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苹果公司
你烤了一个很精致的蛋糕,却用狗屎来做糖霜。
——史蒂夫·乔布斯
1983年到1987年,我第一次在苹果工作;然后从1995年到1997年,我又回到了苹果公司。虽然这只是短短的“两段任期”,但能够在苹果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种荣幸和荣耀。从很多方面来说,我之所以拥有现在的成就,全是拜史蒂夫·乔布斯和苹果公司所赐。
初来乍到
绝大多数企业会根据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决定是否录取应聘者,认为员工需要有相关知识和技能基础才能胜任职位,或者至少不会让负责招聘的经理难堪。
但我不是以这种方式进入苹果公司的。1983年9月,我加入了苹果公司。从我的纸面履历来看[当时领英
[20](Linked In)尚未面世],我是没有资格获得面试机会的。我的教育背景是心理学学士和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硕士,从来没有上过电脑课,因为当时计算机课不是很普及。
我的工作经历似乎也无法满足岗位要求。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我去了一家高端珠宝制造企业工作,刚入职时的工作是清点钻石,5年后升任营销副总裁,然后就离职了。我和电脑的唯一接触就是使用过IBM System/32输入和访问数据。
从事珠宝行业期间,我在斯坦福大学的同窗迈克·博希推荐我使用Apple Ⅱ电脑,我立刻喜欢上了苹果的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和数据库。尤其是它的文字处理软件,堪称天赐之物,比IBM最先进的Selectric打字机要好得多,因为这种打字机还要用胶带来遮盖错误。有了AppleWorks、QuickFile和VisiCalc等软件之后,我可以做任何事情。
麦金塔电脑的前三任宣传官,分别是迈克·博希、我和阿兰·罗斯曼(Alain Rossman)。迈克是首任宣传官,阿兰·罗斯曼做的工作最多,而我得到好评最高
对电脑的热爱激励我在这个行业找一份工作。1983年年初,博希告诉我,苹果公司麦金塔开发部有个职位空缺,专门负责管理苹果大学联合会(Apple University Consortium),而联合会的职责是向知名大学出售麦金塔电脑,让它们的学生都用上电脑。
麦金塔开发部的思路是这样的:毕业之后,学生群体今后将成为麦金塔电脑的终身用户,并在他们供职的企业宣传这款产品。我们曾看到过类似的长期效应,那些从小学就开始使用Apple Ⅱ的孩子,到了高中依旧是苹果电脑的忠实用户。
……云开日出,天使们开始唱歌,神奇的麦金塔电脑让我赞叹不已。
作为招聘的一个环节,博希带我去了位于库比蒂诺(Cupertino)班德利大道(Bandley Drive)上的麦金塔开发部大楼,并向我演示了MacWrite和MacPaint软件的功能。他在做产品演示时,我觉得云开日出,天使们开始唱歌,神奇的麦金塔电脑让我赞叹不已。
苹果大学联合会的职位最终给了别人,但我还是决定进入计算机行业,因为见识过麦金塔电脑后,一股狂热的激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我申请了十几家计算机企业,结果都吃了闭门羹,因为我既没有理工科学位,也没有计算机行业的工作经验。
1984年左右的麦金塔开发部成员。这是史蒂夫·乔布斯唯一一张在人前屈膝的照片
1982年,机会终于来了。当时我正在拉斯维加斯参加计算机经销商博览会(Comdex)。这是计算机行业的一项盛事。在展会上,我偶然发现了一家名为“教育软件服务公司”(Edu-Ware Services)的企业。这家企业位于加州阿古拉山(Agoura Hills),从事教育软件的出版工作。公司的营销主管迈克·利伯曼(Mike Lieberman)在前往展会的路上出车祸受伤,于是该职位空了出来,我就被公司雇用了。
