到北京大学报到,人地生疏,拖着行李去办理手续无疑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正当他犯愁时,忽然看到一位穿着洗得褪色的中山装的老人,他看老人戴着北大的红校徽,便认定老人是学校的老校工。


这位同学便主动和老人打了招呼,请老人帮忙看行李。


老人也爽快地答应帮忙:“行,不过你要快点回来。”


于是,新生把行李托付给“老校工”,独自去办理手续去了。


复杂的程序走完后,忙过一切已经过了中午,新生这才想起扔在路边托“老校工”照看的行李,便“马不停蹄”地飞奔向他放行李的地方。


待他赶到时,那位“老校工”站在烈日下,手捧书本,守护着自己的行李。


新生非常庆幸自己居然能遇到这么好的人,十分感谢“老校工”。


次日,开学典礼上,那位新生发现“老校工”居然也端坐在主席台上。


新生便找人问了问,结果大吃一惊,原来帮他看管行李的“老校工”,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学者季羡林。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圣者无名,大者无形。


意思是,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


越是厉害的人,越不会端着自己。


水满则溢,一个人若是高高在上,注定只会止步不前。


弱者自居,眼界狭隘;智者兼容,心胸宽广。


去自我中心化,不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才是一种处世的大格局。


一次采访中,记者问稻盛和夫:“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稻盛和夫回答说:“思维方式。”


正所谓,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


你用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就是什么样的命。


人的思维就像一堵墙,墙的另一面,是更大的世界。


愿我们能拆掉思维里的墙,一起看见更大的世界。


作者简介金云,富书作者,简单生活,向前一步,本文: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