1983年7月,位于佐治亚州(Georgia)亚特兰大市(Atlanta)的美国管理科学公司(Management Science America)收购了教育软件服务公司,并将后者划归桃树软件公司(Peachtree Software)旗下。桃树软件的人想说服我去亚特兰大工作,但我拒绝了,因为当地人把寿司称为“诱饵”,而且那里的每条街道都叫作“桃树路”,我可不想去那里居住。
幸运的是,博希联系到我,说麦金塔开发部还有另一个职位空缺,叫作“软件宣传官”,职责是游说软件和硬件企业设计与麦金塔电脑相关的产品。在职场中,有些人是通过朋友或亲戚得到工作的,即所谓的“裙带关系”,而我就是“裙带关系”的受益者——换句话说,我之所以能得到这份工作,靠的并不是我的工作经验或教育背景。
2009年左右的麦金塔开发部成员
我在苹果公司的起步并不顺利,因为史蒂夫·乔布斯明确表示他虽然很欣赏我这个人,但我的才华并没有到让他折服的地步。几十年后,博希告诉我,史蒂夫当时的确切说法是博希可以雇用我,但如果博希这样做的话,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当作赌注,全押在了盖伊身上”。
平心而论,我的大学专业是心理学,虽然后来考取了市场营销方面的MBA学位,但工作经历也只有清点黄金和钻石,所以,我并不是这个职位的理想人选。不过从本质上说,向软件和硬件开发商宣传麦金塔电脑只是一项销售工作,况且由于我拥有珠宝行业工作背景,销售这份工作我倒是能够胜任的。
在刚入职的6个月里,迈克带着我一起走访了全国各地的软件开发商,我负责帮他拎包。最后,我接替了他的角色,开始拿着设计初稿游说各家公司接受一款尚无市场保有量、只有半成品工具的电脑产品。
博希是幸运的,我最终在苹果公司站稳了脚跟,所以乔布斯并没有解雇我们俩。我在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有以下原因:
·麦金塔是一款伟大的产品。换作任何一个能力平平的人,都有可能在我的岗位上取得成功,因为麦金塔极具创新性。
·我进入计算机行业恰逢其时。20世纪80年代中期,个人计算机开始飞速发展,而我刚好在这时候入行。有时候,运气比才智更重要。
·麦金塔电脑的宣传销售工作需要面对面进行,这个过程不是对某个网站主页进行对比测试,也不是对“大数据”进行展望。珠宝行业的工作背景让我迅速适应了这种旧的销售模式。
·我喜欢工作。比我聪明的人多得是,比我更努力工作的人也多得是,但两者兼具的人几乎没有。勤勉努力是我在麦金塔开发部和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原因。
智者慧语
首先,不要担心所谓的“岗位最低要求”。它们代表的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而非不可协商的先决条件。几乎很少有职位候选人能满足岗位的所有要求。
应聘职位时,你要展现自己在其他方面的优势,从而让负责招聘的人忘记这些“要求”。世上不存在完美的职位候选人,只有善于扬长避短的人,才能应聘成功。
其次,竭尽所能做好本职工作。千万不要骄傲。入职以后,没人会关心你是否有人际关系、工作经验和学历。取得工作成果才是最重要的。
再次,力争上游。正所谓“水涨船高”,你刚入职时的能力水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提升到什么水平。所以,无论当实习生也好,做软件测试员、数据库管理员或前台接待员也好,先脚踏实地地干起来,然后奋发图强。
入职以后,没人会关心你是否有人际关系、工作经验和学历。
最后,轮到你开始招聘员工的时候,要学会区分这两种状况:(1)候选人缺乏完美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但对方喜爱你们公司的产品;(2)候选人拥有完美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但却不喜欢你们公司的产品。
实话实说
1984年的某一天,乔布斯和一个我不认识的人来到我的办公间。在社交方面,乔布斯从来不注重细节,所以他没有向我介绍这个人,反而问我:“有家公司叫诺维尔(Knoware),你觉得它怎么样?”
我告诉乔布斯,这家公司的产品平庸、乏味、过于简单,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战略意义,毕竟它们没有利用好麦金塔电脑的图形用户界面和其他高级功能。
等我发完牢骚之后,乔布斯才向我介绍身边的人:“我想让你见见诺维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阿奇·麦吉尔(Archie McGill)。”我握了握麦吉尔的手,史蒂夫对他说:“看到了吗?我就是这么跟你说的。”
谢谢你啊,史蒂夫。
在麦金塔开发部,员工每天都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否则乔布斯就会把你淘汰掉。他对员工保持高要求,所有人必须是自身领域内最顶尖的。与乔布斯共事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你会时刻感觉诚惶诚恐,有时候甚至会觉得很不愉快。但是,这样的环境驱使我们很多人拿出自身职业生涯的最佳表现。
智者慧语
一定要实话实说。诚实是对你的能力和性格的考验,你要用智慧来判断什么是真实的,而且要有说实话的勇气。一个人越聪明,就越想听实话。不要因为害怕得罪人而说他们的产品没问题,和稀泥的态度并不能帮助他们改进产品,更别说给乔布斯这样的人留下深刻印象或愚弄他们了。
诚实胜于撒谎,而且跟撒谎相比,以诚相待更容易做到。真相只有一个,所以说,如果你是个诚实的人,就很容易始终如一;而如果你不诚实,就得捏造谎言,然后不断地圆谎。
智者慧语
诺维尔公司的产品本来就很烂,如果我夸赞它的产品,往好里想,乔布斯会认为我是个无能的家伙,我在苹果的职业发展恐怕就会受限。如果我往坏里想,他会说我胡说八道,就算不当场炒我鱿鱼,也会在当天晚些时候把我开除掉。
为乔布斯工作是一段千金不换的经历,而且我相信,麦金塔开发部的所有人都有同样的体会。
朋友之间的74.5万美元值多少钱?
1986年,苹果公司遭遇了一个难题:我们以前有很多“果粉”,他们深爱着苹果,无论苹果推出任何产品,他们都愿意购买,可现在这些“果粉”大量流失。遗憾的是,其他人之所以不购买麦金塔电脑,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款产品没有足够多的软件可选。
[21]麦金塔开发部市场营销总监迈克·默里(Mike Murray)要我扭转消费者的这种看法。我们认为,想改变人们对苹果公司的固有印象,首先要从苹果产品的经销商和销售人员开始,我们必须让他们相信麦金塔电脑可以安装很多新颖的软件。
我们想到了一个方案:购买1500份10种不同的软件程序,每份软件售价50美元。默里要我执行该方案,于是我联系了10家公司,通过谈判达成了交易。当时软件的售价从200美元到500美元不等,50美元的价格算是打了很大的折扣,不过由于该项目能让软件公司接触到苹果产品的经销商和销售人员,所以这10家公司很快就同意了。
她说,乔布斯并不打算解雇我,只是想让她吓唬我一下。
事情进展得相当顺利。当各软件公司正在建立库存时,我收到了一份总价75万美元的购货发票(1500份软件×10款程序×50美元/份)。我把发票交到财务部,麦金塔开发部财务副总裁苏珊·巴恩斯(Susan Barnes)大吃一惊。公司给我的支出额度只有5000美元,而为了采购这批软件,我多花了74.5万美元,也难怪她勃然大怒。
曾有传言称,乔布斯要苏珊炒我鱿鱼。我要在这里澄清一下:我的上司默里要我完成这项工作,我只是照吩咐去做而已。时间来到2016年,在麦金塔开发部老员工聚会上,我问苏珊这个传言是否属实。她说,史蒂夫并不打算解雇我,只是想让她吓唬我一下。
时至今日,我依旧认为自己做了正确的事情。如果上司要求下属去做某件事情,下属肯定要照做。消费者认为麦金塔电脑缺少应用软件,而默里要我改变这种观念,况且他还告诉我,我们有预算去做这事,所以我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事情就是这样。
智者慧语
要信任同事,但凡事要做好记录,尤其是在你的实际支出超出限额150倍的时候!遇到特事特办的情况,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应该给默里发一份备忘录,确认是他想让我采购软件的,这样,乔布斯就会迁怒于默里,而不是我。
虚张声势的艺术
第一次在苹果公司任职期间,我有幸跟布朗与贝恩律师事务所(Brown and Bain)的杰克·布朗(Jack Brown)合作。20世纪80年代,布朗和他的事务所分别与数字研究公司(Digital Research)和微软公司打了一场知识产权官司。
苹果公司之所以起诉数字研究公司,是因为后者开发了一款名为GEM
[22]的操作系统。根据苹果公司的说法,该系统剽窃了麦金塔电脑的图形用户界面。诉讼刚开始时,杰克·布朗和他的团队以及我们苹果公司的几名员工前往位于蒙特雷(Monterey)的数字研究公司办公室跟他们进行对质。
我和布朗一起开车过去。在这段旅途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告诉我,我们的起诉理由非常站不住脚,因为施乐公司(Xerox)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在苹果公司之前就创建了类似的用户界面。此外,根据布朗的说法,“视窗就是视窗,回收站就是回收站,这种简单概念不归任何人所有”。到达目的地后,我下车时心想:我们肯定要败诉了。
然后,会议开始了,布朗用10分钟时间阐述了数字研究公司所犯罪行如何有悖道德、令人发指和伤天害理——我现在只是说出了他的大概意思。他继续咄咄逼人地说道:“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从未见过如此公然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私下见面,我们应该直接对簿公堂。”
这些谴责犹如从A-10“疣猪”攻击机发射出来的曳光弹,划破长空。不到一个小时前,他还说我们没有任何胜算;而现在,我所听到的却是知识产权法以及全天下的道理都站在我们这边,简直气势夺人,有理有据,把麦金塔用户界面说成了“武林至尊”。
智者慧语
首先,要学会先声夺人。如此一来,倘若你是卖方,就可以开出高价;而倘若你是买方,则可以压低价格。
例如,布朗(相当于“卖方”角色)把“抄袭麦金塔用户界面的做法是一种令人发指的罪行”这个论调定下来后,数字研究公司就很难提出反驳,说所谓的“抄袭”是一个无关痛痒的错误或失误。
如果数字研究公司(相当于“买方”角色)先发言,那么它也可以先声夺人,声称其抄袭行为只是一个无关痛痒的错误或事物,使我们在谈判中处于下风。此时,我们就需要一位优秀的律师或谈判高手坚称这是一项令人发指的罪行,才不会被对方牵着走。布朗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律师和谈判高手,令对方无法得逞。
其次,不要被对方的声势压倒。假设你的对手试图以声势压制你,不按套路出牌,你就当没听到对方的话,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或索赔金额。
俗话说得好:“揣着明白装糊涂。”那天,杰克·布朗教会我成为一名更出色的谈判者。
我差点离开苹果公司
1986年,我在苹果公司迎来了升职机会,那是一个主管岗位,不仅可以加薪,还可以获得更多股票期权,而且公司要给我配一辆车。
我的上司是苹果首席运营官德尔·约卡姆(Del Yocam)。在面谈时,他告诉我:那些刚成立不久的小型软件开发公司很欣赏我,比如硅滩软件(Silicon Beach Software)、泰洛斯(Telos)和T/Maker等公司——你可能从未听说过这些公司。
这是个好消息。
坏消息则是有三家公司不喜欢我,包括微软、莲花软件开发公司(Lotus Development)和安信达(Ashton-Tate)。令我感到欣慰是,他对此事了如指掌,因为这三家公司本来就不该喜欢我,原因如下:
(1)微软抢了麦金塔用户界面的生意;
(2)莲花推出了一款叫Jazz的垃圾软件;
(3)安信达也推出了一款名叫dBase Mac的垃圾软件。
面谈进行得非常顺利,我开始盘算自己的加薪幅度,以及公司会给我配什么样的车,但德尔并不这么想。他认为这三家大公司对苹果至关重要,所以我升职的愿望泡汤了。
这个结果让我目瞪口呆。敌人的敌人就是你的朋友,敌人的朋友就是你的敌人,但你的敌人就不是你的敌人了吗?我无比气愤,差点第二天就辞职了。
我无比气愤,差点第二天就辞职了。
智者慧语
跟你的上司多沟通,了解他看重你的哪些成就。你不应该为游戏规则和得分方法而感到惊讶。
我之所以得不到晋升,是因为我不知道德尔·约卡姆希望我能取悦微软、莲花和安信达这样的大型软件开发商,可惜我没领会到他的意图。如果我仔细想想的话,就会明白他的思路不可能是“取悦小软件公司,惹恼大软件公司”。
这次失败也是我的错,我不应该一心想着取悦小型软件公司。
我真的离开了苹果公司
与德尔·约卡姆那场令人失望的会面后,同一天内,我去见了约卡姆手下的另一名高管让·路易丝·加塞(Jean-Louise Gassée)。我对他说,我很生气,打算辞职不干了。
加塞解释说,苹果公司正在重组管理层,他很快就会成为我的上司。他还说,倘若在苹果公司的主管岗位上干过,我的简历会增色不少,所以我应该留下来再干半年,他会在下次岗位考核中提拔我为主管。
他信守诺言,真的给我升了职。然而,就在我升职的第二天,也就是1987年4月1日,我辞职了,因为我要跟别人共同创立一家名为ACIUS的软件公司。创业伙伴包括一位名叫玛丽莲·德尔堡-德尔菲斯的疯狂的法国女人,一位名叫洛朗·里巴迪埃(Laurent Ribardière)的程序员,以及一位名叫威尔·梅奥尔的产品经理(后来他成为我一生的挚友)。
当时,人们依旧认为麦金塔电脑缺少应用软件,而苹果公司正致力于消除这种成见。公司高层决定:与其仅仅依赖于外部软件开发商,倒不如自己开发一些产品,比如MacWrite、MacPaint、MacDraw和 4th Dimension。
安信达的关系型数据库dBase是一款适用于IBM PC电脑的杀手应用程序
[23]。苹果公司的想法是:作为商用计算机,麦金塔电脑想大获成功,就需要一款出色的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安信达对麦金塔电脑信心不足,不想专门为麦金塔电脑开发优秀的数据库产品。
与此同时,里巴迪埃和德尔堡-德尔菲斯在巴黎开发了 4th Dimension,这是一款伟大的产品,苹果公司获得了该软件的发行权,想把它变成一款带苹果标签的产品。安信达发现苹果公司开发出了一款竞争性产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直接找到时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的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和约卡姆投诉。斯卡利和约卡姆做出让步,把 4th Dimension发行权还给了里巴迪埃和德尔堡-德尔菲斯。
没有德尔堡-德尔菲斯的鼓励和信任,我就不会写那本书。
我跟里巴迪埃和德尔堡-德尔菲斯之间有着强烈共鸣,因为我们都看不惯苹果公司的做法,而且我们都认为 4th Dimension是一款杀手应用程序,所以我们决定创立一家公司发行这款产品,公司起名为ACIUS。我从苹果公司辞职,成为ACIUS的首席执行官。时至今日,这家公司依旧存在。
发生在ACIUS的另一件事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创作了个人写作生涯的第一本书《麦金塔风范》。没有德尔堡-德尔菲斯的鼓励和信任,我就不会写那本书。她还为我其他几本书的写作提供了支持。
智者慧语
在时机最有利的时候辞职。加塞说得对,担任苹果公司主管的履历对我的职业生涯很有帮助,因为“软件宣传官”和后来的“软件产品经理”都没有“主管”这个名头庄重。
不要因为愤怒和失望等消极情绪而辞职。规划好退路,尝试寻找下一份工作或机会。辞职的时间和方式很重要,开始新工作的时间和方式同样重要。
喜欢你的产品的人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1995年,我开启了在苹果公司的第二段任期。当时,我跟妻子贝丝和我们的大儿子住在旧金山,我们的第二个孩子即将出生。我从事写作、演讲和顾问三份职业,追求着自己的小幸福。就在这时候,苹果公司副总裁丹·埃尔斯(Dan Eilers)找上门来了。
可能你不相信,当时很多人认为苹果公司会倒闭。假如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就不会有史蒂夫·乔布斯两年后志得意满地回归苹果公司了。麦金塔电脑表现平庸,公司裁员,管理混乱,品牌受到玷污。
我在苹果工作时的名片
埃尔斯想请我回归苹果公司,担任苹果公司的研究员和首席宣传官。我的职责是维护麦金塔电脑在苹果迷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我依旧热爱苹果公司,所以接受了他的邀请。
我与麦金塔用户组、软件开发商以及任何依旧信任这款产品和苹果公司的人展开合作。我手上有一件秘密武器,即“目标用户清单”(Evange List)。那是一个用户选择性加入的电子邮件列表,我通过该列表向用户推送关于苹果公司和麦金塔电脑的正面消息,以及软件开发商发布的新产品公告。
这份列表有4万多用户,相对于如今脸书(Facebook)和推特(Twitter)之类的网站来说,4万多用户听上去简直微不足道,但在当时,拥有一支由4万名真正信徒组成的粉丝大军却是件了不起的事情(现在依旧可能如此)。“目标用户清单”是苹果公司生存下来的一个关键因素,当绝大多数人对苹果公司的命运持悲观态度时,它让麦金塔电脑的信徒们继续前行。
史蒂夫·乔布斯的回归是苹果公司得以绝地反弹和获得成功的主因。重掌苹果公司帅位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减麦金塔产品线,然后再加上五颜六色的一体化麦金塔机iMac。
[24]然而,维护麦金塔粉丝和软件开发员群体也同样重要,因为这个位于最底层的群体是孤独的。他们不仅自己持续购买麦金塔电脑,还推荐其他人购买,并且还要开发适用于麦金塔的软件。凭借着麦金塔的销售收入,苹果公司得以研发iPod,并最终在2017年成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
智者慧语
要接受别人的帮助。人们喜欢为他们所信仰的事业做出贡献,你不需要给他们钱——真的,不用付钱给他们,因为他们不想觉得自己是为了钱而付出的。
但你也需要向他们寻求帮助,让他们感觉自己是团队的一员。苹果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并取得如此成就,就证明了我们绝对不能低估客户的价值,客户喜欢我们所做的事情。
智者慧语
我还认识到,产品宣传的基础是企业拥有一款伟大的产品,这种现象被称为“盖伊的金手指”(Guy’s Golden Touch)。这并不是说我有点石成金的能力,而是我接触的东西都是“金子”。让人们对一款伟大产品产生极大兴趣,这很容易;而让人们对垃圾产品产生兴趣,这很难。
再次辞职
我在苹果公司的第二段任期即将结束时,乔布斯把NeXT卖给了苹果公司,并成为公司的顾问。我和乔布斯出席了由苹果公司市场营销团队和来自苹果公司广告代理商Chiat/Day公司
[25]的李·克劳共同举办的聚会,那也是我和乔布斯最后一次结伴参加会议。李第一次向我们展示了“非同凡想”(Think Different)的广告创意,委婉地讲,我们挺喜爱这创意的。
会议结束时,克劳说他有两份广告视频,一份给乔布斯,一份给我。但乔布斯却当着所有人的面叫克劳不要给我视频。
我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想,我问他:“为什么?史蒂夫,难道你不信任我吗?”史蒂夫回答道:“是的,我不信任你。”
“没关系,史蒂夫,我也不信任你。”
我反驳道:“没关系,史蒂夫,我也不信任你。”这番话可能让我损失了数千万美元。乔布斯刚刚回归苹果,而我显然亲手毁掉了跟他共事的机会。
之后不久,我便离开了苹果公司。当时有很多传言,说苹果公司的高管们是如何源源不断出走的。唯恐天下不乱的谣言实在太多,我实在不想再助长其气焰。事实上,我请了长假,苹果公司也没有就此事发布公告
[26],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回公司。对于我离开苹果公司这件事,也没有任何媒体进行报道。假如它们这样做的话,我也许会感到欣慰一些,但对苹果公司和我来说,不事声张地离开才是更好的选择。无论媒体多么关注我的离职,这种热度可能只会持续几天,但谷歌搜索引擎将会永远把我的名字与诸如“重要高管放弃苹果”这样的结论联系起来。
几年后,我在一次科技大会上见到了乔布斯,他请我回去管理苹果大学(Apple University),这是专门为苹果公司员工提供内部培训课程的机构。我又拒绝了他的邀请,可能这让我再次损失了几千万美元。
现在你知道了吧,这本书的作者曾两次离开苹果公司,后来又拒绝了第三次到苹果工作的机会。希望你不会为我而感到遗憾。
智者慧语
注意,不要过早离开一家公司。有人会问:过早离开一家公司好呢,还是长时间效力一家公司好呢?我选后者。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须知风水轮流转。每个人都有两条广阔的职业道路:
·要么留在同一家公司、消磨时光;
·要么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两条路都行得通,两条路也都可能走不通。如果我能告诉你哪条路是康庄大道,那这本书就不止是这个价格了。如今流行的说法是人需要不停地跳槽,但我在苹果公司的工作经历告诉我,事实并非如此。
以前我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苹果公司后来会如此成功。“过早”离开苹果公司的并非只有我一人,绝大多数麦金塔开发部的员工都是这样做的。现在,有些人说他们早就“知道”苹果公司会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这简直是胡说八道。没人可以未卜先知,乔布斯也做不到。
另一方面,如果我留在苹果公司,我的人生就没那么有趣了。我不会去创业,不会成为一名风险投资家,不会为很多创业者提供建议,不会在世界各地数以百计的大会上发表演讲,更不会写15本书。
工作的意义不只薪水和福利
说到原地踏步,2010年,我问苹果公司的一名老员工:你为什么想留在公司?那时,绝大多数员工都很难在苹果股票上赚到数百万美元,因为苹果公司的雇员已经多达数万人,而且公司的市场估值已经很高。另外,乔布斯的管理风格过于专横,在这样的公司里工作并不轻松。
这位员工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我之所以留在苹果公司,是因为它让我能够从事职业生涯中最好的工作。任何一家企业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知道,在苹果公司,每当我工作表现优异时,高层至少会了解得一清二楚。”
此言不虚。与乔布斯不同的是,绝大多数科技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无法判断产品是否优秀,他们只知道抛出诸如“革命性”“创新性”和“颠覆性”之类的词语,可当他们真的看到好产品时,却不懂得慧眼识珠,这样肯定也很难激发员工做出好产品来。
这就是平庸和丑陋的产品随处可见的原因之一,也是乔布斯和苹果公司能够在几十年间击溃所有竞争对手的原因之一。
智者慧语
不要以为薪水和福利就是招聘和留用员工的唯一激励手段,因为总有其他公司能够给出比你公司更高的薪水和更好的福利待遇。
然而,有些机会也是很难得、很有价值的,比如学习新技能、独立操作、为更高目标做出贡献,以及为那些知道你表现出色的智者效力。
丹尼尔·平克(Daniel Pink)在其著作《驱动力:在奖励与惩罚都已失效的当下如何焕发人的热情》(
Drive: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hat Motivates Us)当中,精辟地阐释了这个概念。他把职业驱动力归结为:专精(Mastery)、自主(Autonomy)和目的(Purpose),简称MAP。你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如果你是一名员工,那就不要只盯着薪水和福利待遇,还要看这份工作是否能让你掌握新技能,同时独立自主地朝着某个有意义的目标努力。
如果你是老板,你是否为员工提供了一种方法,让他们既能够掌握新技能,同时又可以独立自主地朝着某个有意义的目标努力。
内外同心,其利断金
从1984年到1987年,苹果公司想将麦金塔电脑定位为集文字处理、数据库和电子制表功能为一体的机器。然而,在这段时间里,这三个目标我们都没有实现,因为企业客户没有接受麦金塔,他们认为麦金塔无法取代IBM PC,而后者更适用于商业应用程序。
幸运的是,保罗·布莱纳德(Paul Brainerd)和阿图斯公司(Aldus Corporation)团队开发了PageMaker软件,而约翰·沃诺克(John Warnock)和Adobe团队开发了PostScript软件。PageMaker是一款桌面排版应用程序,能够让麦金塔电脑用户制作书籍、报纸、时事通讯和杂志。PostScript则为苹果公司的激光打印机提供软件支持,使普通用户也能自行打印出好看的印刷物。
很快,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把麦金塔电脑当作了桌面出版机器,麦金塔电脑的销量开始飞升。这是市场第一次与苹果公司达成一致,认为麦金塔电脑是一款值得拥有的个人电脑。毫不夸张地说,是桌面出版软件拯救了苹果公司。
在此期间,我在苹果公司最喜欢干的工作之一是为麦金塔用户组提供支持。这事本来不在我的岗位职责范围内,我是自愿帮助那些坚定拥趸的,因为他们非常信任麦金塔。我在苹果公司的一些最美好回忆便来自于为用户组服务的这段时期。
有一次,我前往亚拉巴马州的莫比尔市(Mobile)出差,与麦金塔的一个用户组进行交流,期间经历了一件非常尴尬和有趣的事情。在会后的一次招待宴会上,用户组的一名成员用南方口音对我说:“盖伊啊(他连着说后面两个字,听上去像在叫我‘盖亚’),我生不逢时,既没赶上农奴制的好时光,也没赶上机械化的黄金时代。”
当时我就愣住了,我是少数族裔,他怎么能对我说这种话。他瞎了吗?他觉得农奴制很好吗?他真的希望自己早点出生,这样就能做奴隶主吗?
“盖伊啊(他连着说后面两个字,听上去像在叫我‘盖亚’),我生不逢时,既没赶上农奴制的好时光,也没赶上机械化的黄金时代。”
后来我才发现,我们对麦金塔电脑的共同热爱早已超越了种族和关于人身自由的哲学范畴。
智者慧语
要学会求同存异。在引导市场把麦金塔电脑作为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终端的过程中,苹果公司终于在桌面排版方面与用户达成了一致。
共同点还可以克服人与人之间的不熟悉、差异甚至是冲
智者慧语
突。我的那位用户组朋友在提及农奴制时,只将我视为麦金塔族群的一员,而非对他的说法会感到愤怒的少数族裔。
从这件事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要强迫自己跟别人互动,甚至要跟那些立场不同的人互动,因为接触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发现共同点、产生共鸣并建立关系。
为了让我们求同存异,上帝给我们送了一份礼物,那就是领英。在领英上,你可以了解人们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以及跟你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有史以来人们寻找共同点的最佳工具。
史蒂夫的信条
在苹果公司的两次任职经历都是我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束这章之前,我想总结自己在苹果公司学到的11条重要经验:
1.追求卓越高于一切。早在聘用女职员成为潮流或社会责任之前,史蒂夫·乔布斯就已经开始重用女性了。他不在乎性别、性取向、种族、信仰或肤色。他把全世界的人分为两大类:疯狂的伟人和没用的废物,就这么简单。
2.顾客无法说出自己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初,苹果正在销售Apple Ⅱ电脑。如果你问客户想要什么产品,他们会说需要更大、更快、更便宜的Apple Ⅱ,没人想要麦金塔电脑。
3.创新出现在下一代产品上。麦金塔电脑出现在个人计算机领域的下一代产品上,而不仅仅是对Apple Ⅱ或MS-DOS等现有产品的改进。创新不是对现有产品做轻微改进,而是直接塑造下一代产品。
4.设计很重要。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但对于靠设计做生意的人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史蒂夫痴迷于伟大的设计,他对设计细节的关注简直要把我们逼疯,但这就是苹果公司取得成功的原因。
5.极简主义。史蒂夫痴迷于设计,而极简主义是他的主要设计原则之一。他是极简主义者当中的极简主义者。你甚至可以在他做的幻灯片上看到极简主义的影子:幻灯片采用深蓝色或黑色背景,文字是白色的,而且整张幻灯片没几个单词。
6.挑战越大,成就越高。麦金塔开发部的使命是防止极权主义和阻止IBM称霸全球市场,它从来没有把多卖出一两台电脑当作自己的使命。
7.改变主意是聪明的表现。当史蒂夫发布iPhone时,他说这是一个封闭的编程系统,可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一年后,他开放了系统,开始兼容外部应用程序,iPhone的销量顿时激增。这种180度的逆转是聪明的标志,因为封闭的iPhone系统是错误的。
8.工程师都是艺术家。史蒂夫像对待艺术家那样对待工程师。他们不是机器上的齿轮,不能用一行行代码来衡量其产出。麦金塔电脑是工程师们的艺术作品,而软硬件设计则是他们的调色板。
9.价格和价值不是一码事。人们不会因为价格而购买麦金塔电脑。只有考虑到麦金塔不需要太多技术支持和培训时,它的真正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史蒂夫很少打价格战,而是靠产品价值赢得市场。
史蒂夫的直接下属团队,他在重用女性方面可谓领风气之先
10.光有价值是不够的。很多产品是有价值的,但如果你的产品既非独一无二,又不存在差异化,就必须靠价格竞争。价格战同样可以取得成功,戴尔(Dell)电脑就是很好的例子。可是,如果你真的想“在宇宙中留下印迹”,那你的产品就必须是独特且有价值的。
11.有些事需要眼见为实。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创新者会无视反对者的意见。“专家”们多次告诉史蒂夫,说他关于麦金塔、iPod、iPhone和苹果零售商店的理念是错误的。我并没有说史蒂夫总是正确的,但有些事需要眼见为实。